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2021-03-24 17:46:40)
标签:

天一阁

状元厅

云在楼

章鋆

陈朝辅

分类: 浙江风景

   天一阁博物院是以天一阁藏书楼为核心、藏书文化为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面积约为34000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天一阁以其悠久精深的藏书文化、宛如天开的园林艺术、古朴典雅的古建风格及便捷优越的地理位置,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研学观光。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天一阁月湖景区介绍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天一阁博物院导游图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天一阁书画馆大门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前面是秦氏支祠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对面是月湖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天一阁书画馆位于天一阁西南侧,建筑面积1600余平方米,依照江南民居院落布局,由状元厅、云在楼、画帘堂、昼锦堂、博雅堂、南轩等六栋单体建筑构成,风格素雅简朴,书画馆内不定期展出天一阁藏历代书画精品和当代名人雅士的书画佳作。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大门西侧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大门东侧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一对石狮子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大门两边墙上的雕刻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隔扇窗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大门前檐卷棚顶,梁上木雕很华丽。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画帘堂、昼锦堂、博雅堂、南轩等名称,也都是宁波曾经存在过的藏书楼名称。历经岁月沧桑,这些藏书楼,与云在楼一样,都湮没于滚滚红尘中,只留下一个个雅致的名字,供后人瞻仰。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陈朝辅“四香居” 陈朝辅,鄞县人,居鄞城竹湖(今带河巷)。嗜藏书,筑“四香居”、“云在楼”、“桂松轩”、极林泉之胜,晚年隐退其中。藏书之富,仅次于天一阁。其子自舜精于小学,凡《字汇》、《古今韵略》诸书,有一字未经搜入者,一一为之补辑,亦喜购书,故收藏益富。(《鄞县通志》)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陆宝“南轩”, 陆宝,字敬身,一字青霞,号中条。明末清初鄞县人。建“辟尘居”于鄞城月湖畔(今桂井巷110),内设南轩书屋,藏书甚富,多善本,仅亚于范氏天一阁与陈氏四香居。后为抗击清军入关,陆宝将全部家产捐输军饷,披发遁入山林,藏书四散。全祖望在其飘零之后收拾,得其宋刻版开庆、宝庆四明二《志》及《草庐春秋纂言》,皆属海内孤本。著有《霜镜辟尘》、《悟香》等集。(《鄞县通志》、全祖望《鲒埼亭集》)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谢三宾“博雅堂”。谢三宾,鄞县人,官至太仆寺卿。辞官归来后在月湖滨(今宁波谢家巷)筑“天赐园”,其书室称“博雅堂”,收藏之富几与其师钱谦益“绛云楼”相等。清兵入关后,把书迁于密林山寨,将大册图书蘸上油,短小图书用棉花包上,一炬了之。其所藏海内珍本如宋版前后两《汉书》,虽传其后代子孙,但终于辗转流入清朝延藏书阁。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范钦“天一阁”,范大澈“西园” 大澈系范钦侄子。字子宜,又字子静。26岁跟范钦到京师,后留为塾师,补国子监生三年。37岁起七奉玺书,出使外国,进秩二品。生平酷嗜抄书,每见人有写本未传者,必苦求借之。居长安时,雇抄书人多至二三十人。尤嗜书法名画,凡唐宋以来各家名画,还有印章和外国作品,诸方搜集,足迹几遍及全国,一生网罗书法名画、印章独多。仅印章即收有四五千种。藏书之富几与天一阁相埒。晚年归乡安居鄞城西,建西园于前莫家卷,内设“卧云山房”、“宝墨斋”藏书,翻经阅史,品画评书,历二十年。当初,他常去天一阁借抄,然天一阁章法甚严,不顺其意,拂袖而回,决意遍搜海内异书秘本,不惜重金购之,充其家藏。每逢得异书而知天一阁未备者,特备酒菜恭请叔父范钦到西园,并特地把所得异书置于案上,范钦见书诧异,知其用意,默然而去。西园藏书在清初尚有残存,至乾隆年间已不可问。(《鄞县通志》) 范汝梓家藏书 汝梓为范大澈侄子,从小由范大澈抚养。好藏书与大澈相同,家藏四部典籍之富,与天一阁、西园鼎足,然早湮灭。(《鄞县通志》)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书画院建筑群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仿古建造。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门上匾额为宁波籍著名作家冯骥才所题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进入门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门厅背面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门厅背面的隔扇窗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门厅后面有一长方形水池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两侧围墙上有精美花窗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水池后面是“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状元厅系清咸丰二年(1852年)状元章鋆的厅堂,高大轩敞,为甬上之冠,后移建于此。章鋆,字采南,授翰林院修撰,历官至国子监祭酒,曾掌四川、广西乡试,充会试同考官,视学福建、广东,有雅誉。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状元厅前檐西侧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隔扇窗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状元厅前檐东侧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据资料记载,章鋆家住宁波市区“西河沿”,也就是现在海曙区西河街白衣小区位置。章鋆中状元后,还在西河沿建宅为母养老,后人称为“状元厅”,“上世纪90年代,在宁波旧城改造中,此厅被迁入天一阁,也成为章状元府保留下来的唯一纪念建筑。”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据资料记载,文宗奕皇帝登极,1851年改元咸丰元年,为庆祝他登极,1852年(咸丰二年)特地增设一次科举考试。因为这年农历逢壬子年,叫做壬子恩科。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三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在礼部贡院举行会试。三场考试结束,章鋆榜上有名,会试第一名会元的桂冠被浙江绍兴人孙庆咸夺得。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四月二十一日殿试在保和殿举行,章与壬子榜众贡士清晨入场,黄昏交卷,各房阅卷官经过两天审阅,“读卷官”评阅试卷,挑选出十份最好的卷子,排定第一至第十名的名次。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二十四日晨,咸丰皇帝听读卷官讲读前十名卷子。皇帝对章鋆的策问答卷最为满意,钦定第一甲第一名。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章鋆取得壬子恩科第一甲一名进士,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第九十名状元,他也是宁波历史上12名状元中的最后一位,是年29岁。榜眼杨泗孙;探花藩祖荫。二甲第一名传胪彭瑞毓。藩祖荫与二甲第十八名进士李鸿藻,后来都成为中国近代史鼎鼎有名的人物。前三名都是江浙才子哈!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状元厅匾额为宁波工艺美术泰斗曹厚德题写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章鋆历官翰林院修撰。四川、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学政 ,仕至国子监祭酒(最高学府校长),诰授资政大夫。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章鋆为人勤勉醇厚,颇著时誉。自咸丰壬子科章鋆大魁天下后,直至清末废科举,再也没有宁波士子在廷试中独占鳌头。所以章鋆是宁波历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冰裂纹隔扇窗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状元厅背面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状元厅后面天井有一栋两层楼的仿明代江南民居。院落内芭蕉修竹,怪石苔藓,层层漏窗,处处回廊,空灵剔透,清明幽静。这便是如今的云在楼了。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只可惜这云在楼,并非原楼迁建,只是借了个名,以此纪念消逝的藏书楼。它充当着天一阁书画馆的一部分,用于文人雅士的书画、古籍、文物的临时陈列展馆。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据说,宁波过去有一个云在楼,是明末清初宁波人陈朝辅的藏书楼,当年他的藏书量仅次于天一阁。
   陈朝辅,字平若,一字苇庵,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进士,第三甲第二百二十六名。官至监察御史,晋太仆寺少卿。著有《苇庵集》。他是鄞县人,他的住所有两处,一处在鄞州的竹湖的四香居。另一处,是挂松轩。这两个地方,都是掩映在茂林修竹、清泉石上的书香胜地。既是住处,也是藏书楼。陈朝辅在里面存放了上万卷书籍,还有卧榻,看书累了,还能静卧歇息。云在楼的藏书极其丰富,当年仅次于天一阁。陈朝辅勾结魏忠贤,叛变卖国。陈自舜自始至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父亲是陈朝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陈朝辅的儿子陈自舜(1634~1711),字小同,一字同亮,号尧山。他是黄宗羲门下“甬上十八高弟”之一,也是明代“七贤”之一。当年与周昌会、周昌时、邵似欧、邵似雍、姚胤昌、姚宇昌齐名。在全祖望的描述中,他的父亲陈朝辅尽管才华横溢,嗜书如命,却犯下重大错误。他是个汉奸,谄媚大太监魏忠贤。若不是这个污点,也许关于他的史料记载也会丰富厚重一些。与父亲不同,陈自舜为人刚正不阿,坚毅严谨。他对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深以为耻,平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陈朝辅的公子。父亲带给他的阴影伴随了他一生。然而,也因此成就了他的学术。陈自舜一生过着着隐居讲学的生活。头发花白,牙齿松动的时候,依然勤勉钻研着经书与古籍。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云在楼的匾额上写着“云在入妙”几个字,其实与云在楼也没有太大关联。它是从清代藏书家徐时栋的对联“山中云在意入妙,江上风生浪作堆”中集字而成。不同时代的藏书家,他们的性灵是相通的,挪用几个字作为注解,想来也是合情合理的。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宁波天一阁(一)状元厅     大门旁还有一副联,两浙光风三月柳,千秋功业一楼书,这是岭南梁耀明题,题在云在入妙堂门外柱联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