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荣氏梅园(三)

(2023-12-10 11:12:05)
标签:

无锡荣氏梅园

荣德生

乐农别墅

梅花

石磨

分类: 江苏风景

   荣氏梅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西路卞家湾13号,地处梅园横山风景区西部,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是以荣德生、荣宗敬兄弟为首的无锡荣氏家族建造的园林。无锡荣氏梅园(三)   荣氏梅园始建于1912年,建成于1930年。这是中国近代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也是无锡趁着民族工商业发展而迅猛崛起的时期。历史文化学大师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我们可以定下一条规则:“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如果把荣氏梅园看作一件园林艺术作品,那么,它既是造园者荣德生先生文化情怀的体现,更是那个时代文化和美学精神典型性、代表性的凝聚。无锡荣氏梅园(三)   荣氏梅园在建设之初沿用风景园圃的形式,购买大量梅树,遍植山野,四时不谢,与苏州邓尉山、杭州超山并称江南三大赏梅胜地。荣氏梅园初期遵循江南传统私家园林营造方法,叠山理水、花木种植、建筑营造均体现传统园林艺术手法,并延续着简洁素雅的风格。无锡荣氏梅园(三)   荣德生先生建造梅园的计划,以梅文化为核心,以道法自然为审美原则。他在1912年的日记中说:“决定在东山购地植梅,为梅园起点。明年二月,先种一千三百棵于中段天心台一带。”第二年又购地一百五十亩,计划“数年种梅三千株,其他花木,四时不谢”。第三年,建造了香雪海屋三间,梅园建设粗具格局。再三年,陆续建成诵豳堂、揖蠡亭、荷轩等。这些景观建筑散落于山坡、泉流、水塘和梅林之间,整个景区依山势铺陈蜿蜒,大片梅林作为主要景观,厅堂亭轩成为其间点缀,一派天然混成,毫无雕琢之意。无锡荣氏梅园(三)   中国的梅文化起源很早,而且与荷花、桃花、牡丹等不同,早期梅文化是从实用性和与农事关系上建立认知的。《尚书》中有“盐梅和羹”的理念,以梅子的调味作用,讲宰相在官场国政中的重要作用。《诗经·召南》中“摽有梅”一诗,主要以采集梅子的农事操作,讲男女婚嫁要适时不要失时,把农业生产“应和时令”的经验转用到人生规划中。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以梅花的色香形态为审美的认知,唐宋之后进一步深化为对梅花象征意蕴的审美,梅文化由此成为农耕文明时代的一种重要审美理想和人格理想。无锡荣氏梅园(三)   与无锡咫尺之间的苏州邓尉山,向有“邓尉梅花甲天下,望中无地不栽梅”之誉,邓尉大片的种植梅林不仅供人观赏,更是一种农林果实的生产,许多果农就是靠着这些梅林刨食谋生的。《光福志》记载:“邓尉山里植梅为业者,十中有七。”古诗亦有咏:“望衡千余家,种梅如种谷。”荣德生先生以梅为园,种植果梅,当有鉴于此。梅园当时出产的梅子,是被用来加工蜜饯的。无锡荣氏梅园(三)   梅园的核心区域有一座重要建筑“诵豳堂”,建造于1915年至1916年,荣先生在日记中有一段说明:“正厅名诵豳堂,取《诗经·豳风·七月》章,余自拟也。”《豳风·七月》是一部农耕文明时代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指南,在年终丰收欢庆宴会上颂唱,同时作为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学习传承。稍后几年,荣德生的别墅建成,取名为乐农别墅,更加说明了农耕文明时代的农本思想是如何深入这位新兴工商巨子心灵的。无锡荣氏梅园(三)   传统耕读文化的耕与读两个方面,对于人们是有不同意义的。耕,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主要解决温饱问题,这是活着的基础。读,知诗书,达礼仪,修身养性,以立品德,解决发展问题,这是人生的出路。无锡荣氏梅园(三)   荣氏梅园的后期建筑逐渐显现出较明显的欧美文化元素,民国八年(1919年)建成的乐农别墅,有木构梁架和中式屋顶,却有西式穹门拱窗。民国十二年(1923年)建成的荣宗敬别墅为砖混平屋,左侧披屋采用圆柱穹顶;敦厚堂轩廊采用西式的砖筑拱门。民国十九年(1930年)建成的念劬塔是砖混结构,建筑风格融合中西。此外,园中还建有玻璃温室、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等设施,体现了建设时期的时代特色。无锡荣氏梅园(三) 无锡荣氏梅园(三)自然音乐舞蹈梅花碑  无锡荣氏梅园(三)春风随伊来,春心伴花开。春思情何寄,春水入香海。

无锡荣氏梅园(三)碑的侧面 
无锡荣氏梅园(三)

无锡荣氏梅园(三)另一侧面
无锡荣氏梅园(三)

无锡荣氏梅园(三)   梅园位于无锡西郊的东山和浒山南坡。“东山”一词,在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意义。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东晋名臣谢安早年辞官后曾隐居于会稽东山,后代文人从此以东山为典,指代隐居或游憩之地。荣德生先生选择在无锡城西东山而非工厂所在的市区,建造别墅山庄,隐逸文化有其重要影响。
无锡荣氏梅园(三)   梅园老大门右侧有一湾泉水,荣德生先生亲自取名为“洗心泉”。唐代司马退之写过一首《洗心》诗,而梅园中设有小罗浮、招鹤亭等景观,恰与该诗中所言相适。所谓洗心,就是洗涤凡心、尘心、俗心、杂心。司马退之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是典型的隐逸精神,德生先生无疑与其有共鸣。
无锡荣氏梅园(三)   梅园曾是清末进士徐殿一的小桃园旧址。桃花一向是中国文化的宠女,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桃花》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写尽了桃花盛放季节的人气鼎沸。但是,荣德生却不学“刘郎种桃花”,偏偏花重金打造了一个梅园,一口气种下数千树梅花,清晰地表明了他内心的美学向往。 
无锡荣氏梅园(三)   梅花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它的美学意义大约定型在唐宋时期:清新、高妙、孤傲而超然。陆游的梅花诗写与梅花相伴的隐逸生活:“欲与梅为友,常忧不称渠。从今断火食,饮水读仙书。” 江南是赏梅胜地,杭州小孤山、苏州邓尉山、南京梅花山皆有名,荣氏修筑梅园固然与江南梅文化相关,但更多是出于他们精神上与梅花的共鸣。荣智健先生曾说,荣氏家族的精神就是梅花的精神。
无锡荣氏梅园(三)   与传统的文人逸者不同,荣氏兄弟是在自家工商实业欣欣向荣之时修筑梅园的,因此,梅园的隐逸文化取向也与传统有别,不是纯粹的隐逸避世、远离现实,而是积极的开拓生活、超然尘俗。办实业,经商做生意,随时都置身于红尘滚滚、繁琐庸俗之中,但心灵向往着高洁、清新、超然,就在梅园这方隐逸世界之中,与清泉梅花相伴,而得以沉淀,得以安宁,得以悠然。所以,梅园隐逸文化的精神本质,就是修身养性,寄托心灵,汲取精神动力,这是一种积极入世且不忘初心的文化取向。荣氏亲家杨道枢先生曾为梅园撰联:“有客登临一园占尽湖山胜,与时俯仰数点能回天地心。”与时势俯仰,得天地正心,正是梅园这种文化取向的形象表达。

无锡荣氏梅园(三)   乐农别墅在诵豳堂后,墙体很有特色,颇似农家小院的格局。不过这座始建于1918年的别墅,却是西式的平房。
无锡荣氏梅园(三)门前有一处平台,一边是堆叠的太湖石。
无锡荣氏梅园(三)

无锡荣氏梅园(三)   旁边的石磨是荣氏面粉厂拆下来的,一共四部八片,置于豁然洞所在的浒山之巅。1964年,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各征集去了一部两片,存在浒山的四片在文化大geming中遭到破坏。1985年将残存的磨石拼接成了三片,后来移到了乐农别墅前。无锡荣氏梅园(三)

无锡荣氏梅园(三)石磨简介

无锡荣氏梅园(三)   1900年荣氏与他人集股金三万九千元,在无锡西门外大太保墩建保兴面粉厂,主要设备有法国制石磨四部。次年合资人股份出让,由荣氏兄弟经营,改名茂新。1905年起先后引进英国制造的钢磨和美国当时最新式的粉机,这四部石磨就被拆了下来,却也是荣氏民族工业起步的见证。
无锡荣氏梅园(三)

无锡荣氏梅园(三)   乐农别墅分为前后两幢,第一进由大城砖砌成,门列三穹。中间是客厅,两侧则是居室。前有拱形敝门,房屋外部用大城砖砌成,形式颇古,它建于1918年,因荣德生先生号“乐农”,所以该建筑名叫“乐农别墅”。屋旁桂丛相偎,环境幽雅清静。此屋旧为主人卧室。
无锡荣氏梅园(三) 
无锡荣氏梅园(三)拱形敝门
无锡荣氏梅园(三) 
无锡荣氏梅园(三)    门口的乐农别墅匾额是由荣毅仁先生1985年春节回锡的时候题写的,并且很感慨地说:“童年读书居于此,离今五十载,此屋亦曾不幸遭灾,现今修复,园林局嘱题旧名,虽劣字亦勉为题之,以作留念,亦不忘先人养育之恩也。”
无锡荣氏梅园(三)

无锡荣氏梅园(三)   现作为“荣氏历史陈列室”对外开放,向众人展示荣氏家族当年艰苦创业、实业救国、造福桑梓的历史功绩。
无锡荣氏梅园(三)

无锡荣氏梅园(三)乐农别墅简介

无锡荣氏梅园(三)   荣氏对于中国民族工业的贡献是勿庸置疑的,毛泽东主席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荣家是我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在国内外起了很大影响。”

无锡荣氏梅园(三)荣德生生平简表
无锡荣氏梅园(三)   荣德生,(1875年8月4日—1952年7月29日),又名宗铨,号乐农氏居士,江苏无锡人,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之父,著名民族实业家、慈善家,著有《乐农氏纪事》。
无锡荣氏梅园(三)   荣德生与其兄荣宗敬一起,早年经营钱庄,后在无锡、上海、汉口等地开设茂新、福新面粉公司和振新、申新纺织公司等企业。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荣氏兄弟共拥有12家面粉厂和9家纱厂,有“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之称,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之一。期间,荣德生曾当选为江苏省第二届议会议员、北洋政府国会议员。
无锡荣氏梅园(三)   19499月,荣德生被推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50年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副主任,并被选为中华全国工商联筹委会委员和苏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1952729日,荣德生因病在江苏无锡逝世 
无锡荣氏梅园(三)    
无锡荣氏梅园(三)

无锡荣氏梅园(三)

无锡荣氏梅园(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