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祥居,又称下新屋,是斯氏古民居建筑群中保存最完好的台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是斯元儒胞兄斯元仁的住宅。因门厅有“长发其祥”门额而得名。
斯元仁作为斯元鉴的长子,其家业在同辈中居于首位。由于人丁日蕃,原有的住宅已不敷用,于是紧靠牌轩门里晒场兴建“发祥居”。
建成后,相对于牌轩门里祖居老屋而言,称为“新屋”。一直为斯姓族人居住,现仍有30余户住户居住在内。

整座建筑东西面宽59.4米,南北进深54.8米,占地面积3255平方米,平面布局近似正方形,坐北朝南,共三进,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屋,大厅,座楼。三进之间各有天井相隔,中轴线内端左右两侧配置内厢房(大厅前的两侧与座楼前的两侧),外端左右两侧各筑东西廊屋(外厢房)九间三弄,廊屋通过弄分别与门屋,大厅,座楼相连,形成相对封闭的格局。
其平面布局近似正方形,其坐北朝南。东西宽59.4米,南北深 54.80米,占地面积3255平方米。平面以中轴为中心,作对称式布局,中轴建筑三进,依次为门楼(屋)、大厅和座楼。左右两侧设东、西厢楼,边门出入。东、西厢楼与中轴各进建筑,既以廊轩互为贯通,又相对独立,形成半封闭院落的格局,造作讲究,尤其是门窗、牛腿、雀替、砖雕、石雕等,工艺高超,精美绝伦,为民居建筑所罕见。
中间门楼
发祥居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祥居介绍
发祥居,因门额镌“长发其祥”而名,寓有久发、吉祥之意,俗称“下新屋”。

门两侧的石雕花窗,刘海戏金蟾。刘海拿着碗口大的铜钱,试图逗弄足下的金蟾。旁边一只凤鸟。
门额石雕
进入门内
一个南北狭长形天井,西侧白墙里面是中中轴建筑。
天井南侧
刚才就是从前面的门进来的
进入北面天井,仍然是南北狭长形天井。
转身回望
向西可到正厅
前面连着白墙的小建筑就是向西的走廊
往东的小门可以出去
门外情景
发祥居东外墙,有点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