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2022-04-21 08:22:52)
标签:

赏鹿厅

樊玉亭

十鹿九回头

五茸砖刻

射鹿苑

分类: 有关上海
   醉白池既具有明清时期江南园林山石清池相映、廊轩曲径相衬的风格,又具有历史古迹甚多、名人游踪不断的特点。它以水石精舍,古木名花之胜驰名江南。以不规则对称等园艺手法建造池岸;以竹、梅、假山、奇石为相互配衬,融合一体,形成了这座名扬江南的醉白池。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从“雪海幽静”门往外走,不远就是“樊玉亭”。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玉樊亭六角翘檐,鑫顶高耸。是为了纪念松江历史上著有《玉樊集》的著名少年英雄夏完淳。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匾额是已故的历任松江文教界教育局局长兼一中校长,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副书记等职的季永洲老领导所题。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楹联为柳亚子的诗句:“慷慨悲歌千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家”。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往南走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射鹿苑园门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这座敞亭内藏有石碑“十鹿九回头”。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十鹿九回头”石刻是反映松江历史传说的一块石刻,这块石刻浮雕略呈方形,边长约一米。画面上是十只雄健的梅花鹿在奔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在十只鹿中有九只都是回头看的,所以叫“十鹿九回头”。以鹿喻人,表示在外做官或经商之人,最后都会叶落归根,不忘故土,返回自己的家乡,因为松江历来都是鱼米之乡,外出之后的松江人对家乡恋恋不舍,不住地回头观望。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这块石刻,最早嵌置于松江普照寺前石桥旁边壁上,桥被拆除后,石刻被搬到“云间第一楼”上陈列,楼毁后(1950年)才搬至醉白池园内。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圆门背面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敞亭北门,可进入射鹿苑北面的天井。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天井内只有一些假山石和花木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回到敞亭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往南,再拐向东。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廊墙上嵌六幅砖雕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听鹤榭半入水中上海松江醉白池(六)榭用五块大石作底面且伸出水面,另有两石深入水底作柱,其貌独特。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听鹤榭正面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楹联取自宋梅尧臣的诗句:“晴云翱鹤几千只;隔水野梅三四棵”。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听鹤榭匾额由贾心敬题写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五茸砖刻分别雕刻松鹤长寿图、云天三鹿图、二鹤相亲图、二鹿并驾齐驱图、二鹤休闲图、幼鹿攀登图。春秋战国时期,松江地处黄海之滨,有五处地方水草丰盈,吸引了大量梅花鹿和华亭鹤前来憩息休养,因此被冠以“五茸”的美名。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幼鹿攀登图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松鹤长寿图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二鹿并驾齐驱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二鹤休闲图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云天三鹿图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二鹤相亲图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赏鹿厅(网络下载图片)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厅前楹联:“三泖凉波鱼莼动;五茸春草雉媒娇”。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春秋战国时期,松江地处东海之滨,境内河湖棋布,草木茂密。自海中新涨起的土地不断出现,可供渔猎。当时松江隶属吴国,吴王寿梦经常骑马到此游猎,看到这一带有五处地方草木特别丛密,鹿也很多,于是称之为“五茸”,并在这里建厅歇脚,赏鹿狩猎。以后在这里逐步建起了城镇,称之为“茸城”,也就是今天的松江。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赏鹿厅匾额由任政所题,匾下有程十发的“呉王猎鹿图”,系木板刻成。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赏鹿厅内两侧有花窗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射鹿苑外的景色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半岛上的樊玉亭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上海松江醉白池(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