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2024-04-19 22:54:52)
标签:

无锡惠山古镇

范文正公祠

范仲淹

敦叙堂

后乐堂

分类: 江苏风景

   范文正公祠,坐落于惠山古镇横街之上,从门额上的题字也可看出这是为纪念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范仲淹而建的祠堂,公祠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在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如今所看到的这座祠堂为民国初年修葺而来。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范仲淹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经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言。他的祠堂中,也就有“后乐堂”与“先忧亭”。后乐堂正中便是龙飞凤舞的《岳阳楼记》全文,上悬匾额“济时良相”。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公祠门厅前有抱鼓石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范文正公祠简介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进入范文正公祠门厅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门厅内保存有“范文正公祠堂记”、“无锡堰桥祠堂碑记”等多通古碑。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范氏世系大宗图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范文正公祠堂记》康熙二十九年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惠山古镇祠堂介绍屏幕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堰桥宗祠图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无锡堰桥祠堂碑记》乾隆岁次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门厅另一侧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范仲淹简介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乾隆五十年范文正公祠图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惠麓范文正公祠堂记》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重修惠麓范文正公祠堂叙略》民国五年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范文正公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较大,建筑风格典雅庄重。整座祠堂分为前殿、正殿和后殿三部分,再加上后花园,呈现典雅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有敦叙堂、报本堂、还乐斋、先忧阁、浚泉亭。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第一进为敦叙堂,堂门两侧有联:源从尧舜祖德流芳传世泽;望出高平宗功浩瀚振家声。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进入敦叙堂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堂内太师壁上绘有巨幅范仲淹半身持笏像,上悬匾额“德行传家”,对联是“文章传赤县;忠爱数名流”。意指赞扬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天下。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续家谱序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墙体侧面悬挂范仲淹的思想及大事记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直谏屡谪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筑堤修湖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兴学办义庄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先忧后乐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西征守边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庆历新政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敦叙堂后门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敦叙堂背面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一进和二进之间的庭院当中凿有方池,有石板桥跨池而卧。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二进后乐堂为全祠的主堂,面阔五间,单檐歇山卷棚顶,四面出廊。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堂门两侧对联为“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后乐堂前檐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后乐堂内梁枋上悬“济世良相”匾额,堂中太师壁正面是明代大书画家文征明书写的《岳阳楼记》,背面是岳阳楼全景图。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后乐堂四面都是窗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后乐堂北门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后乐堂东粉墙上,书有范仲淹的那句流传了近一千年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后乐堂后是一个南北稍长、东西稍窄,不十分规则的小花园,一池碧水荡漾其中,一条曲廊沿池西蜿蜒而行。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曲廊转折处有一半亭,曰:先忧亭;亭柱上有联:山立扬休川流敦化,天地交泰池塘生春。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廊内侧墙壁上嵌有范仲淹的诗词歌赋刻石多方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长廊与报本堂相连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报本堂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范仲淹,北宋名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沦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千年至今,全国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创办慈善机构。范氏义庄是范仲淹于1050年,在第三次被贬家乡苏州时,捐助田地1000多亩设立的。义庄田地的地租用于赡养同宗族的贫穷成员。他给义庄订立章程,规范族人的生活。后来他的儿子又续增规条,使义庄继续维持。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世间伯乐。范仲淹曾鼓励一名叫狄青的士兵学习兵法,后来成为北宋名将。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善骑射,在宋夏战争中,立下卓越的战功,后来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他还兴学培养人才,提倡明师执教、经实并重,举荐贤人等。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政治、军事方面。范仲淹政绩突出,重修新堤,开渠治水,实施新政,创了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军事上,取缔按官职带兵旧制,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建立营田制,解决军需问题,使军队面貌一新,应变能力和作战能力大大提高。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文学方面。范仲淹在散文、诗歌、词等方面成就斐然。散文创作上,范仲淹作品以政疏和书信居多,陈述时政,逻辑严密。苏轼曾评价《上政事书》“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中国古代哲人争自由的重要文献。名篇《岳阳楼记》,借作记之机,规劝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千古名句。诗歌存世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言志感怀、政治抱负、忧国忧民、纪游山水、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等。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在报本堂的东侧还有一座亭子,为“浚泉亭”,在旁边还有一口古井,既然亭子取名为“浚泉亭”,古井内应该是泉水,毕竟惠山多名泉,有“九龙十三泉”之称。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浚泉亭对联: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古井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亭内墙壁上镶有两方刻石,上面一方为“浚泉亭”;下面一方为“重建浚泉亭记”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无锡惠山古镇(十四)范文正公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