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2021-10-20 08:04:53)
标签:

杭州北山街

敖嘉熊纪念碑

黄宾虹旧居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

张宪墓

分类: 有关杭州

   杭州的美天下皆知,而北山街的美即集杭州的皆美却同时还有别样的韵味,本人以为北山街的美景即包含了依山傍水、古迹遗存、历史建筑、人文遗痕等要素(以上“要素”将分别陈述),更包含了当今普通民众的勤劳坚韧及与之创造的生活环境。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岳飞墓庙,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栖霞岭南麓、西湖西北角。是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鄂王岳飞的纪念庙宇。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岳飞被害后21年,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冤案得到平反。宋廷将岳飞的遗体以礼改葬于西湖栖霞岭下,筑墓建庙,即为今日杭州岳飞墓庙。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岳飞纪念地。19613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岳王庙建于南宋嘉定14年(1221年),西湖北山的智果观音院改为“褒忠衍福禅寺”,用以表彰岳飞的功业。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年),又改“褒忠衍福禅寺”为岳王庙,并赐额“忠烈”。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建的,民国七年(1918年)进行大修,1979年全面整修。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马路对面的岳虹酒家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有名的楼外楼菜馆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岳王庙正对面,向南是岳庙码头,中间是碧血丹心牌坊和岳飞像。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肯德基等店家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竹素园位于岳庙西南,邻曲院风荷公园。清雍正九年(1731年),在此建湖山神庙,供湖山三神及众花神等。浙江总督李卫在庙旁辟地为园,凿池置石,构筑亭轩,栽四时花木,引栖霞桃溪水环绕园内。见此曲水环绕、美丽如画的自然景色,李卫特建流觞亭;在流觞亭之前,前临湖、后绕溪的水月交辉的绝佳处,又建水月亭。乾隆的御书匾额“竹素园”悬于正中堂上,园中的湖山春社列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首。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前面右侧是杭州栖霞岭路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栖霞岭是杭州西湖名胜古迹中风景幽雅、闹中取静的游览胜地之一。岳飞墓栖居在栖霞岭这彩霞之地。栖霞岭是英杰名士的赞歌,是历史记忆的画卷。栖霞岭社区,只有短短的一炮仗路,从头可以看到尾,但它密布着名人故居(康有为、黄宾虹、孙慕堂)、佛教胜洞(紫云洞、香山洞等)、抗日将领(续范亭)、英雄墓葬(岳飞墓、牛皋墓)等名胜古迹。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黄宾虹纪念馆位于西湖栖霞岭31号,是著名画家黄宾虹的旧居。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1948年秋,黄宾虹先生应杭州国立艺专之聘担任教授,从北平来到杭州。他初住城西岳庙旁栖霞岭19号艺专宿舍。1952年春,迁住栖霞岭32号(现改为31号)。可惜没开门。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黄宾虹自1948年秋移居此处,曾作西湖山水画多幅,自称“愿作西湖老画工”。19553月病逝后,家属将其先前作品及收藏一万余件全部捐献国家,19599月,旧居辟为国家黄宾虹先生纪念室。纪念室系独门小院,由庭院呈方形,园中央置黄宾虹全身汉白玉雕像一座,四周伴以松、竹、梅等林木。展览厅设二层楼房内,楼下画室陈列画家用的红木画桌、文房四宝、木质沙发等;楼上作品陈列室一百六十五平方米,展出画家具有代表性的山水、花鸟画十二幅。遗物陈列室展出画家年谱、著作、手稿等。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民国时期的水井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栖霞岭管区)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微山环抱的栖霞岭社区,一长排五十多间老房子,已改造成了波浪形的平房,白墙黛瓦新颖别致,整排建筑如今已成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栖霞岭管区)”。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敖嘉熊纪念碑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在杭州栖霞岭上,在岳王庙的后山,有一座状如宝剑的纪念碑,它静静地伫立在青山之中。这里曾经是一位辛亥革命烈士的埋骨之处,他的去世让陶成章痛心地说:
“嘉熊死而浙西、江南一带之革命事业坠矣。”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他就是辛亥革命嘉兴七烈士之一敖嘉熊。1900年,敖嘉熊在杭州与蒋百里等成立“浙会”,这是浙江第一个反清组织。1903年,在上海加入蔡元培、章太炎发起的爱国学社,1904年秋,成立温台处会馆,为浙省党人之革命机关部,开辟浙江革命的最初发源地。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敖嘉熊在江、浙、皖三省的会党中极有号召力,被陶成章、秋瑾等倚为浙江反清起义的重要力量。1906——1907年,秋瑾两次会晤敖嘉熊、诸辅成等人,密筹浙江起义。起义失败后,于1908311日被清政府暗害于嘉兴,年仅35岁。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敖嘉熊墓旧址。辛亥革命成功后,敖嘉熊遗体移葬于杭州栖霞岭。为了运送烈士遗骸,沪杭铁路全线停运。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纪念碑右面铭刻的敖嘉熊烈士传略)1925512日,嘉兴各界人士为敖嘉熊等辛亥革命七烈士举行隆重公祭。自此,嘉熊之忠名终于昭示后人。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纪念碑背面)2009年,杭州岳庙管理处耗资9万余元,对栖霞岭敖嘉熊墓旧址进行了环境整治,并立碑于此。烈士旧址纪念碑落成仪式上,敖嘉熊的12位后代,从各个省市赶来。他们说:“纪念碑在这里落成,也算是对我们这些后人的一种安慰。”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北山街97号别墅,建于20世纪40年代,系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龚文千设计并建造的一座欧式风格的私人别墅。这幢依乌石峰而建的两层别墅,瓦片坡顶,古朴典雅,现在一楼是栖霞岭社区办公室,二楼住着别墅的主人,姓龚,熟悉这幢别墅的人,都叫它龚宅。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该楼采用西洋别墅建筑结构,但又不失传统江浙民居黑瓦青砖特色;在房屋的朝向上,采用了风水学上“居室须坐东朝西”观念;外墙由块岩构砌,显得粗犷。外立面呈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整幢建筑很有设计感地依山势而筑。此楼系高级建筑设计师龚文千设计并与同学合资建造的私人别墅,是当时西湖边中西合璧式别墅建筑代表作之一。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龚文千1918年生于江苏太仓,1934年,16岁时考进杭州国立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就读于实用美术系。1946年,28岁的他回到杭州。看到当时艺专的不少教授,如林风眠、吴大羽、蔡威廉、雷圭元等,在湖畔、玉泉附近都有房子,龚文千也动了造楼的心思。(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他与同学袁力丁商量,对方也有定居西湖的想法,而且恰好在岳坟街李公祠对面(现北山街97号)有块土地。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开始了造楼工程。(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两层两开间小楼平面呈方形,在房屋的朝向上,采用了风水学上“居室须坐东朝西”观念;屋顶为少见的大坡顶,上覆小瓦;房基是用大块石材垒砌,水泥勾缝,上为砖墙;小楼的所有门窗都内凹,边为砖垛,外立面呈不规则几何图形,很有设计感地以一致的角度依山势而倾斜着。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沿着北山路往西走,和曙光路交界的地方,一幢门牌为“北山路100号”的青砖房矗立在那边。房子看上去已经老化,墙上已经布满青苔,这里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东山别墅”,爱国名将杨虎城将军曾买下此屋居住,当年曾在此和蒋介石交流过抗日事宜。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东山别墅北依葛岭,南临西湖,因靠近东山弄,故得名东山别墅。别墅为砖木结构,青砖实叠的西式楼房。坐北朝南,二层五开间,砖木结构,灰色清水砖墙。阳台设矮墙,有铜钱形装饰图案。坡屋顶,盖机制平瓦。(网络下载图片)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东山别墅占地面积7亩余,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原大门朝向北山路,门楣上有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题“东山别墅”匾额。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杨虎城将军,陕西蒲城人,是我国辛亥革命以来著名的爱国民主将领。1912年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1917年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靖国军,后又参加了国民军。他于1924年加入国民党,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先后任国民军师长、国民革命军军长,十七路军总指挥等职。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1932年“九·一八”事变后,杨虎城将军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19361212日,他和张学良将军共同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杨虎城将军被迫出国考察军事。抗日战争爆发,他即回国参加抗战,随后在上海被扣,在重庆囚禁达12年之久,19499月他和夫人以及小萝卜头等被秘密杀害于重庆。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仁寿山公园是西湖新十五景之一,仁寿山公园位于杭州植物园东南侧,占地25000平方米,因园中心一座不足百米的仁寿山而命名。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张宪墓遗址,现位于杭州市仁寿山公园内,遗存明代正德年间残碑一通,石虎一对。(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一对石虎,高约1.29米,底座长约0.93米,宽约0.47米。左边的石虎头微微有点向下歪,尾巴向右甩,慈眉善目,眉目间安详喜悦。右边的石虎头亦微微有点歪,尾巴向左甩,气度不凡,不怒自威。石虎造型朴拙,所用的石料是一般的青石。据有关专家推断这对石虎雕刻年代约为清至民国初年间。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石虎其中一只亦为2004年在北山路与曙光路交叉口东北面出土。另一只原陈列在岳庙内,位于岳飞纪念室西侧。(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关于张宪墓据史料记载:其墓位于仙姑山麓,去武穆墓仅百步许,元杭州路总管夏思忠尝立石标其处,岁久石断伏榛莽忠,漫无可考。正德十二年丁丑有布衣王天佑,偶得断碑,识其故址,遂白于当道,重为封树,并立祠墓所,建坊通衢,以崇忠荩。阅岁滋久,重又倾圮,神道碑亦不存。同治十一年升用县权仁和尉桐城吴廷康,请于大宪,再度修葺,并补立两碑,以便稽考。现墓尚完好,唯当年祠宇,久已片瓦不存,仅荒烟蔓草中尚有石坊一座,及唐皋创祠记穹碑一方,聊供人凭吊而已,直到建国初期其规模还依稀可辨。张宪墓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逐渐湮没。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张宪是岳飞部下抗金将领(?1142)字宗本。他使用的是金枪,战无不胜。岳飞部将施全被强盗董先数合杀败,张宪相救,几十枪杀败董先。只不过十三四岁。还曾在牛头山大战金兀术,削掉金兀术一个耳朵,张宪才救出宋高宗。后来,和岳飞同时在风波亭被害。被害时年不过二十几岁。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秦桧、张俊秘密收买岳飞部将中曾因过失受过岳飞惩处的王俊等人,利诱威逼其诬告岳飞谋反,诡称岳云写信与张宪,叫张宪向朝廷假报金人入寇,请朝廷仍派岳飞统兵,以夺回兵权。这些罪状没有任何根据。他们便对张宪严刑拷打,妄想追使张宪根据他们编造的谎言自诬,作为杀害岳飞父子的证据。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张宪备受酷刑,体无完肤,始终不屈。张俊最后只好自己动手,编造供词,以告秦桧,将张宪械囚至杭州大理寺,与岳飞父子对质。万俟禼,罗汝缉诬岳飞写给张宪等人的谋反信,已被张宪等焚毁灭证,遂绞杀岳飞。张宪与岳云一同斩首弃市。忠心耿耿为宋王朝奋搏一生的张宪,就这样含冤而死。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孝宗即位后,为了抗击金人,始追复张宪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赠宁远军承宣使。至此,张宪冤狱得以昭雪。景定二年,为了缅怀张宪抗击外敌的功劳和昭雪他的冤死,朝廷追谥他为烈文侯。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残碑为“新建宋张烈文侯祠记”,是2004年在杭州植物园附近施工时出土,据考证,为明朝重修张宪墓时候的碑文。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张宪墓遗物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张宪墓直到建国初期其规模还依稀可辨。但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张宪墓逐渐湮没。2004年,杭州市政府实施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修缮了张宪墓遗址,成为仁寿山公园的一处历史古迹。园内小桥流水灵动别致,各种乔木、灌木、水生植物郁郁葱葱,还有张宪墓历史古迹。在这里,自然与野趣巧浑然一体,人文与自然相映成趣。
杭州北山街(十一)栖霞岭路、张宪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