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城隍庙(一)

(2022-05-08 08:22:23)
标签:

上海城隍庙

上海老街

霍光

知县张守约

九曲桥

分类: 有关上海
   上海老城隍庙是老上海民间文化的速成之地。历史上老城隍庙屡建屡毁,于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重建后,成为了大型仿古建筑群和商业城,保持了中国古老的城镇街市风貌。坐落在这里的上海城隍庙,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老城隍庙还有长开不散的大庙会,在别的庙会里想找的东西这里应有尽有,最有名的是城隍庙小吃和手工艺品。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老街,原名方浜中路,西起河南南路,东至人民路,全长825米,由西到东的建筑风格和业态布局展示了老上海从明清向民国直至西洋文化涌入时期的一段历史文化的演变。全街的商业经营以传统特色行业为主流,突出传统民俗文化,营造海派文化氛围。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老街又称“小东门”,地处上海市黄浦区老城厢,也就是小东门城门所在地。由于历史原因,城门没有被保留下来,但是老城厢环城的9扇门仍深深刻在上海人民心中。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老街所在的小东门地区,原是上海对外贸易、小商品交易的重要场地,见证了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老街以馆驿街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经过装饰和改造,保留了清末民国初年的民居特色,老街两侧恢复了花格窗、排门板、范氏栏杆、落地摇杆门等,再配以屋顶上的飞檐翘角,花边滴水和马头墙。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城隍庙(一)   华宝楼前身为老城隍庙工艺品商场,是改革开放后上海最早开设的工艺美术品专业商店之一。19949月,华宝楼竣工后,由城隍庙大殿迁入,以经营各类中高档的工艺美术品、珠宝古玩、书画艺术品而闻名海内外。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城隍庙(一)畅熙楼位于上海豫园商区内,内有著名的小吃店。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城隍庙(一)挹秀楼

上海城隍庙(一)   绿波廊酒楼于明嘉靖年间开业。设于上海老城隍庙九曲桥畔,原名:“乐圃阆茶楼”。1978年改为餐厅,以经营上海及苏州风味菜点为特色。主要名菜名点有“扇形甩水”、“生爆鳝背”、“萝卜丝酥饼上海城隍庙(一)   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游览老城隍庙和豫园时,在该店品尝了各式点心后,称赞说:“技艺精巧”。现在系国家特级酒家、上海涉外旅游定点餐馆,以经营上海菜、上海点心、鱼翅、蟹宴四大系列品牌著称,菜点清新秀美、温文尔雅、风味多样、富有时代特色,蜚声海内外。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城隍庙(一)   九曲桥位于上海城隍庙豫园内。明嘉靖年间,在四川任布政使的上海人潘允端为愉悦父母,历时18年(1559-1577年),建造“豫园”,建有荷花池及九曲桥。
上海城隍庙(一)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修建内园(又称东园),后并入豫园。清乾隆25年(1760年),上海商界开始重建豫园,建成后改称西园,成了城隍庙的一部分。
上海城隍庙(一)九曲桥可以通达湖心亭茶楼

上海城隍庙(一)   九曲桥实为七曲桥,从池边到池中心的湖心亭,只有七个曲。且每个弯曲的角度大小不一,有大于90度的,也有小于90度的。九曲桥如今的桥面为花岗石板,每一弯曲处一块石板上均雕刻着一朵季节性花朵。(网络下载图片)

上海城隍庙(一)九曲桥老照片(网络下载图片)
上海城隍庙(一)   九曲桥原为木桥,一曲九折,古朴雅致。上世纪20年代因火灾而改建为水泥桥。(网络下载图片)

上海城隍庙(一)俺在桥上照一张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城隍庙,与豫园毗邻,又称老城隍庙,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观之一。位于方浜中路,东至安仁街,北通福佑路,西至旧校场路。明朝永乐年间(1403- 1424),由知县张守约将金山神庙改建而成。
上海城隍庙(一)   据说金山神庙先建于金山卫南面海中金山上,金山神乃汉代大将军霍光。相传三国时吴主孙皓染疾,梦见霍光,抓去二小鬼。孙醒后病愈,遂封霍为金山神。《吴越备史》记载,孙患病时,忽有附小黄门者云:国王封界华亭谷东南,有咸塘风潮作祟,非人力能防。霍光立庙于咸塘,统领部属镇之。后因奉霍光为金山神主。
上海城隍庙(一)上海城隍庙照壁上则刻有三只羊,寓意“三阳开泰”。

上海城隍庙(一)照壁前的旗杆

上海城隍庙(一)   清朝中后叶的中国社会战争不断,供奉著神灵的上海城隍庙也惨遭波及,多次被战火摧残。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占领上海城并以城隍庙为驻守地点,把庙内的建筑尽数破坏。
上海城隍庙(一)   咸丰三年(1853年),小刀会首领刘丽川于上海起义,后以城隍庙内的西园作指挥所。随着小刀会与清廷军队间的战争展开,城隍庙及周遭地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军攻入上海城。满清政府以“借师助剿”为名,长驱直入外国军队所驻扎的城隍庙西园,将园内的兰景破坏殆尽。
上海城隍庙(一)   面对这样残破不堪的上海城隍庙,上海知县及巡道于同治(1862-1874年)和光绪年间(1875-1908年)先后下令修葺庙宇。经过多月对头门、二门、辕门大殿及戏楼鼓楼等建筑部分的修复,城隍庙一洗颓垣败瓦的景象,壮观的庙宇建筑、光鲜亮丽的外墙成功吸引大量的香客和县外人到庙宇参拜游览。附近的商业店铺亦因此越盖越多,城隍庙一带逐成为上海城中最为繁华的地区。及后,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和宣统元年(1909年),上海城隍庙相继被授予“保厘苍赤”匾额,且募捐重修大殿寝宫。此时的城隍庙发展可谓达到顶鼎时期。
上海城隍庙(一)   民国时期,豫园已被一条东西小路(今豫园新路)分割成南北两爿,古建筑破漏,面目全非,有些改建成民房,凝晖阁、清芬堂、濠乐舫、绿波廊分别成为菜馆、点心铺、茶楼。香雪堂于八一三淞沪战争被日军焚毁,除堂前玉玲珑假山石外,仅剩一片空地。所幸园中重要部分点春堂、三穗堂、大假山和一些亭台楼阁、古树名木,仍得以保存。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的解放,城隍庙迎来了一段关闭时期。上海城隍庙在“文革”时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击,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它用。1994年,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实,上海城隍庙得到恢复,重新成为由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宫观。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道教信徒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庙在六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了一期修复工程。2005年,开始了二期修复工程。

上海城隍庙(一)  城隍庙的山门是在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建造的,山门的柱子是石柱,山门的横梁是木材制作的。上面有四个金色大字“保障海隅”,原来是由明代上海县知县冯彬题写的。现在的字是在1994年上海城隍庙恢复开放的时候,根据历史照片重新书写的。保障海隅就是保护上海的意思。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城隍庙(一)山门前的石狮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城隍庙(一)山门背面

上海城隍庙(一)山门屋顶上的装饰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城隍庙由多个殿宇所组成,包括有霍光殿、元辰殿、财神殿、慈航殿、三官殿、月老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关圣殿和文昌殿等。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城隍庙(一)山门之后是庙宇的第二道正门,称为“仪门”。

上海城隍庙(一)   仪门上挂着一只很大的算盘,算盘上刻着四个字“不由人算”,算盘上的算珠有上有下,象征神界正在进行“大乘除”。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城隍庙(一)   仪门前面有二副对联。一副是:阳世之间积善作恶皆由你,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另一副是:世事何须多计较,神界自有大乘除。两边各有一副匾额“为善必昌”、“为恶必亡”。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城隍庙(一)仪门背面
上海城隍庙(一)

上海城隍庙(一)   城隍庙大殿在明代永乐年间已经存在,当时的上海知县张守约将供奉金山神主霍光的金山行祠改建为上海城隍庙大殿,殿内依旧供奉金山神主霍光。1924年为火所焚,1926年开始重建,1927年完工,现在所存的大殿即是重建于1926年的城隍庙大殿,为全部钢精水泥结构仿古大殿。 

上海城隍庙(一)两侧厢房
上海城隍庙(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