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秋叶
秋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5,288
  • 关注人气:1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暨千柱屋(四)

(2022-03-26 09:47:37)
标签:

诸暨千柱屋

防火通道

通天弄

腰板镌刻

大水缸

分类: 浙江风景

   整座巨宅廊柱林立,门户重重,廊檐环绕,玲珑剔透,浑然一体。1999年宁波考古队对千柱屋测绘,发现房子的宽面与进深之比刚好构成“黄金分割”,而且理论数据与实际丈量只有3厘米误差。整个建筑的防火、防盗、通风、采光、排水系统鄀设计得极为合理。在八个四合院内,分别为斯元儒的四个儿子即霖槐、霖棣、霖楚、霖株所居住。各院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贯通,充分体现了古人为大家族和睦相处而刻意营造的氛围,也反映了我国清代社会生活中的伦理宗法关系。诸暨千柱屋(四)第三个门楼

诸暨千柱屋(四)门楼内

诸暨千柱屋(四)因为漏拍了这个天井,只能在网上找了一下图片,效果不太理想。(网络下载图片)

诸暨千柱屋(四)(网络下载图片)

诸暨千柱屋(四)(网络下载图片)  

诸暨千柱屋(四)进入第三纵轴南面天井

诸暨千柱屋(四)   天井西侧建筑。在每个四合院的天井中,均放置大水缸一只,每只可贮水10余石,以备灭火之用。

诸暨千柱屋(四)   天井北侧建筑。值得庆幸的是,200多年来,这里从未发生过火灾,即使有几次小火,也能及时发现而被扑灭。有人说靠的是祖宗庇佑,但实际上跟千柱屋内的斯姓后裔,有较强的保护意识密切相关。

诸暨千柱屋(四)天井东侧建筑

诸暨千柱屋(四)   各建筑中的门窗腰板上,镌刻着不同形态的梅、兰、竹、菊图案,以示春、夏、秋、冬的区别。每幅浅浮雕刻千姿百态,无一雷同。置身其中,廊回路转,步移景换,目不暇接,犹如进入建筑的迷宫。
诸暨千柱屋(四)

诸暨千柱屋(四)这是一组梅花图案 
诸暨千柱屋(四)

诸暨千柱屋(四)

诸暨千柱屋(四)这个木栏杆门是童门,防止小孩子跑出来的。简单实用。
诸暨千柱屋(四)   同时消防通道也设计得十分合理,有五纵五横十条通道,通往宅外的大门也有12扇,真可谓四通八达。

诸暨千柱屋(四)天井南侧建筑

诸暨千柱屋(四)第四门楼 

诸暨千柱屋(四)进入门内 诸暨千柱屋(四)北侧天井

诸暨千柱屋(四)天井内一道矮墙

诸暨千柱屋(四)天井西侧建筑

诸暨千柱屋(四)天井北侧建筑 

诸暨千柱屋(四)刚才进来的巷道

诸暨千柱屋(四)天井北侧建筑 

诸暨千柱屋(四)矮墙这边的天井有点小

诸暨千柱屋(四)
   以主轴线为中心,东西侧各分设辅轴线两条,并与主轴线垂直,作为对称式布局。四条与主轴线平行的辅轴线上,各有前后两个楼式四合院,前后两院又由横向的“通天弄”相隔。由此形成了整座建筑分设八个四合院的格局,辟10个大天井,36个小天井,内部各院以檐廊相互连接沟通。因此,走遍千柱屋,可以晴天不晒太阳,雨天不湿鞋帽。

诸暨千柱屋(四)廊上梁 

诸暨千柱屋(四)看看房间 诸暨千柱屋(四)楼下是厨房和餐厅
诸暨千柱屋(四)

诸暨千柱屋(四)   各个家庭相对独立,却廊檐相接相合,互不隔离,像一座微缩的城池,建筑格局是典型的中国封建礼法和家族制度的体现。 
诸暨千柱屋(四)

诸暨千柱屋(四)边门

诸暨千柱屋(四)边门里边是东西向防火通道 
诸暨千柱屋(四)

诸暨千柱屋(四)继续往南走 
诸暨千柱屋(四)



诸暨千柱屋(四)进入南侧天井,天井南侧建筑。

诸暨千柱屋(四)   天井东侧建筑。天井四周都设有下水道,不管下多大的雨,下多长时问的雨,每个天井里没有积水,且雨止即干。

诸暨千柱屋(四)天井北侧建筑

诸暨千柱屋(四)   天井西侧建筑。斯氏民居每个组群的单位几乎均筑封火山墙,其式样不以单一的形式出现,富于变化,装饰讲究,既具防火功能,又使建筑的外观参差起伏,富有美感。
诸暨千柱屋(四)

诸暨千柱屋(四)西侧建筑内 
诸暨千柱屋(四)有闲置的农具和橱柜
诸暨千柱屋(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