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栅位于浙北桐乡市杭嘉湖平原上的乌镇,以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成为江南古镇中的佼佼者。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人称东南西北四栅。最早开发的是东栅,而比东栅大三四倍的西栅景区,却真是能带给人们一番全新的古镇游体验。这种新鲜的感受不仅在于白天观光,更在于流光溢彩的夜游休闲,以及多样化的个性住宿,让人能真正住下来细品。
宏源泰染坊始创于宋元年间,原址在南栅,清光绪迁址于此。
宏源泰号大门
宏源泰号门楼“厚德载福”

门楼后面的天井两侧

正房里面售卖各种蓝花布成品
沿着街道往前走 
安渡坊,这里有个游船码头渡口。
再往前走,景行桥。
景行桥(宋家桥):位于西大街中段,呈东西走向,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全长16.2米,净跨4.2米,桥面宽2.4米。原名平等桥,因跨宋家港,所以名宋家桥。清朝乾隆年间重建时,曾名景行桥,现桥身上尚刻有“景行桥”三个字。
站在景行桥上,北侧景行水港。
景行桥南隔河与水上集市的木栈桥相望,处于西市河与其支流的交汇处,风景十分秀丽,因此名为景行桥,意指当游人行至此处,便可看到秀丽的水上风景。
走下景行桥
沿着西栅大街往西走
万兴桥
此桥名为万兴,寓指万事俱兴之意,表达了古镇人们安居乐业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
万兴桥:位于西大街中段,跨西市河,呈南北走向。桥的北堍与西栅大街相连,南堍接水市口街,是一座三孔石板平桥,桥全长19.7米,净跨10.2米,桥面宽1.9米。
万兴桥南侧
万兴桥(网络下载图片)
站在万兴桥上,眺望远处绵延的水阁,可看到小桥流水、白墙黛瓦间,一座座参差而布的民居,以及一扇扇木窗里、隐约透露出来的生活景象。所谓“人家尽枕河”,不外如是。
水阁是江南水乡中最常见的风景,平民百姓家,为了增加居住空间,会在屋前的河道里打入数根用作支撑的石柱、木桩,将房屋的一部分架在河面上。
支撑水阁的石桩可以系船停舟,旧时的乌镇人习惯清早起来,划着自家的小船,喝早茶、赶早市,日子过得简单而惬意。就这样,乌镇的居民世代伴水而生、枕水而眠,成了真正的水乡儿女。
王家厅

王家厅原为张家厅,建于清光绪年间,四间二进,前为铺面,后为厅堂。民国张氏渐趋衰落,抗战前夕,正厅租给云锦绸缎庒副经理王菊庭,故镇人称之为王家厅。建国后正厅曾作粮仓,2004年全面修缮,乃复旧观。
王家厅改为“喜庆堂”,喜庆堂是一个专门展示江南民间婚俗、喜庆礼仪的大型展厅。
古时新人带的“凤冠”、“官帽”。
进入喜庆堂
新娘穿的嫁衣
店铺
坐落在西栅老街上的“囍庆堂”,是一个专门展示江南民间婚姻娶嫁、喜庆礼仪的大型婚俗喜庆礼堂,由上下两层4开4进八个古厅堂组成,内设:前堂、婚礼堂、议事堂、轿厅、后堂、三尊堂、彩楼、洞房、后花园,以及展示旧时婚礼习俗的嫁妆、摆设、道具、随行、服饰、珠冠、披挂、喜船、囍贴、吹打班子等。
馆内设有古装体验、快照拍摄、剪纸等项目。
抬新娘的轿子 
洞房

另一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