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镇西栅(九)

(2022-08-31 08:59:46)
标签:

乌镇西栅

咸宁桥

恒益药号

仁济桥

通济桥

分类: 浙江风景
   乌镇既是水乡,也是“桥乡”,乌镇西栅占地4.92平方公里,河道交错纵横9000多米,古桥72座,河道密度和石桥数均为中国古镇之最。不仅在石桥数量上问鼎,乌镇境内古桥的桥型也别具一格。
乌镇西栅(九)咸宁桥
乌镇西栅(九)   咸宁桥:位于西大街中段,跨西市河,呈南北走向,北通西栅大街,南连秀水廊。咸宁桥是一座梁式三孔石桥,全长18米,桥面宽1.6米,净跨16米。原来是一座木桥,后来改建为石桥,初建与改建日期因年代久远均已经无从查考。因为以前桥南堍开有众多冶坊,所以又名冶坊桥。
乌镇西栅(九)   乌镇冶坊始于明代,兴盛于清朝,最先是在西栅出现,后来又在南栅兴盛起来。这两处的业主主要都是以沈姓为主。在当时,乌镇冶坊不仅生产钟鼎、香炉、蜡台等生活用品,甚至打仗用的前膛炮和炮弹也在这里铸造,冶坊桥见证了那一段辉煌的历史。
乌镇西栅(九)   咸宁桥桥面比较狭窄,仅由三块不宽的长条石铺成。桥的两侧置有搁空栏石,两堍傍着望柱砌有抱鼓石,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桥洞东西两侧还分别刻有对联,但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是模糊不清了,西侧的那一副依稀可辨识为:“合旧图新千载长占利涉,易材为石万年永……”。乌镇西栅(九)

乌镇西栅(九)桥柱两侧各置二个龙之九子,镇水神兽趴蝮。 
  
乌镇西栅(九)   远处虞奥桥,在西市河的南面,三孔石板桥,在秀水巷上,位于秀水廊街的拐弯处,南面就是秀水廊桥。
乌镇西栅(九)

乌镇西栅(九)咸宁西侧,远处是迁善桥。

乌镇西栅(九)西栅西区游览图 

乌镇西栅(九)往前走 

乌镇西栅(九)西栅大街南侧,民宿“古渡客栈”。

乌镇西栅(九)西栅大街北侧  
乌镇西栅(九)恒益堂养生行馆
乌镇西栅(九)

乌镇西栅(九)   钱家厅(同茂厅),建于晚清时期,钱隆南边货商号业主所建。民国初曾开设同茂号南边货店,俗称同茂厅。三间三进,前店后宅,均为楼房。建国后第一进临街曾开设棉布店,百货店,后面二进楼房为钱氏后人及其他居民合住,通济街居委会亦一度在此。1999年邻人失火,第一进店面楼房焚毁,后进赖风火墙得以保全。200年按厅房原布局结构全面修缮。
乌镇西栅(九)

乌镇西栅(九)   旧时乌镇有中药铺数十家,恒益堂是乌镇旧时规模较大的药店之一,店堂格局依旧,药香四溢。

乌镇西栅(九)恒益弄
乌镇西栅(九)

乌镇西栅(九)   恒益堂中药店原是乌镇费家厅,费家原本是开酱园和楮烛店的,曾与青镇的徐东号齐名,可以说是当时乌镇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了。民国18年,西栅的一场火,烧毁了酱园和楮烛的店面。大火过后,重建店面,改为“恒益堂”中药店。
乌镇西栅(九)   恒益堂中药店面阔三间,临街为店面楼房,二进为正厅,三进四进为内宅,后有厨房、下房。西侧单独建有备弄,供日常出入。中堂中央墙上悬挂着一幅鹿鹤同春图,寓意着健康长寿。旧时,楼上是存放中药的仓库;药店左边柜台是摆放保健药酒,全都是用祖传秘方制作而成的;右边柜台里摆放的是一些补品膏药。

乌镇西栅(九)   石拱门的存在便是为了划分区域,它是城市区划、乡镇区划的象征之一。居住在两道石拱门之间的人们,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街坊邻居”。
乌镇西栅(九)   石拱门除了起到界定区域的作用外,也像马头墙一样,有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石”拱门,基本为砖石构造,烈火难侵,火灾发生时,至多连累一坊之间的邻居,不会蔓延到坊外。因此,街坊之间休戚与共,感情也会更加亲密,时常互帮互助,人们常说的“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这个道理。
乌镇西栅(九)
   
乌镇西栅(九)墙界石
乌镇西栅(九)

乌镇西栅(九)   肇庆堂银楼(厅上厅)是乌镇独一无二的古建厅堂,汇集了工匠的智慧和主人的用心,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三开间,九架壁,楼上楼下均曾挂有象征会客之处的正厅匾额,二楼地板亦为砖石结构,故称“厅上厅”。
乌镇西栅(九)   现在展厅的第一进是一个传统的银器铺,可以看到手工打造银器的整个过程;第二进是两间银器展厅,70多件展品,多为银鎏金饰件。这些银饰都是乌镇民间所藏,凝聚了手工艺人一点一滴的匠心。 
乌镇西栅(九)

乌镇西栅(九)益大号丝绵被衣店 

乌镇西栅(九)同和兴羊肉面馆 

乌镇西栅(九)西油车弄(周家巷) 
乌镇西栅(九)

乌镇西栅(九)乌镇大匾(竹编) 乌镇西栅(九)

乌镇西栅(九)昌顺号皮草行

乌镇西栅(九)仁济桥
乌镇西栅(九)   仁济桥:位于西大街西段,呈南北走向,北通茶市街,南连丝作街。是一座半圆单拱的石拱桥,全桥长22.6米,高2.8米,有26级石阶,净跨8.5米。因为在以前桥下的水中设有木头栅门,白天开启,晚上关闭,以防盗贼从水上进镇,是乌镇西北水道的第一道关口,所以仁济桥俗名又叫栅桥。
乌镇西栅(九)   这座桥最早建于什么年代,也已经无从查考,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改建成石环桥,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建,咸丰年间毁于战乱,同治年间重建。现在的这座桥就是同治年间重建的。  
乌镇西栅(九) 
乌镇西栅(九)   通济桥:位于西大街西段,呈东西走向。东连西大街,西通白莲街。当地俗称西高桥,其所跨港湾也被称为西高桥港。高有28级石阶,全桥长29.4米,桥身净跨11.8米,桥面宽3.5米。
乌镇西栅(九)   历史上,桥下曾经是苏杭间的粮船通道,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中,漕运帮主白献龙和“小梳子”相遇的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乌镇西栅(九)   这座古桥的始建于何年,已经无从查考了,可查知的最早重建年代是明正德十年(1515年),后来,又经历了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乾隆九年(1744年),咸丰年间和同治六年(1867年)的五次重修。现存的石桥是同治六年重建的。乌镇西栅(九)   石桥为半圆单拱桥,拱圆的砌置方式是纵平分节并列式,桥面以条石联结成桥栏。桥洞的南北两侧各有一副桥联。

乌镇西栅(九)走上通济桥
乌镇西栅(九)

乌镇西栅(九)
   “桥里桥”不是一座桥的名字,而是通济桥、仁济桥的合称,两桥成直角相邻,不管站在哪一座桥边,均可以透过桥洞看到另一座桥。若站南河岸观看,两桥半圆形的桥孔倒映水面,似圆非圆,是乌镇的一大景观。

乌镇西栅(九)站在通济桥上看白莲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