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州户部山(八)

(2023-08-30 09:29:08)
标签:

徐州户部山

刘家大院

刘向

李家大楼

崔涛故居

分类: 江苏风景

   户部山古建筑群古建筑因山就势,参差错落,构思巧妙,建筑形式以传统四合院为主,既有北方四合院的规整划一,又有南方民居的曲折秀美。墙体多用青石与青砖,梁架用材硕大,雕梁画栋,琢刻精细,风格独特。 户部山古建筑群是苏北乃至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少有的一处古民居建筑群,古建筑反映了古城徐州明清数百年的建筑风貌。徐州户部山(八)进入刘家大院区域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   刘家大院的祖上可以追溯到西汉楚王刘交的后裔刘向。汉高祖六年(前201),刘邦封异母弟刘交于楚国,都彭城。刘交好儒、多才艺。他治理下的楚国成为儒学研究最活跃的地区,对后世影响深远。刘向是刘交的四世孙,在两汉文化史上,是与司马迁学术地位相比肩的大儒,留下“校书天禄阁,夜燃青藜杖。”的佳话。

徐州户部山(八)月门眉额“馨园”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   刘向逝后,后人为其于徐州城外修建了墓与祠,有一支后代专守祠堂,代代相传,直到明末清初的第六十代,才因生活所迫,转到城里户部山北麓的马市街谋生。初以织布卖布维持生计,后又开了酒店、杂货行和古董铺。
徐州户部山(八)     1924年,刘家买下了户部山北麓的这片房产,占地近10亩,并排三进院落,从东到西围绕戏马台,另有一处面积颇大的后花园。这组院落的建造历史已近两个世纪了,除后花园改造成戏马台景区的一部分外,其它三处院落还大体保持着旧时的格局。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   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沛县人。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和他的儿子刘歆是在儒学作为经学而一统天下之后,又重新研究和整理诸子百家的著作与学说的重要人物。他的《别录》开了中国目录学的先河。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对面西厢房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   刘家大院建筑坐南向北,共有东中西并排三进院落,院后的后花园于1985年改建为戏马台的一部分。现存主房、厢房等房屋14间,堂号“天禄阁”。占地面积575.75 平方米,建筑面积231.24平方米,2000年进行维修。

徐州户部山(八)南侧主房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主房大门,楹联于右任的字,可惜没能认出。

徐州户部山(八)主房对面现在是游客中心,正在维修。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对面是东厢房 

徐州户部山(八)
景区出入口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古称彭城、涿鹿,是黄帝初都,彭祖故国,有6000年的文明史和4000多年的建城史。苏、鲁、豫、皖四省在此交界,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黄河古道横贯市区,京沪、陇海两大铁路交汇于此。交通方便,襟山带水,形胜险固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有句民谣相传甚久:“穷北关,富南关,有钱都住户部山。”户部山原名南山,因明朝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黄河决堤,城区遭水患,徐州户部分司署为避水患迁至南山而得名。户部山因靠近城池,有钱有势的官宦之家和富贾豪门纷至沓来,成为了富户们争相趋居之地,久之,在户部山居住便成了富贵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徐州户部山(八)   户部山古建筑群位于江苏徐州市区户部山上,从明末至民初的几百年间,户部山周围高宅大院密布,民居鳞次栉比,其中既有甲第官宦之家,也有富商之宅、书香门第。这些古建筑依山就势,参差错落,构思巧妙,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是苏北乃至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少有的一处古民居建筑群,反映了古城徐州明清数百年的建筑风貌。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崔焘翰林府的更楼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李家大楼

徐州户部山(八)李家大楼前的雕像

徐州户部山(八)   李家大楼于坐落在户部山西坡的李家大楼位于崔家巷南侧,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其东西两侧分别与苏家院、王家院为邻,北侧与崔焘故居隔路相望。
徐州户部山(八)   清末民初由做服装生意的徐州商人李华甫请青岛建筑师设计建造,采用中西合璧的营造手法,西式平面布局、西式结构及室内外装饰,中式屋顶合瓦屋面,在户部山古建筑群中独树一帜,民间称其为“李家大楼”,又有“徐州第一楼”之称。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   大门为西式双重券型顶,门楼两侧各立一对柱头雕花的罗马式柱,这是典型的圆明园式大门。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   李家大楼,建在清末民初时期。坐南向北,为中西合璧建筑,由廊院和主楼组成,整个院落东西长33 米,南北宽32 米,占地面积1056平方米。大楼系两层楼房,小瓦覆顶,雕檐画栋,端庄肃穆,气派非凡。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   大门两侧为花厅,主楼为两层,木质地板,内有壁炉,并有3个楼梯。二楼的四周为阳台,阳台与门、窗相通。2003年,对廊院进行维修,大门南移3.3米。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   李华甫是清朝末期一位有名的商人,家储甚丰,后弃商从政,有了一官半职。定居户部山后,买了王天元的竹园建起了徐州第一座楼房。当时,徐州还没有会盖楼房的工匠,李华甫便差人到建筑业发达的青岛请了一位工程师来指挥。大楼和临街房的用料均选上等石砖。那时还没用上水泥,粘砖用的浆剂便使用糯米汤与石灰的混合物,建成后的墙体坚固丝毫不逊于现代建筑。徐州户部山(八)   据李华甫后人回忆,大楼建好后吸引了许多人来这里看“西洋景”。抗日战争期间,此处曾作为医院使用。李家后代后定居上海,李家大楼由房管局管理和使用,院内陆续添建了房屋,成为那个时代典型的居民大杂院。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崔焘故居出口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   雕塑小姐与侍女。自宋明理学盛行以来,古代的未出阁的世家小姐往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惟有每年元宵佳节,可与家眷一同外出赏灯游玩。据此还原了崔家小姐在元宵佳节,与侍女赏灯玩耍的场景,窈窕淑女,言笑晏晏,为崔家巷片区增添一份青春的活力与喜庆的氛围。

徐州户部山(八)往前走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前面是崔焘故居入口 

徐州户部山(八)入口对面的大照壁

徐州户部山(八)崔焘故居正大门

徐州户部山(八)大门两侧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继续往前走
徐州户部山(八)

徐州户部山(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