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2024-01-01 14:18:48)
标签:

无锡荣氏梅园

花溪

松鹤亭

积雪堂

碑廊

分类: 江苏风景

   荣氏梅园虽采用江南园林景面文心的造园手法,但在近代文化背景下,园林文化内涵却有所变化和发展。开始建设时,荣氏梅园基本体现传统私家园林文化,之后积极汲取西方公园营造精神,实行私园公用,力图通过园林建设提升城市环境,改造社会。荣德生一改传统私家园林种植梅花“孤芳自赏”的文化心理,而以“为天下布芳馨,与众人同游乐”为宗旨,赋予梅园新的时代文化内涵。无锡荣氏梅园(十四)毗卢殿背面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毗卢殿后面两侧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大雄殿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花溪在寺东南环山路下玻。自北向南有200余米长涧水溪流,溪底卵石,岸边有花径。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花溪景区,顾名思义就是鲜花铺地,四季盛开,争奇斗艳;溪水潺潺、清澈碧绿,它流动着的是花的河,花的溪。梅园花溪说对对了一半,改动了一半。“花”的景观令人惊艳、赞赏,一路有花相伴,公园引种了奇花异卉100多个品种,很多品种都在绽放之中。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溪”则断了流水,不见淙淙溪流,少了灵动的感觉;但溪里和溪边的岩石夺人眼球。规模巨大的岩石景观,掩映在绿荫下,陪伴在鲜花旁,与群山融为一体,在蓝天白云下挺身屹立,彰显山石永恒不变、坚定不移的精神,体验人心与山石相通,与万物相通的灵感。行走其间,无不感受到设计师的独具匠心。这种中西方环境艺术巧妙结合,敞开大地般的胸怀,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心。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师造化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夺天工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松鹤亭位于花溪的“夺天工”石刻旁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继续往前走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溪流依山势而行,叠石、理水、造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建成300多米长的自然生态景区;两旁山坡,种植铁线莲、高山杜鹃、老鹳草、桂英、绣线菊等100余种奇花异卉,修建的人工岩石园,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规模和植物配置在国内首创,使整个花溪景区春天绚烂多彩、夏日溪水潺潺、秋季馥郁香浓、冬令苍青朗爽。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经过设计师的精妙构思,无不让人感到赏心悦目。一年四季花芬芳,一年四季色艳丽;构成一幅“蓝天、青山、巨岩、卵石、花卉、浅潭、溪水流”的动静相结合的天然画卷,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于2000年建成。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松鹤园南,1986年新建碑廊一组建筑,曲廊横斜,贯通水榭、积雪堂和梅影亭。水榭与积雪堂之间,以石板桥相通。廊桥内侧,缀以黄石假山。廊东端设溢口,通山涧水流,使碑廊融于绿水萦绕之中,廊壁嵌有梅园收藏的碑刻。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梅园建园之初,园主以重金购得快雪堂残碑300余方,整理镶嵌在留月村。历经劫难,经过整理重将100余方碑刻嵌于新碑廊壁间。其中有欧阳洵、米芾、赵孟兆页等名家墨宝。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1986年新建碑廊一组建筑,曲廊横斜,贯通水榭、积雪堂和梅影亭。水榭与积雪堂之间,以石板桥相通。廊桥内侧,缀以黄石假山。廊东端设溢口,通山涧水流,使碑廊融于绿水萦绕之中,廊壁嵌有梅园收藏的碑刻。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往这边走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积雪堂前的池塘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积雪堂建于1986年,荣毅仁先生书额,是一组具有江南水庭风格的建筑群,主体建筑为“积雪堂”。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积雪堂内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1986621日,荣氏家属观光团莅临梅园,荣毅仁书“梅园碑廊”一额,荣尔仁书“积雪堂”一额,荣鸿仁书“梅影亭”一额。荣氏昆仲同书匾额,成为梅园佳话。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碑廊始于亭,绕亭而过,终于榭。廊内墙壁嵌“玉虹楼帖”、“真赏斋帖”等古碑112方,由荣家于解放前购于山东。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积雪堂后面的池塘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无锡荣氏梅园(十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