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2021-06-14 19:53:10)
标签:

章太炎纪念馆

邹容

反清

反袁世凯

抗日

分类: 有关杭州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该馆位于西湖南屏山下,紧邻太子湾公园,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环境清幽,布局具有江南园林风格,是一座集章太炎生平事迹展览、文物收藏、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名人博物馆。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章太炎纪念馆2013年秋冬重新修葺,于2014年元月重新对外开放,纪念馆设有生平事迹陈列室、真迹陈列室、学术成就陈列室三个展厅,陈列“革命先驱”和“国学泰斗”两大专题,拥有1000余件文物和2000幅资料照片。展厅通过场景还原、影景合成、变景画、电动图表加自动讲解。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大门楹联:菿汉昌言,是旧民主革命健将;泌丘高致,推本世纪国学宗师。(沙孟海撰书)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大门背面楹联:品节奇高,力挽国运;学诣深邃,启迪后昆。(楚图南撰书)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进入院内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章太炎(1869112日—1936614日),浙江余杭人。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
“刘子骏私淑弟子”等,后自认“民国遗民”。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即《革命军》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光绪三十年(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等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曾参加张謇统一党,散布“革命军兴,革命党消”言论。民国二年(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前往北京,为袁世凯禁锢,袁世凯死后被释放。民国六年(1917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在苏州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主编《制言》杂志。晚年愤恨日本侵略中国,积极赞助抗日救亡运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14日,章太炎病逝。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纪念馆坐南朝北,以原有墓道为轴线,前后贯通。建筑布局为北方四合院,兼采江南庭园的构筑手法,馆舍为明清建筑风格,白墙黑瓦,其风格融敦厚、凝重与灵秀、精致于一体。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同治七年戊辰年十一月三十日(1869年1月12日),章太炎出生于浙江杭州府余杭县东乡仓前镇。章太炎起初跟从外祖父朱有虔(左卿)学习,自称:“余十一岁时,外祖朱左卿授余读经,偶读蒋氏《东华录》曾静案,外祖谓:‘夷夏之防,同于君臣之义。’余问:‘前人有谈此语否?’外祖曰:‘王船山、顾亭林已言之,尤以王氏之言为甚。谓‘历代亡国,无足轻重,惟南宋之亡,则衣冠文物,亦与之俱亡。’余曰:
‘明亡于清,反不如亡于李闯。’外祖曰:‘今不必作此论,若果李闯得明天下,闯虽不善,其子孙未必皆不善,惟今不必作此论耳。’余之革命思想伏根于此。”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光绪十六年(1890年),章太炎到杭州诂经精舍学习,诂经精舍的主持人是俞樾,俞樾是从顾炎武、戴震、王念孙、王引之等一脉相承下来的清代著名朴学大师,撰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校正群经,诸子句读,审定文义,并分析其特殊文法与修辞,治学方法缜密,章太炎受其影响,埋头研究学问,前后一共有八年之久,期间章太炎收获颇大。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被日本侵略者打败,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刺激下,章太炎毅然走出书斋,听到康有为设立强学会,“寄会费银十六圆入会”。并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年末辞别俞樾,来到上海,担任《时务报》编务。章太炎当时的办报主张是“驰骋百家”,“引古鉴今”,“证今则不为巵言,陈古则不触时忌”。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他在《时务报》任职不久,文章也只发表《论亚洲宜自为唇齿》和《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两篇。他认为凡是西方国家的长技,都可以被中国所借鉴,并且可以作为改变成法的参考,例如举办“有益于黄人”的学会。应该“修内政”,行“新制度”,不能“惟旧章之守”,而须“发愤为天下雄”。他认为“变郊号,柴社稷,谓之革命;礼秀民,聚俊才,谓之革政。”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应该“以革政挽革命”,亦即实施政治改革。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与此同时,章太炎又编撰《经世报》《实学报》和《译书公会报》。还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上书李鸿章,企求他能把握世界的潮流实行改革。也曾跑到武昌,帮助张之洞办《正学报》,幻想借助他的实力推动维新变法。不久,维新派推动的百日维新夭折,章太炎避地台湾。他对戊戌六君子的惨遭杀戮深表愤慨;对康有为“内不容于谗构”而“见诋于俗儒乡愿者”为之解脱;对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专制骄横极为仇恨,“讨之犹可,况数其罪乎?”经历维新新政,他的“革政”思想较前又有发展。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厅名为光复堂通过多媒体投影、互动展板、创作油画等多种形式展示了章太炎先生革命一生。(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正厅上面匾额“大独必群”,章太炎早年曾撰《明独》,阐明大独与大群的关系。他说:“夫大独必群,不群非独也。”也就是说,终极的孤独反而是重新融入大众、积极入世的。离群索居不过是陷在小我中出不来,如果一个人真的要突破自我,必定是要融入大我的。廊柱楹联:革命仰先驱,岂独文章称巨子;湖山添胜境,长留楷范励来人。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内匾额:“提奖光复堂”,表达中国知识分子“提奖光复,未尝废学”的学术精神。外柱楹联:“革命仰先躯岂独文章称巨子;湖山添胜境长留楷范励来人”。内柱楹联:“维新真学问,革命大文章”。(萧娴撰书)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一进门是一幅大型浮雕“辛亥三杰”,中间是孙中山,两边是章太炎和黄兴。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第一部分 反清革命,思想萌芽。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章太炎幼时跟随外祖父读书,读《东华录》,成为了他后来走向革命道路的启蒙。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1894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整个中国开始酝酿变革的思潮,此时已经在学术上崭露头角的章太炎开始主动投身时代漩涡,参与政治运动。1897年,康有为等人发动“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从老师俞樾处得知这一讯息后,章太炎积极参与,不但寄出16银洋申请加入强学会,还奔赴上海,担任《时务报》撰述。1897年发起兴浙会。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章太炎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写了《祭维新六贤》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祭维新六贤》文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侵华等相继发生,慈禧太后等顽固派的卖国原形暴露无遗,章太炎受到极大震动。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议会上,他激烈反对改良派提出的“一面排满,一面勤王”的模糊口号,“宣言脱社,割辫与绝”,撰《解辫发》以明志。对过去设想的“客帝”、“分镇”也进行了纠正,说是“余自戊、己违难,与尊清者游而作《客帝》,饰苟且之心,弃本崇教,其违于形势远矣”。进而提出:“满洲弗逐,欲士之爱国,民之敌忾,不可得也。浸微浸削,亦终为欧、美之陪隶已矣。”接着,章太炎树起反清的旗帜,开始向改良派展开斗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章太炎在东京《国民报》发表《正仇满论》,尖锐批判梁启超:“梁子所悲痛者,革命耳;所悲痛于革命,而思以宪法易之者,为其圣明之主耳。”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第二部分,苏报案起,名满天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生,八国联军入侵。章太炎在上海剪辫明志,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1900年,章太炎发表《解发辫说》,将此文寄给海外的孙中山,发表于《中国旬报》,表明坚定的革命反清思想。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油画《章太炎》,桌上一条刚剪去的辫子。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1903年,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轰动全国的《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苏报》连续发表《读〈革命军〉》《序〈革命军〉》《介绍〈革命军〉》等文章,大骂皇帝和清政府,高呼革命为神圣“宝物”,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中华共和国”,推荐《革命军》为国民必读的第一教科书。同时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为此清政府照会上海租界当局, 以“劝动天下造反”、“大逆不道”等罪名将章太炎等逮捕。邹容激于义愤,自动投案。后死于狱中。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1906年6月29日,章太炎出狱,中国同盟会派员至沪迎章太炎赴日。他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主编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之后,章太炎提出了“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的错误口号,主张解散同盟会,并和一些立宪党人在一起,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聘任章太炎为总统府枢密顾问,他不愿常驻南京,返回上海。2月中旬,在讨论建都问题时,章太炎主张建都北京,认为“中国本因旧之国,非新辟之国,其良法美俗,应保存者则存留之,不能事事更张也”。他依恋旧制度,说“专制非无良规,共和非无粃政”,“政治法律,皆依习惯而成”,主张中央“特建都察院”,“限制元首”,地方“废省存道”,而对代议民主制则表示反对,主张“限制财产”,又以“夺富者之田以与贫民”为“大悖乎理”。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南北议和告成,袁世凯上台,章太炎幻想袁世凯“厉精法治”,“以厝中夏于泰山磐石之安”。在用人问题上,以为“同盟会人材乏绝,清流不归”。反对“政党内阁”,提出“取清时南方督抚有材名者以充阁员之选”。说什么:“汉之良相,即亡秦之退官;唐之名臣,即败隋之故吏。”主张“循旧贯”,用“老吏”。将中华民国联合会与一些小政团合并,改组为统一党,以后更与民社等并为共和党,推黎元洪为理事长。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袁世凯给了章太炎一个总统府高等顾问的头衔,不久又委任为东三省筹边使,调出北京。章太炎兴致勃勃地跑到东北去“兴办实业”,设东三省筹边使署于长春,拟《东三省实业计划书》,提出“设立三省银行,以圆易吊,使民易知”,并铸造金币。“欲铸金币,又不可不预浚金源,非开办金矿,收买金砂,不足以供鼓铸。又请开浚松花江、辽河,去其淤梗,以利交通”。还拟“组织报馆”,“设会研究”。但没有多久,宋教仁遇刺,血的教训使他猛醒过来,他沉痛地《挽宋教仁》:“愿君化彗孛;为我扫幽燕”,开始对袁世凯不信任了。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第三部分,反袁挺剑,捍卫共和。4月,章太炎托事南行。5月,他又亲赴武昌,拜谒了黎元洪,在湖北致电袁世凯,请求免除梁士诒、陈宧、段芝贵、赵秉钧“四凶”的职位。接着,由武汉到了北京,袁世凯设法笼络章太炎。525日发令“章炳麟授以勋二位”,“冀以歆动”。64日,章太炎离京来沪。而他早先提议在东北筹设实业银行的借款,财政部长梁士诒不肯盖章,章太炎“实业计划”落空,感到“大抵政府之与我辈,忌疾甚深,骂亦阻挠,不骂亦阻挠”,于是决计“辞差”,“奉身而退”。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民国二年(1913年)4月,章太炎从长春返回上海。7月,孙中山、黄兴举兵武力讨袁,章太炎却不信赖,说什么“讨袁者亦非其人”。他既骂袁世凯“用心阴挚,正与西太后大同”,又说孙中山“与项城一丘之貉”。“谓宜双退袁与孙、黄,改建贤哲,仆则承命”。以为“若为久远计,凡一政党,非有实业为中坚,即有侠士为后应,无此即不足以自树。非实业则费用不给,而政府得以利用之矣;非侠士则气势不壮,而政府得以威喝之矣”。以为总统改选,“大抵仍宜推举黄陂,必不肯任,然后求之西林”。
“黄陂之廉让,可望责任内阁;西林之果毅,可望廓清贪邪”。黎元洪(黄陂)也好,岑春煊(西林)也好,都是清朝旧官僚,民国新军阀,章太炎对这些人寄以厚望,他已彷徨歧途了。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6月,章太炎与汤国梨结婚。8月,章太炎“冒危入京师”,一方面看到“京邑崎岖,道路以目”,以为“吾虽微末,以一身撄暴人之刃,使天下皆晓然于彼之凶戾,亦何惜此孱形为”,表示不畏强暴,敢临虎穴;另一方面又以为“共和党势渐扩张,此为可熹”, “连日议员入党者,已增三十人矣,骥老伏枥,志在千里,况吾犹未老耶?”但是,袁世凯对章太炎还是不肯放松,对他加紧迫害,把他软禁起来,梁士诒、赵秉钧等还欲“捏造证据,置章于死”。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民国三年(1914年)1月,章太炎欲乘车离京,为军警所阻。7日,“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之包藏祸心”,仍被监禁。曾决意绝食,“以死争之”,自云:“不死于清廷购捕之时,而死于民国告成之后,吾何言哉!”直到民国五年(1916年)袁世凯死后,才被释放。在监禁期间,编成《章氏丛书》初编。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因为反对袁世凯称帝,章太炎在与第二任夫人汤国梨结婚后仅一个多月,1913年8月,在他入京后被袁世凯软禁了起来。他与夫人汤国黎的南北“两地书”印证了这段历史。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章太炎在日本期间的秀着“汉”字和服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章太炎书法作品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辛亥革命代表人物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谭人凤、童保暄。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龚宝铨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喻培伦、蔡济民。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邹容去世的第二年,章太炎获释出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章太炎不知道这位忘年交究竟魂归何处。时隔17年之后,他才偶然得知真相,当即偕蔡元培赶到华泾祭奠。荒芜已久的墓地百草丛生,一片凄凉景象。触景生情,众人无不热泪盈眶。这次同行的还有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司法总长章士钊、国史馆馆长张继、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孙中山秘书田桐、《民意报》主笔赵铁桥、曾任国务总理的李根源、《中华新报》总编辑张季鸾等20余人。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李根源叹息道:“邹君为革命立下巨大功勋,誉满全国,但其墓连一块石碑也没有,后世将如何看待这件事呢!”章太炎深有同感,认为邹容墓荒僻狭小,与其身份不符,建议集资修葺墓园,供后人瞻仰。此言一出,大家均表赞成,当即推定李根源、刘季平二人具体负责建设工程,又议定每人各捐一笔款项。座中人纷纷解囊,章士钊独捐200元,章太炎、于右任、李根源、田桐、张继、赵铁桥等各出100元,其他人分捐10元至50元不等,共计1800元。商定由邹容的四川同乡赵铁桥负责掌管这笔捐款的开支,暂拟在邹墓前面购地一亩,以便勒石建碑。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章太炎对旧作《邹容传》略作增删,作为邹容墓表,寄给李根源。嘱请书法家于右任书丹,再由苏州雕刻家孙伯渊刻于选定的石碑上。墓志也由章氏撰写,墓志铭则由李根源完成。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于右任书《赠大将军邹君墓表》,上面有章太炎的篆书“赠大将军巴县邹容墓”。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民国五年(1916年)6月,章太炎由北京南返。这时,孙中山也在上海,曾两电黎元洪规复约法,尊重国会;章太炎也认为“约法、国会,本民国固有之物,为袁氏所摧残”,主张维护。此后,他多次和孙中山一起参加会议,基本主张与孙中山尚相契合。8月,章太炎南赴肇庆,去看望岑春煊,更出游南洋群岛,一直到年末才回国。孙中山致电黎元洪,认为章太炎“硕学卓识,不畏强御,古之良史,无以过之,为事择人,窃谓最当”,推举章为国史馆长。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民国六年(1917年)3月,段祺瑞召集督军团在北京开会,商讨对德宣战。57日,国会讨论参战案;10日,段祺瑞组织“公民请愿团”等,包围国会,殴辱议员。章太炎和孙中山两次致电黎元洪,要求严惩“伪公民犯法乱纪之人”,“严惩暴徒主名”,“勿令势要从旁掣肘”。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67日,张勋率军北上,与段派集议,电黎“调停须先解散国会”。孙、章联电陆荣廷等南方各省督军、省长,指出:“调停战事之人,即主张复辟之人;拥护元首之人,即主张废立之人。”“叛人秉政,则共和遗民必无噍类”。又联名致电陈炯明:
“国会为民国之命脉,调和乃借寇之资粮”,“今者群盗鸱张,叛形已著,黄陂与之讲解,实同降伏”。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7月1日,张勋复辟。3日,章太炎与海军总长程璧光等在孙中山的住处秘密商议,筹划反对张勋的复辟举动。接着,与孙中山、廖仲恺、朱执信、何香凝乘海琛舰由上海启程赴广州,于7月17日抵粤。当有人询以讨逆计划时,章太炎即答以:“余此次偕孙中山来粤,所抱之希望颇大”,“讨逆之举,即为护法而起,惟不违法之人而后可以讨逆”。永丰、同安、豫章三舰抵达黄埔,孙、章一起前往迎迓。广  东  各界开欢迎海军大会,孙中山、程璧光到会,章太炎亦参加。9月1日,国民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章太炎任护法军政府秘书长,《大元帅就职宣言》就是章太炎起草的。《宣言》中说:“民国根本,扫地无余,犹幸共和大义,浃于人心,举国同声,誓歼元恶”,誓“与天下共击破坏共和者”。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章太炎认为中国应该向日本宣战。他说:“今日之势使我辈处之,唯有一战,明知必败,然败亦不过失东三省耳,战败而失之,与拱手而授之,有人格与无人格之异,则国家根本之兴废亦异也。”在日军步步蚕食东三省时,他与马相伯、张一麐、李根源、章士钊、黄炎培等,两次联合通电,批评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要求动员组织民众投入抗战,收复失地,以延国命。忧愤之中的章太炎,不顾花甲年岁,毅然北上进见张学良,代东南民众力呼出兵抗日。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1932年“一·二八”第一次淞沪战役爆发,章太炎严厉抨击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并与爱国老人马相伯联合宣言,指责蒋介石。目睹十九路军将士奋起抗日的英雄壮举,他满怀激情写下了《书十九路军御日本事》予以热情歌颂。期间,他支持夫人汤国梨参加创办战地医院的活动,救护从前线撤下来的伤兵。十九路军撤离上海后,他们将淞沪战役中死难将士,迁葬于广州七十二烈士墓。章太炎闻听后甚为高兴,他欣然撰写了《十九路军死难将士公墓表》,赞颂为国牺牲将士的英雄豪气。当他得悉冯玉祥将军率领同盟军在察哈尔重创敌人时,他与马相伯多次通电祝贺鼓励,并撰写了《察哈尔抗日实录序》,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抗日英雄的崇敬之情。在这前后,他为拯救危亡中的国家,又再次北上京华,在街头进行演讲,鼓动抗日。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对章太炎早有戒心的蒋介石,竭力想拉拢他,特别邀他去南京,想给他授个什么头衔,企图收买或软禁他。章太炎洞察其中阴谋,以病拒辞。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恰好爱国老人李根源、张一麐、陈石遗、金松岑等发起讲学,邀请已南归在沪的章太炎莅苏讲学两个月,章太炎欣然应邀答应。章太炎一生曾多次举办过这类讲学活动,1932年秋来苏州是他晚年最后一次讲学。他是想用讲学的方法,传播民族文化,以保全其救亡之志。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1933年初,根据章太炎的建议,苏州成立了“国学会”,同时创刊了由章太炎题签、陈石遗主纂的会刊《国学商兑》。章太炎还撰写了会刊宣言。宣言中,章太炎竭力推崇和提倡范仲淹的“忧乐观”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充分表达了他爱护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力主抗日拯救危亡中的国家的意愿。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1933年春季,章太炎到苏州讲学不久,伪满政府成立,日本侵略者又在酝酿策划大举进犯中国。章太炎心情激荡,无法平静,他在讲学场所,在与人交往中,大声疾呼抗日救国,勉励前方将士奋力杀敌;而对于消极沉沦的胆小怕事者,他愤而严厉谴责。对于章太炎的影响和声望,国民党政府深感惊恐。他们通过辛亥革命时章太炎与张继、章士钊、邹容等结为弟兄中的张继,转托在苏州的李根源传话,希望四人中的“大哥”章太炎“安心讲学,勿议时事”。章太炎则不顾四弟兄的金兰之谊,立即写下了《答张溥泉(即张继)书》,他以民族存亡的原则出发,向老友晓之大义,劝勉以抗日为重。就这样,章太炎不畏利诱、我行我素、坚持主见的秉性,受到当局的种种限制,诸如他的言论严禁布刊等。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尽管章太炎晚年的行为也有使人失望之处,却坚持了爱国主义晚节。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14日,章太炎病逝。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章太炎是近代中国国学大师,也是学者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但学术与政治毕竟不同,政治方面,章太炎确有他的局限,这些局限在辛亥革命及民国初年表现得很明显。章太炎的一些主张与孙中山不同,但他是一位有功于辛亥革命的伟大民主革命宣传家。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