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侧是碑廊,墙上是清刻张即之书《金刚经》。
西侧碑廊
张即之(1186—1263年),字温夫,号樗寮,历阳(今安徽和县)人,生于名门显宦家庭,爱国词人张孝祥之侄,系中唐著名诗人张籍的八世孙,擅书法,其书法深受唐人影响,初学欧阳询、褚遂良和颜真卿,后转师米芾,参以汉隶及晋唐经书,加上受禅宗哲学思想的影响,故形成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
张即之为南宋书法史中的大家。南宋处在政治环境不安,经济、文化相对繁荣的氛围之中,此时南宋书法界涌现出大批学书者,张即之即为其中之一。《金刚经》传世闻名者有两册,一为张即之六十八岁为祭莫母亲所书,作为张即之老年时期的作品,此篇张即之《金刚经》小字楷书运笔流畅、含蓄蕴藉。
《金刚经》写经作品用笔创新于传统小写经作品,在书写用笔中,左轻右重,横划较重,撇划较重,竖划用笔相对较轻,笔法变化丰富,块面感强。区别于传统小楷作品的行笔重按多于轻提,张书《金刚经》轻提居多,重按反而偏少。笔画的平行以排叠居多,交错之处虚笔多于实笔。重按轻提轻松转换,转折支出不显生硬,如画沙印泥自然其迹。墨迹点划尖硬,运笔爽利,典雅清丽。张即之的特点具有创新性,就体现于此,与古人楷书中横划细竖划粗的特点相比较,此种轻重交替的配合可谓得心应手,更加符合禅宗佛学思想的体现,使作品活泼起来。
翁方纲曾赞叹道:“提笔之妙烟华霏,游丝制展纵依稀。”不仅如此,张即之楷书还劲健有力,笔势雄强。释从定跋张即之书《金刚经》说:“一字一划,端严劲丽”。
南侧宝墨轩
东侧碑廊
竹园的翠竹

从竹园的月门出来,往南走,开始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