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通狼山(五)

(2024-08-29 19:01:47)
标签:

沙淦烈士纪念亭

康熙御碑亭

葵竹山房

白雅雨烈士墓

南通狼山

分类: 江苏风景
   狼山风景名胜区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内的狼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文物古迹众多,寺庙建筑林立,以佛教文化为特色,因灵验而出名,终年香火旺盛,信众络绎不绝。
南通狼山(五)   沙淦烈士纪念亭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狼山风景区平倭碑亭上行,山道之左,为通州人为纪念沙淦烈士而立。
南通狼山(五)   沙淦烈士纪念亭位于平倭碑亭上行,山道之左,有一四角小亭,建在圆磐的水泥基座上,亭顶端有一只小巧的“葫芦”,为沙淦烈士纪念亭。沙淦,孙中山组织的中国同盟会早期成员之一,积极投入辛亥革命,民国2年(1913年)返通筹募讨袁经费时遇害。通州人在狼山建亭以为纪念。1985年沙淦烈士百年诞辰,中共南通市委和南通市人民政府为烈士在狼山竖碑修亭纪念。

南通狼山(五)碑阳镌 “沙淦烈士纪念碑”

南通狼山(五)碑阴刻沙淦烈士事迹行状

南通狼山(五)

南通狼山(五)纪念亭旁边有一龟趺 
南通狼山(五)

南通狼山(五)往上走
南通狼山(五)

南通狼山(五)

南通狼山(五)康熙御碑亭背依狼山山巅的广教寺、支云塔,紧邻“葵竹山房”。南通狼山(五)

南通狼山(五)   御碑亭,里面存放着康熙皇帝的题诗,当然,康熙皇帝并没有到过狼山,这些诗是他赐给狼山总兵刘含高和知州施其礼的。

南通狼山(五)   两块御碑。一是康熙自己的作品《夜对月再成》:“明月中秋节,驰书海外来。自今天汉上,万里烟云开。”
南通狼山(五)

南通狼山(五)另一书的是朱熹诗作:“竹几横陈处,韦编半掩时。寥寥三古意,此地有深期”。
南通狼山(五)

南通狼山(五)康熙御碑亭后即为葵竹山房 
南通狼山(五)

南通狼山(五)进入门厅 

南通狼山(五)匾额“德为福根”

南通狼山(五)   葵竹山房,是位于江苏南通狼山的半山腰的著名寺庙园林,是苏中、苏北庭院园林的代表作,被《中国古典园林图录》收录其中。葵,即为蜀葵,又名“一丈红”原产地为四川。竹,岁寒三友之一,葵竹之名始见于宋代文人张耒的诗句:“东轩语长夏,葵竹罗青红”,其中深含佛教意义,如植竹,相应于“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狼山素有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之誉,一花一物皆暗蕴玄机。葵竹山房匾额,是狼山僧人请南通名士张謇题就。
南通狼山(五)

南通狼山(五)进入庭院 

南通狼山(五)
   院落南侧。葵竹山房所在地原为始建于明嘉靖十年的四贤祠和三辰轩所在地,供奉范仲淹、胡瑗(北宋如皋籍教育家)、岳飞、文天祥。后扩建为葵竹山房。
南通狼山(五)   园内布景小中见大,东西相连,四重院落以法苑珠林为中心,凡亭、台、楼、阁无一不具,其屋萦回纡饶,参差左右,前后相拥,廓道相连,形成“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格局。山房南临崖望江,其北倚绝壁,斜向上支云宝塔巍然,下俯左视,望江亭翼然相望,四面皆是美景,而匾额题名更具意味。
  
南通狼山(五)东厢房

南通狼山(五)北端墙上是《王个簃先生造像》
南通狼山(五)   王个簃是我国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艺术教育家。青少年时期在南通读书。

南通狼山(五)东厢房北端里面一间放置了一些杂物

南通狼山(五)东厢房南端

南通狼山(五)东厢房大门匾额“以义生利”

南通狼山(五)   厅中“十指成林”匾额,乃“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遗墨。楹联:德从宽处积,福向险中求。

南通狼山(五)东厢房内
南通狼山(五)

南通狼山(五)   葵竹山房院内花木扶疏,可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其中一株两百多年古罗汉松,横斜飞出,势如虬龙。南通狼山(五)   此院依山势布置前低后高,北屋高踞台地上,故院内有2米左右的高差,北屋踏道两侧散植玉兰,绣球紫薇,蜡梅及罗纹松等花木多为盆栽移地,姿态优雅,据说院主人曾为书画,盆栽高手,形成苍翠满目的院景。
南通狼山(五)

南通狼山(五)“法苑珠林”葵竹山房主建筑,得名于唐高僧道宣所著《法苑珠林》。
南通狼山(五)

南通狼山(五)院落西侧 月门上匾额“慈悲喜捨”

南通狼山(五)

南通狼山(五)两侧匾额“知恩报恩”、“厚德载福” 
南通狼山(五)

南通狼山(五)月门里面是“退藏精舍”,供奉慈航。

南通狼山(五)白雅雨烈士墓
南通狼山(五)  
南通狼山(五)   白雅雨墓在狼山顶大观台东,地上部分为正方形,山石砌成。墓前有张謇所题“白雅雨烈士之墓”碑。碑阴刻墓志铭,江谦撰文,张詧书。1914年阴历11月立。墓壁前方镶有石刻绝命诗,198110月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时立。
南通狼山(五)

南通狼山(五)   白雅雨(18681912),名毓昆,号铣玉,字雅雨,1868年出生于南通市城南白陆巷。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创办“中国地学会”,第二年创办我国第一份《地学杂志》期刊,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和冯玉祥将军的妻子李德全女士是他的门下桃李。
南通狼山(五)   武昌起义后,白雅雨在北方策应,于191212日发动滦州起义,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并担任参谋长,起义军在向天津进攻途中遭清军断轨阻击,白雅雨被捕就义,时年44岁。19129月,其灵柩归葬于狼山振衣亭下。1950年南通市人民政府追认白雅雨为烈士。1983年被公布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通狼山(五)   白雅雨烈士就义前曾作诗:《绝命诗》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革命当流血,成功总在天。身同草木朽,魂随日月旋。耿耿此心志,仰望白云间。悠悠我心忧,苍天不见怜。希望后起者,同志气相连。此身虽死了,千古美名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