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2024-07-14 10:54:28)
标签:

南通如皋水绘园

水明楼

陈从周

寒碧堂

得全堂

分类: 江苏风景
   现存的水绘园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分左、中、右三轴。右轴为隐玉斋,与观桧厅、聆松簃、牡丹亭组成一院落。中轴为雨香庵,有门厅、敞厅、黄杨厅、流光殿四进,为康熙年间所建,其中保存有明末清初的遗构。水绘园构筑精巧,以楼带园,庭院布局围而不隔。以有限的空间,营造宽阔意象。水绘园的构筑技艺和环境的营造,融徽州建筑手法于扬州建筑艺术中。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水明楼建筑群为水绘园风景区另一重要景点,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为船舫式水阁建筑,造型精美,被园林泰斗陈从周评价为“徽派园林风格的海内孤本”。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以水明楼为主体,包括隐玉斋、雨香庵的古建筑群。的水明楼,是安徽盐商汪之珩于清乾隆年间,在冒辟疆与董小宛栖隐过的寒碧楼故址上恢复重建的。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汪之珩对冒辟疆非常崇拜,对水绘园非常景仰。他一心要全面恢复水绘园,再现当年的风华。但限于财力,仅倚雨香庵的东山墙,在洗钵池西岸建了这幢楼。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入夜,汪之珩独步登楼,看到小楼亭立在水旁,明月倒映在水中,油然记起唐朝诗人杜甫“残夜水明楼”的诗句,于是取名“水明楼”。杜甫诗句最前面的这个“残”
字,把汪之珩月夜登楼缅怀水绘园和凭吊冒辟疆的心境充分表达出来了。知县何廷模特为之题额。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清隆二十三年(1758)如皋知县何廷模为水明楼额题跋:冒辟疆先生水绘园旧址,于今荒落殆尽,仅一洗钵池存焉。然芦竹丛生,鱼苗零落,安非昔日面可知也。其右为雨香庵,迺宋曾文昭公读书处。璞荘汪副使构楼于洗钵池上,以为游息之所。每当月净林霏波纹澢漾彤觞翠尊群屐齐列,予和时在取少陵“残夜水明楼”句,塞其请百年风枕于兹,否见继辟疆先生而起意在璞荘 歟时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夏钱 何廷模跋并书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进入水明楼后轩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外厅一侧是板壁,一层是有彩色玻璃的隔扇。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网络下载图片)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中间用圆形洞门隔开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内厅两侧隔扇的花格不一样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后门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水明楼外侧北面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水明楼外侧东面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水明楼北面对着长廊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长廊端的“梓翁亭”是为纪念陈从周西先生而建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楹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梓翁亭西侧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梓翁亭东面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陈从周(19181127日-2000315日),以字行世,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翁。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杭州。之江大学文学学士。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的古建筑、古园林专家,散文家。被誉为“中国园林第一人”“现代园林之父”,其所著《说园》《园林谈丛》已成研究古建筑学者必读之书。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陈从周教授第一次邂逅水绘园,情不能自已。虽然眼前的水绘园历经时代演变,破败不堪,他却以文化仁者的赤子之心,以古园林建筑大师独特的艺术眼光,认定水绘园是“天下名园”,并即兴吟诵《忆江南》一阕:“如皋好,信步冒家桥,流水几湾萦客梦,楼台隔院似闻箫,往事溯前朝。”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此后他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为水绘园的重建,7次亲临现场。使得如今的水绘园,不仅再现了清初冒氏水绘园的格局,还大大丰富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整个园林以水为笔,描绘出万种的风情,充盈着古典浪漫的气息。陈从周晚年自号“梓翁”,水明楼北门前的“梓翁亭”映着洗钵池的水,诉说着他的儒雅他的斯文,以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坚守。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石碑上刻着陈老先生的《忆江南》:“如皋好,信步冒家桥,流水几湾萦客梦,楼台隔院似闻箫,往事溯前朝”。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石碑背面《梓翁亭记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水明楼后方、隔水相望的厅堂建筑是“寒碧堂”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寒碧堂是水绘园的主要厅堂,冒辟疆说“堂背林面池”,南面正对洗钵池主水面,“林”是指厅堂背后的白皮松林,因古松冠盖若浮云,虬干如披雪,立于树下,顿感寒意凛然,故取名“寒碧”。当年主人在此宴会宾客、听曲观戏。现寒碧堂是1987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寒碧堂匾额由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题写。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寒碧堂内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回到瞻古厅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瞻古厅后门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瞻古厅后天井西侧墙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天井南侧瞻古厅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天井东侧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新安会馆置祀田碑记》乾隆三十五年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天井北侧是得全堂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天井西侧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施田碑记》嘉庆五年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新安会馆置祀田碑记》道光二十八年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堂前植有一株苍老的古黄杨树,据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进入得全堂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得全堂中堂悬挂着冒辟疆与董小宛的画像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中堂楹联:“柳岸画桥胜境至今如水绘;嘉宾贤主名园自古以人传。”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悬挂的“得全堂”三字匾额,为董其昌书。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董小宛(16231651年)名白,字小宛,又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有“针神曲圣”之称,南直隶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为歌妓。董小宛是明末歌妓、昆曲艺人、清初女诗人,亦是明末“秦淮八艳”之一,并位列于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冒辟疆为明末清初文学家,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并称“四公子”,也是明末复社的后起领袖,毛泽东评其为“明末四公子中最有民族气节者”。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董小宛出身苏绣世家,少女时家道中落,成为歌妓。她唯对明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一见倾心,于是立志相嫁,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嫁与冒辟疆为妾,入冒府为“如夫人”。董小宛能诗善画,酷爱苏州山水,迁居半塘,筑竹篱茅舍吟诗弹琴,后又游历黄山、西湖、太湖。因躲避清军,冒辟疆全家财产被洗劫一空,贫困如洗,董小宛仍不离不弃,想尽办法勉力支撑家计。冒辟疆一心研究学问,董小宛日夜为其查阅资料、抄写文稿,自己也着手《奁艳》的编纂。由于日夜劳累,竟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于1651年病逝。
南通如皋水绘园(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