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2022-12-02 10:20:13)
标签: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

隋炀帝与大运河

北朝仪仗陶俑

三省六部

五铢钱

分类: 有关扬州
   扬州因运河而兴,隋炀帝的一生与扬州、与运河相牵绊。展览以文物为主体,配合场景再现、文字展板,通过明暗两条线叙述了隋炀帝与扬州及大运河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第十展厅隋炀帝与大运河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明线为隋炀帝杨广的人生历程,从受封晋王、坐镇扬州(古称江都),到称帝之后三下扬州,再到大业梦碎、江都宫变,一夜殒身失国;暗线则是将隋炀帝的个人抱负融入中国大历史的演进,客观呈现隋朝的历史功绩,包括振兴文教、开凿运河、改革礼乐等,重新审视隋朝运河的规划、营建及其对后世的深刻影响。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隋炀帝的《早渡淮诗》:平淮既淼淼,晓雾复霏霏。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晖。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潮鱼时跃浪,沙禽鸣欲飞。会待高秋晚,愁因逝水归。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前言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隋炀帝与大运河事件年表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进入序厅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序厅为半隔断空间,四角均留出通道,可通往展览的。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我国历史上有两个朝代很有话题性,一个是秦朝,另一个是隋朝,它们大起大落,虽然在很短时间内就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但存在感都很强,对历史做出的贡献,让后人受益匪浅。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秦朝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建立,到公元前207年被刘邦攻破都城咸阳,俘虏了秦王子婴为止,前后只延续了14年。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但这14年里,秦朝对历史的贡献颇多,最大的贡献莫过于第一次在华夏大地上建成了统一王朝,并统一了度量衡,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方便了各地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同时,秦朝还通过大兴土木,给后人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和秦始皇陵,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领域的瑰宝,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财富。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因此,历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都会不惜用溢美之词来歌颂秦始皇的丰功伟绩。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进入第一分展厅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第一部分  雄视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隋朝从隋文帝杨坚于581年修改国号为“隋”,并定都大兴城(今西安)开始,到619年被军阀王世充废掉末代皇帝、隋炀帝杨广的孙子杨侗结束,前后总共存活38年。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第一单元寰宇统一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玉生兰庭。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建立隋朝后,以史为鉴,深信”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的道理,立志要把隋朝建设成一个国强民富的统一王朝,因此,他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民生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都取得了可喜成绩,给隋朝逐步走向繁荣富强开了一个好头。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六朝瓦当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平陈南下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南朝宫阙残留瓦当和成组的北朝士兵俑阵分列展厅中区两侧,寓意中国历史翻开了南北一统的全新篇章。全国各地烧制的瓷器、发行的新货币以及样式新颖的锦绣,展现了隋朝的蒸蒸日上。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北朝仪仗陶俑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著名的“三省六部制”,就是在杨坚手里创立的,从他创立后,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历朝历代都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和调整,对巩固中央集权做出了巨大贡献。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相权由此一分为三,有力防止了宰相专权局面的出现。在国家治理方面,宰相集体决策,也有利于制订更合理的政策。当然,隋文帝时代,中书、门下省官员还带有浓厚的皇帝侍从色彩,这一点是有待完善的地方。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三省是指对全国所有官僚机构的划分,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长官名叫''尚书令'',其下有左、右仆射,由于尚书令一职位高权重,隋唐两代帝王大多不会将它授予臣子,所以左仆射是尚书省实际的长官。首席长官是宰相,主要职责是决策国家大事,制定和修订国家的法令,发布皇帝的诏书。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仆射之下有左、右各一,都事八人。尚书省下辖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刑)、度支(户)、工部六部,每部各辖四司,尚书是各部首长。各部尚书加上左右仆射人称''八座'',他们是尚书省领导核心。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中书省也叫内史省,主管制定诏令。中书令二人,为正副长官,侍郎四人为助手。下设的舍人八人、通事舍人十六人则分管具体事务。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门下省主管奏章和诏令的审核。是连接皇帝、中书省、尚书省的桥梁。门下省正副长官名为''纳言'',下设黄门侍郎四人、录事、通事令史六人。三省六部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第二单元营都通渠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营建大兴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隋大兴城平面图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四年(584年),隋文帝命宇文凯率水工开凿广通渠。开皇七年(587),又着手开挖大运河的江淮河段,“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漕。”山阳渎南起江都县的扬子津(今扬州南),北至山阳(今淮安),长约三百里,沟通了长江和淮河;山阳渎实际上是邗沟旧道的全面整修和疏浚。邗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运道,《水经.淮水注》称中渎水。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隋青釉鸡首壶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隋相州窑青釉四系盖罐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隋相州窑白釉杯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隋相州窑白釉钵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隋青釉四系罐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隋四龙纹铜镜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隋青釉四系盘口瓶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也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在我国五千年的货币发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三十六)   “隋五铢”是五铢钱最后流通的朝代,钱含铅较多,铜质青白。“五”字有直笔、曲笔之分,宽缘类似“陈五铢”,钱径小于“陈五铢”,其显著特点是“五”字旁多一划,内廓与“五字”相连,转90度看像一“凶”字。隋炀帝五铢稍小于隋文帝五铢。扬州是隋代重镇,炀帝客死扬州,隋代钱币遗留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