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暨发祥居(一)

(2022-03-29 08:14:33)
标签:

诸暨斯氏古民居建筑群

发祥居

下新屋

斯元仁

长发其祥

分类: 浙江风景
   发祥居,又称下新屋,是斯氏古民居建筑群中保存最完好的台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是斯元儒胞兄斯元仁的住宅。因门厅有“长发其祥”门额而得名。
诸暨发祥居(一)   斯元仁作为斯元鉴的长子,其家业在同辈中居于首位。由于人丁日蕃,原有的住宅已不敷用,于是紧靠牌轩门里晒场兴建“发祥居”。
诸暨发祥居(一)   建成后,相对于牌轩门里祖居老屋而言,称为“新屋”。一直为斯姓族人居住,现仍有30余户住户居住在内。
诸暨发祥居(一)
   整座建筑东西面宽59.4米,南北进深54.8米,占地面积3255平方米,平面布局近似正方形,坐北朝南,共三进,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屋,大厅,座楼。三进之间各有天井相隔,中轴线内端左右两侧配置内厢房(大厅前的两侧与座楼前的两侧),外端左右两侧各筑东西廊屋(外厢房)九间三弄,廊屋通过弄分别与门屋,大厅,座楼相连,形成相对封闭的格局。
诸暨发祥居(一)   其平面布局近似正方形,其坐北朝南。东西宽59.4米,南北深 54.80米,占地面积3255平方米。平面以中轴为中心,作对称式布局,中轴建筑三进,依次为门楼(屋)、大厅和座楼。左右两侧设东、西厢楼,边门出入。东、西厢楼与中轴各进建筑,既以廊轩互为贯通,又相对独立,形成半封闭院落的格局,造作讲究,尤其是门窗、牛腿、雀替、砖雕、石雕等,工艺高超,精美绝伦,为民居建筑所罕见。

诸暨发祥居(一)中间门楼

诸暨发祥居(一)发祥居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暨发祥居(一)发祥居介绍
诸暨发祥居(一)

诸暨发祥居(一)发祥居,因门额镌“长发其祥”而名,寓有久发、吉祥之意,俗称“下新屋”。 
诸暨发祥居(一)

诸暨发祥居(一)   门两侧的石雕花窗,刘海戏金蟾。刘海拿着碗口大的铜钱,试图逗弄足下的金蟾。旁边一只凤鸟。

诸暨发祥居(一)东厢楼 
诸暨发祥居(一)

诸暨发祥居(一)东厢楼的门楼 

诸暨发祥居(一)门额石雕 

诸暨发祥居(一)进入门内 

诸暨发祥居(一)一个南北狭长形天井,西侧白墙里面是中中轴建筑。

诸暨发祥居(一)天井南侧
诸暨发祥居(一)刚才就是从前面的门进来的

诸暨发祥居(一)进入北面天井,仍然是南北狭长形天井。 
诸暨发祥居(一)

诸暨发祥居(一)转身回望

诸暨发祥居(一)向西可到正厅 

诸暨发祥居(一)前面连着白墙的小建筑就是向西的走廊 
诸暨发祥居(一)

诸暨发祥居(一)继续往北走 
诸暨发祥居(一)

诸暨发祥居(一)往西侧的通道,西边是中轴上的座楼。 

诸暨发祥居(一)往东的小门可以出去 

诸暨发祥居(一)门外情景 
诸暨发祥居(一)发祥居东外墙,有点乱。

诸暨发祥居(一)西厢楼
诸暨发祥居(一)

诸暨发祥居(一)西厢楼门额上的砖雕
诸暨发祥居(一)

诸暨发祥居(一)西厢楼门楼的枕石 

诸暨发祥居(一)进入门内 

诸暨发祥居(一)与东厢楼对称,也是狭长天井。 
诸暨发祥居(一)东侧墙内是中轴建筑  诸暨发祥居(一)

诸暨发祥居(一)天井北面与白墙链接的建筑是往东的走廊 

诸暨发祥居(一)天井南侧。天井中有不少的花花草草。
诸暨发祥居(一)

诸暨发祥居(一)天井西侧 

诸暨发祥居(一)走廊往东可到正厅 

诸暨发祥居(一)继续往北走 

诸暨发祥居(一)进入北面天井 
诸暨发祥居(一)

诸暨发祥居(一)西侧隔扇窗上的腰板
诸暨发祥居(一)

诸暨发祥居(一)北面天井南侧,天井中堆了很多柴火。  
诸暨发祥居(一)

诸暨发祥居(一)到了天井北端 

诸暨发祥居(一)走廊往东是中轴的座楼 

诸暨发祥居(一)走廊上的牛腿

诸暨发祥居(一)走廊西边可以走出发祥居建筑

诸暨发祥居(一)到了中轴的座楼
诸暨发祥居(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