西安张公馆,正式名称为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69号,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化遗产。这座公馆建于1932年,原为金家巷5号院,后成为张学良将军在西安的住所。1935年秋至1936年12月,张学良在此居住,并在此期间策划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一事件最终促成了guogong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西安事变纪念馆大门
1935年以前,私人资本通济公司在金家巷南侧买了大块地皮,建了一排精巧别致的三幢三层楼房。1935年,张学良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率东北军来西安后,于1936年从通济公司把它买下来,作为官邸,人称张公馆。
张公馆由东西排列的三座小楼组成,每座楼内北开的大门上都挂着一块木牌,分别写着“东楼”、“北楼”(实际当为中楼)和“西楼”,楼身的墙壁上(一、二层之间)依次钉有“A”、“B”、“C”字样的铁钉。这几种看似不经意的建筑物物饰,却反映出屋主的“西式”风格。沿着楼外的台阶可直接进入二楼。楼内的房间都不大,谈不上宽敞,布局却比较合理。地板都是木质的。张学良及其家眷当时住在西楼(C楼)上,随从的公务人员则住在北楼(B楼)上。
1936年12月11日晚,就是在这座公馆里,张学良召集东北军将领,宣布实施捉蒋、逼蒋抗日的计划。
西安事变发生后,12月16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张学良特意把代表团安置在张公馆东楼(A楼)第三层上,他自己和眷属则住在西楼,以便于进行商谈。
在这里,张学良和杨虎城与周恩来等中共代表团多次会面、商议,达成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共识。也是在此处,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宋美龄、宋子文等举行了西安、延安、南京的三方会谈,最终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六项协议,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基础……
主题陈列《历史的转折——西安事变史实陈列》位于张学良公馆内北排平房的东、西两个展室。陈列面积约500平方米,展线全长150余米,整个展览由序厅、尾厅和四个单元组成。
进入展厅
前言
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塑像
往里走
第一单元:民族危机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