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州博物馆(四)

(2023-09-14 10:37:29)
标签:

徐州博物馆

古彭千秋

锁钥雄镇

邳州煎药庙西晋墓地

史河无尽

分类: 江苏风景
接上篇:古彭千秋,第四部分锁钥雄镇
徐州博物馆(四)   煎药庙村西晋家族墓地于20156月由当地村民在平整土地时意外发现。煎药庙西晋墓地位于邳州市新河镇陈滩村煎药庙。(网络下载图片)
徐州博物馆(四)  墓地位于一块东西向椭圆形台地之上。根据土台残存现状与当地原住户介绍,该台地原东西长约200、南北宽约100,高出地表约2.5 米。由于还耕工程取土,台地中部被挖开一个大致呈簸箕状的豁口,周围都是已经平整的地面。墓地上为唐宋-明清时期文化堆积,下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堆积,墓葬打破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层。
徐州博物馆(四)   煎药庙墓地共发掘墓葬9 座,皆南北向,墓道居北,为带斜坡墓道的前后室墓。保存较好,形制结构完整。由墓道、前室、耳室、单后室或并列后室组成。砖室外用石灰包裹,内壁粉有石灰层。前室皆东西向,平面呈长方形。
徐州博物馆(四)   新河煎药庙西晋墓地作为全国唯一没有被盗掘过的西晋贵族墓地,历史信息极为完整丰富。是江苏西晋考古、乃至中国西晋考古史上的一个特别重大的收获,弥补了西晋考古中丧葬制度与埋藏制度研究资料的空白,对西晋下邳国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州博物馆(四)墓穴位置示意图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第五部分史河无尽

徐州博物馆(四)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巅峰和最后阶段。徐州因其军事位置仍有“屹然重镇”之称。明永乐十三年(1415)京杭运河畅通,“千艘万舸,昼夜罔息”,徐州作为漕运的重要节点,“所关国计民生甚巨且重”。
    徐州城历来饱受水患之苦,尤其是明天启四年(1624),黄河决口,洪水入城,三年方退,全城尽被泥沙掩没。崇祯元年,兵备道唐焕修复旧城,与明初洪武城雷同且基本重合,清代沿用并进行修缮,民国时期被拆除。
   近年的考古成果,见证了徐州“城下城,府下府,街下街,井下井”的叠城奇观。

徐州博物馆(四)明嘉靖《徐州志》卷一“州治之图”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卫遗址,位于市中心大同街南侧,200411月至20055月徐州博物馆考古部进行发掘。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发掘现场照片

徐州博物馆(四)   史料记载,明卫所全国仅有300多处,一卫约5000人左右。明朝初年,内战接连不断,徐州作为南北方的要冲,因此明初就设徐州卫,后期还增设徐州左卫。明代徐州卫所的发现对研究徐州军事历史,明城建筑规制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徐州博物馆(四)   遗址距地表以下4.5米,上面有一层黄河淤泥。发掘面积约为500平方米。共发掘明代房址24间,及汉代水井等重要遗迹。出土遗物主要有铜器、铁器、瓷器、木器、桌案、紫砂器等。在房址内发现大量的冷、热军事武器装备,主要有炮、枪、铁弹、火药、弓、刀、剑、盔甲、铁胄等。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   鉴于明代徐州卫遗址的特殊意义,徐州博物馆决定整取考古现场西南角用于展陈,经过周密部署,将堆积大量头盔、火铳及兵器,重量达到20多吨的营房,成功搬迁至博物馆“古彭千秋”展厅内诉说着昔日辉煌,有幸让今人一睹六百多年前明朝兵器库的原貌。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铁卫筑凝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明镇抚司石碑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网络下载图片)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徐州广运仓碑》拓片

徐州博物馆(四)徐州常平仓碑记》拓片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徐州“河清门”门匾,题铭时间崇祯成辰中秋。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徐州历史上唯一状元李蟠的各种印章等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徐州府外城图 

徐州博物馆(四)万历十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张鹤鸣敕命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上:明,铜佛造像。

徐州博物馆(四)下:明,铜佛造像;明,木雕供养人像。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明,七弦琴。

徐州博物馆(四)清朝各种首饰玉带钩等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铜镶玉兽、玉匜、玉鱼玉如意头等

徐州博物馆(四)清抄手石砚、清瀛洲图墨、明玉洗、清木雕版。

徐州博物馆(四)   清青石禅形砚、清七星碧眼端砚、清抄手石砚、明“方于鲁”龙九子墨、清“乾隆御制”大方墨。

徐州博物馆(四)   五省通衢是指在清代对徐州的称谓,指直隶、山东、河南、江南、浙江五省。徐州处于江南(江苏、安徽二布政使司)、山东、河南(徐州府砀山县与河南永城交界)三省交界,另外徐州因为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段,连接了当时的直隶、山东、江南、浙江四省,这样正好五省。
徐州博物馆(四)   五省通衢,匾额见于徐州古黄河南岸的老牌楼,指清代徐州府城北门外是通向北方五省的大道。老牌楼立于徐州北门武宁门外、故黄河南岸,是河道总督黎世序在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所建,为庆祝治理黄河成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楼北面一侧有黎世序所书“大河前横”四字匾额,“大河前横”意为黄河横在徐州北门之前,运河从来都不流经牌楼那个位置,经过那里的是汴水和黄河。
徐州博物馆(四)   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水少难以行船故多走海运,徐州段京杭大运河南北断流。光绪九年(1883),徐州道台赵椿平重修黄河牌坊时,在匾额南面又书写了“五省通衢”四个大字。

 


徐州博物馆(四)明,鸱吻。

徐州博物馆(四)徐州出土明清时期的各种陶瓷器 
徐州博物馆(四)

徐州博物馆(四)青釉瓷罐、铁通条、铁釜、木筷 

徐州博物馆(四)青釉瓷罐、篮釉瓷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