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2024-10-22 10:36:51)
标签:

西安兵马俑博物馆

二号坑

跪射俑

鞍马骑兵俑

立射俑

分类: 西北风光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一个展示这些珍贵文物的场所,博物馆内展示了多个兵马俑坑,其中一号坑是最大的,展示了车兵和步兵的编队,二号坑展示了更为复杂的军阵,包括骑兵、战车和步兵等多种兵种,而三号坑则是指挥部,展示了秦朝军事指挥系统的复杂性。这些兵马俑的制作精细,每个陶俑都有独特的面部表情和体态,生动地再现了秦朝时期的军队风貌。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秦兵马俑二号坑遗址。19764月,在一号俑坑的东端北侧20米处,又发现了二号兵马俑坑。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进入大厅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前言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二号坑遗址平面布置示意图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二号兵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积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东,由骑兵、步兵、nu兵和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大致可分为nu兵俑方阵,驷马战车方阵,车步、骑兵俑混合长方阵,骑兵俑方阵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nu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门道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陶俑出土状况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nu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nu兵俑组成。nu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nu张缓慢之虞。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liushisi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二百六十四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看到一个陶马的屁股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 转过来,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再看陶马屁股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未为完全挖掘出来的陶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分割区域的夯实的土墙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表面一条条的波纹是屋顶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挖掘的一小块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正在挖掘中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二号坑展厅内展出了出土的典型的陶俑。跪射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绾一发髻,左腿曲蹲,右膝着地,双手置于身体右侧作握弓nu待发状。跪射武士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细,对表情神态和发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画生动传神,并且文物原本的彩绘保存状况极好,真实表现了秦军作战的情景。是保存十分完好的兵马俑之一。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首先,兵马俑坑都是地下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俑首当其冲,低姿的跪射俑受损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性,与两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不容易倾倒、破碎。因此,在经历了两千年的岁月风霜后,它依然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陶俑彩绘印迹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陶俑出土情况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陶俑局部特写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立射俑为一号车马坑内nu兵。头上免盔束发,发髻偏于头的右上方,身穿交领右袵短褐,腿扎行縢,足蹬薄底方口浅帮齐头履,并紧系鞋带。头左转前视,左肩斜向下,手直掌,右手半举于胸,左腿曲向前,右腿直向后蹬,似拉弓搭箭。精神饱满,姿态有力,双目机警,薄唇紧闭,神态庄严,身体魁梧,英武刚强,神采奕奕。立射俑写实、细腻的创作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秦国兵士奋勇作战的形象。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兵马俑的造型一般都是中央垂直,左右均衡对称,动作较小,缺乏曲线的旋律感。而立射俑是动态的写实,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是比较少见的杰出作品,那头微侧转,绷着嘴,鼓着劲,严肃认真的神情,和动作互相呼应,栩栩如生。反映了两千多年前的中国雕塑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中,有一个弓nu兵方阵,由立射俑和跪射俑组合而成,阵表是立射俑,阵心是跪射俑,每列8个,共20列,共有跪射武士俑160个。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秦鞍马俑:秦代陶器,鞍马是骑兵的坐骑,四蹄直立,劲健有力,两耳如削竹,耳前有鬃花,尾巴成辫形,马背上皆有鞍鞯,中部下凹,鞍面上雕有鞍钉,马肚下有一条肚带将鞍鞯固着于马背,带头相接处有一参扣,参扣于马肚左侧,马尾可拆卸。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秦骑兵俑:秦代陶器,头后绾扁髻,戴皮弁。上穿齐膝长襦,下呈折形裙式,外罩齐腰铠甲,无披膊。面部,手臂,铠甲组滕上残留多处红色。下穿长裤,足蹬皮靴。左手半握,似持兵器,右手牵马状。(网络下载图片)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秦兵马俑二号坑是由多兵种混合编组而成的曲尺形军阵,而骑兵是这一军阵中的新锐力量。通过局部发掘,目前二号坑共有骑兵116骑(组),每骑(组)由一件骑兵俑和一匹陶质鞍马组成,这是目前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骑兵俑群。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网络下载图片)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中级军吏俑是秦国军队中中级指挥员,他们头梳扁髻,戴双板长冠,身配长剑,根据服饰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本期视频将带您了解中级军吏俑,感受他们恭谨勇武干练的形象和最真实完整的秦军军阵。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面带微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将军俑,又称高级军吏俑,是陶制秦俑,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兵马俑一号坑、兵马俑二号坑,是兵马俑坑中级别最高的俑。(网络下载图片)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将军俑,头戴双卷尾鹖冠,身着双重战袍,脚蹬齐头翘尖履,双手交叉叠于腹前做拄剑状,显得气度不凡,甲衣上共有8朵花结,显示出他军阶的高贵,塑造出了一位果敢睿智的秦军高级指挥官的形象。西安兵马俑(三)二号坑   将军俑是俑坑中级别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的发现也屈指可数。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箸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则戴介帻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具有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