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州户部山(一)

(2023-08-16 10:27:01)
标签:

徐州户部山

余家大院

余家简史

积善堂

徐州民俗博物馆

分类: 江苏风景

   户部山位于徐州老城南门外,是徐州城外最近的制高点。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淹城,为避黄河水患,一些官绅富贾不惜重金在户部山周围择地建宅。从明末至近代的几百年间,户部山周围高宅大院密布,民居鳞次栉比。其中既有甲第官宦之家,也有富商之宅、节香门第。徐州户部山(一)   这些古建筑依山就势,参差错落,构思巧妙,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是苏北乃至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少有的一处古民居建筑群。户部山古民居既有北方四合院的规整划一,又有南方民居的曲折秀美。墙体多用青石与青砖,梁架用材硕大,雕梁面栋,琢刻精细。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介绍

徐州户部山(一)   户部山古民居里院院相通、规模宏大的余家大院坐落在户部山的东南方,它是户部山明清古民居五院连通的第一个大院,也是户部山东部唯一坐北朝南的院落。
徐州户部山(一)   清康熙年间,徽商余氏三兄弟买下了户部分司旧衙署,改造成民居,俗称余家大院。现为徐州民俗博物馆。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进入徐家大院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门厅内景区简介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门厅背面 

徐州户部山(一)户部山古民居全景图

徐州户部山(一)门厅后一进院落西侧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门厅北侧,过道。

徐州户部山(一)旁边是贯通南北的巷道 

徐州户部山(一)院落东侧 

徐州户部山(一)户部山古民居景点分布图

徐州户部山(一)院落东侧的红十字救护站 

徐州户部山(一)过道

徐州户部山(一)过道内

徐州户部山(一)户部山简介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   余家原籍在安徽歙县西效山区,地处皖、浙、赣交界地,山峦叠嶂,云遮雾绕,盛产茶叶,当然余家也是当地的茶农,由于京杭大运河经过徐州,余家在运输茶叶的过程中到了徐州,开始租房做生意。这和来自全国到徐州的生意人类似,先租房做生意。
徐州户部山(一)   最初,余家常年往返徽州和徐州之间,做茶叶贩运生意,当时国人饮茶盛行,加上余家做生意头脑灵活,很快积累了不少资金,转而在徐州开设茶行,选择在徐州定居。
徐州户部山(一)   经过余家三代在徐州打拼,终于积攒了不少资金,于1765年从尚氏手中买下当时的户部山的风水宝地,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处宅院,开始建造余家大院。
徐州户部山(一)   余家大院采用中、西、东三路三进院落,占地3000余平方米,严格按照礼制建造房屋。
徐州户部山(一)   余家除了茶叶生意外,医术也是高超,三代从医,解放后余家后人将祖传秘方专治烫伤的冰片散配方献给了国家。还开设了私塾,藏书丰富。大办公益学堂。
徐州户部山(一)   直到日本占领徐州期间,余家将值钱物品藏起,现有院落被日军损毁严重,日军投降后,余家开始家道中落,到后来的运动,余家珍藏的文物书籍大都被毁。
徐州户部山(一)   余家经历200多年的兴衰发展史也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经济活动要顺势而为,茶叶生意好的年景给了余家发家的机会,余家也赶上了这班车。
徐州户部山(一)   国家的兴亡最能体现在余家的兴衰上,当国家遭受外敌入侵时,个人的命运始终和民族的命运捆绑在一起,由于日军的占领导致了余家走向衰落。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   据余家后人余宗城先生回忆,过年过节的时候,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也是余家大院里最热闹欢乐的时候。正月初一,余家大院里红灯高挂,鞭炮声声,春联梅花墨香伴着花香,弥漫飘逸。各家大人首先要给长辈拜年,然后是带着孩子到东、中、西院子互相串门拜年,你来我往,喜气洋洋。正月十五上元节,各家门前都悬挂各色各式的灯笼。孩子们则更有趣,有一年,孩子们每人都有一盏装有轱辘的灯笼,从下街(解放路)上开始,大小相间排列起来,每人用绳子牵引着,迤逦北行,绕道马市街西去,再由上街折向南,到劳动巷回到下街,转了一大圈,灯笼颠倒了就笑,蜡烛灭了再点,好不开心!
徐州户部山(一)   八月中秋节是除了春节外的大节,余宗城先生说,那时,各家各院,都要蒸各式月饼,院子中摆好八仙桌,月饼堆成山,摆上西瓜、石榴,点上香,妇人孩子一一祭拜,然后赏月、品尝、猜谜语。徐州八月中秋的祭祀风俗是“西瓜月饼敬老天”,求得家庭和睦团圆,庆贺有个好年景。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二进院落 

徐州户部山(一)北侧正厅积善堂 

徐州户部山(一)   余家大院由三处院落组成,以中间大老太爷这个院子为中轴线,以此向南、向北扩充两个院子,分别为东院和西院,每一个院子又分为三进式的院落,整个院落形成了一个与九宫格相似的纷繁布局。虽然院落众多,但是井井有条,繁而不乱。余家大院的另外一种非常有鲜明特色的布局就是“明三暗五”的建造。房屋从外面看上去是三间,进去以后会发现里面暗含两间阁楼。这也是户部山古民居充分利用空间的一个实例。

徐州户部山(一)二进院落西侧药堂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楹联:山中淡云无墨画,林间微雨有声诗。

徐州户部山(一)进入药堂

徐州户部山(一)药堂内是存放药品的地方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   余朋是余俪生次子,为第八代传人,继承父业攻研医术,开设“积善堂”药店,坐堂行医,悬壶济世,常常免费为社邻街坊治病,把“积善堂”定为余家的堂号。今日在余家大院中院的堂屋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悬挂着“积善堂”镏金大字的匾额。到清末民初,余家五大家分支形成。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积善堂正在展示徐州人家庭老照片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积善堂匾额由马奉信书 
徐州户部山(一)中堂楹联:积善之家有余庆,资富能训惟永年。

徐州户部山(一)积善内正在维修保养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二进院落东侧门出去 

徐州户部山(一)这是中路和东路之间的南北通道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   户部山古民居的墙体多用青石与青砖,梁架用材硕大,雕梁画栋,琢刻精细,并有“里生外熟”的建筑方式。所谓“里生外熟”是指垒砌的墙体分为两层,外层为砖砌的清水墙,内层为土坯,这种建造方式既降低了造价,又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使房间内冬暖夏凉。

徐州户部山(一)往前走一点 
徐州户部山(一)

徐州户部山(一)这里存放了一顶轿子 

徐州户部山(一)继续往前 

徐州户部山(一)伙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