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2024-02-22 12:46:04)
标签:

无锡锡惠公园

寄畅园

凤谷行窝

秉礼堂

九狮台

分类: 江苏风景

   寄畅园,又名凤谷行窝、凤谷山庄、秦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景区文物古迹区内,地处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麓,毗邻惠山寺;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兴盛于明万历至清康乾年间,是江南地区山麓别墅式古典园林、无锡市唯一的明代古典园林,与瞻园、留园、拙政园并称江南四大名园。寄畅园又名秦园,位于惠山横街,面积15亩。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寄畅园门厅是从惠山寺日月池畔入园的第一个园林建筑群,门前立有第三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石碑。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寄畅园1988年就是国家文保单位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寄畅园简介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寄畅园导览图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畅园南门匾额“寄畅园”三字,为乾隆亲笔。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进入门厅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畅园法贴续刻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惠山秦园记》嘉庆时期漕运总督铁宝所书,节选。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门厅背面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寄畅园又名“秦园”,园址在元朝时曾为二间僧舍,名“南隐”、“沤寓”。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得之,并在原僧舍的基址上进行扩建,垒山凿池,移种花木,营建别墅,辟为园,取名为“凤谷行窝”。秦金死后,园为其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继承。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康熙”山色溪光“ 、乾隆”玉戛金枞“御书石匾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前者为康熙帝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第二次来无锡驻跸寄畅园时所题,灵感估计是来自唐代诗人李中的诗句“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后者为乾隆帝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第一次下江南时为寄畅园题写。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秦瀚加以修葺,并改称“凤谷山庄”。秦梁卒后,园改属其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广巡抚秦耀所有。秦耀系东林党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秦耀因其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归乡,回无锡后,因朝政失意,罢官回乡,心情郁闷,所以就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改园名为“寄畅园”。寄畅一词取自书圣王羲之的诗句“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康熙初年,园主聘请当时著名的假山工匠张涟(字南垣)和他的侄儿张轼精心布置,疏泉叠石,园景愈加精美。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寄畅园介绍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迎面是一座硬山顶厅堂,面阔三间,前有卷棚顶出廊。擎檐柱上有一副篆书对联“杂树垂荫烟轻云谈;风泽清畅气爽节龢”,撰题者是晚清政治家、书法大师翁同龢。对联中的“龢”字为“和”的异体字,在此联中与“和”同义。廊内门楣上悬一横匾“风谷行窝”,这是寄畅园最初的名字,书写者是当代著名书画家朱屺瞻。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堂内梁枋上的“松风水月”匾额为康熙帝御赐;匾额下的对联“清泉白石自仙境;玉竹冰梅总化工”同样来历不凡,是乾隆帝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第二次下江南游历寄畅园时所赋《游寄畅园题句》诗中的颈联两句。史载,当时乾隆帝曾经将这两句写成对联赐给秦家,可惜原迹今已不存。现在这副对联的书写者是无锡籍书画名家、原无锡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吴觉迟先生。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大厅两侧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大厅前檐西侧门,眉额“碍月”。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里面为“秉礼堂”庭院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秉礼庭院,雍正元年(1723)辟寄畅园东南角而建,名贞节祠。列祀锡金二县诸多贞节烈妇。祠中有秉礼堂、思成轩、诵芬楼、永恩阁、更上一层楼等,祠前有坊。庭院中太湖石围砌成小池,湖石间点缀丛丛花木、翠竹,四季花开不断。周围朱栏回廊,曲径斜穿,布置十分得体。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对面是秉礼堂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秉礼堂位于凤谷行窝苏式小庭院石砌小池边,临池有厅屋三间。古朴典雅,装饰扇木格子落地长窗,共有18扇。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西侧眉额“玉洁”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东侧眉额“冰清”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这里是执掌礼仪的场所,据说此堂题名是为纪念关公。关羽被曹操软禁后,为试探关羽,只给他一间房,关羽把房让给嫂嫂,自己站在门外,借月光读书到天明。曹操为此佩服至极。园主人更是敬佩关公,题名“秉礼”,即秉烛达旦,遵守礼节之意。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秉礼堂匾,为仲许所书;堂联“景月中天凤凰自舞,瑞芝五色寿星在弧”,乃清代著名学者高士奇为恭贺康熙在三十寿庆之际收复台湾所写。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秉礼堂简介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太湖石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凤谷行窝厅东侧门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眉额“浸云”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浸云门背面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凤谷行窝厅东侧门出来,是一座纵贯南北的黄石大假山。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往北走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寄畅园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是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必游之地。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凝聚了古代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除了家喻户晓的苏州园林,无锡还有一座名园。它就是与南京湛园、苏州拙政园、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的“寄畅园”。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寄畅园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代。当时,寄畅园还是惠山寺的住所。明嘉靖初年,“秦晋”来此开辟园林。秦晋死后,将园林移交给侄子秦汉,秦汉修葺园林,取名“凤谷山庄”。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自古以来,寄畅园出过许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尤其是康熙、乾隆两帝。每次到江南,寄畅园都是必游之地,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里尚存两块匾额,分别是康熙皇帝的“山景江灯”和乾隆皇帝的“御驾金葱”,在寄畅园的左墙上可见。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寄畅园在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1999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葺,包括闲月阁、卧云殿、灵虚阁等建筑。修缮后,寄畅园复原。江南园林的风貌因造园的独特性而被列入江南四大名园行列。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与其他江南名园不同,寄畅园是典型的山地庄园林。全园占地约15亩。景观以山、池为中心,山为假山。山东脚下群山呈残脉状,湖是湖。潭中之水来自“天下第二泉”,泉水潺潺,颇有诗情画意。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寄畅园的核心景观在后花园。知遇观、七星桥、玉盘阁、涵碧阁等建筑依水而建,与假山形成有趣的对比。四周古木参天,显得格外古朴。在江南园林中清幽别致。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如前所述,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曾多次到访寄畅园。回京后,他仿照寄畅园建造了园林式基本园林建筑,即圆明园内的颐和园和双鹤楼。村内仿寄畅园而建,可见其园林之美。除了假山、流水、古木参天外,寄畅园内还有许多造型别致的太湖石。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卧云堂背面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卧云堂旁边的长廊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无锡锡惠公园(四)寄畅园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