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2020-10-21 21:21:28)
标签:

飞来峰

龙泓洞

大白伞佛母像

大持金刚坐像

文殊师利菩萨

分类: 有关杭州
   清代袁旭《飞来峰一线天》:南戒何缘觅祖峰,山脉潜移天不动。毗沙夜半斮龙耳,掷下西方一礨空。我行逢秋日,林赤霜垂实。胡僧何年卜居此,天扉微开一线出。削崖仰刮青颇黎,佛光瞥见还易失。奇石粗沙足下生,岩腹疑有山灵撑。山囚铁锁木石精,风出空穴时一鸣。坤乾雷硠刬复成,千年崩石藤为縆。赤箭青芝不可名,猿呼游人谷自应。偃松往往盖一亩,老父夜系青羊行。日欲落兮山罅合,天光佛䯰交冥冥。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龙泓洞的另一洞口。佛教石窟造像作为特殊的艺术形式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我国,石窟造像艺术也随之得到了发展和传播,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都是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佛教艺术结晶。(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飞来峰石窟造像开凿于唐末,历经五代、宋、元三个造像高潮时期,是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也是我国东南最大、最著名的窟龛造像群。随着时代的变迁、多民族的融合,飞来峰石窟造像艺术逐渐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世俗性。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唐末五代,佛教经历后周世宗的灭佛事件以后,北方的佛教造像艺术趋于衰落,大批匠师纷纷南下,四川和江浙一带造窟、建寺成风,我国的佛教造像艺术的中心不仅由北向南转移,而且佛教艺术的风格也由唐代的瑰丽饱满向世俗化的方向转变。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龙泓洞口前的小山峰山的造像。地处江南的杭州是当时吴越国的都城,在吴越国帝王的治理下,“崇信释教,前后造寺庙无数”,掀起了第一个造像高潮,环绕西湖的烟霞洞、石屋洞和将台山都留存着五代时期的佛教造像。此时灵隐飞来峰遗存的石刻造像相对较少,青林洞镌刻有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铭文的“西方三圣”组像为飞来峰现存历史最早的造像。西方三圣中的阿弥陀佛身着半披肩袈裟,偏袒右肩,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头戴宝冠,三造像的头光和身光均为双圈焰纹,莲座下为高束腰须弥座,衣纹线条简洁,雕工精细。这个时期佛教造像的艺术风格具有“上承唐代,下启宋元”的特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菩萨坐像,位于一线天前凸出的岩石上,坐南朝北,龛是方形,高98厘米,宽88厘米,平顶。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龛内圆雕菩萨坐像一尊,龛的顶部已有裂痕,坐像也有残缺。菩萨坐像高78厘米,青年女相,头戴宝冠,身躯端直,挂璎珞,披薄纱,帛带围绕。座23厘米,座的左侧放置经盒一只,左手斜倚在这只经盒上,双脚赤裸,右脚登在座上,左脚下垂,踏在一朵高7厘米的莲花上,身后未见背光。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龙泓洞外山的边缘。飞来峰石窟造像主要分布在青林洞及其洞口、洞内和西侧悬崖,龙泓洞北侧石壁,玉乳洞和冷泉溪南岸。造像主要以罗汉、“西方三圣”和观音菩萨为题材,尤其以罗汉造像最多。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山的这边。元代造像是飞来峰继两宋以后的最后一个高峰,此时造像不仅体量较大,数量多,更具有“显密并陈,汉梵并举”的特点,其原因与当时元朝对江南特殊的统治政策有关。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抵达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采取了军事上的严密控制以及安抚民众、笼络贤士的措施,在宗教管理上把藏传佛教提升到了极高的地位。如在杭州设置僧佛管理机构并派驻藏传佛教僧人,统领江南佛教事务;改宫为寺;刻印经书、开窟造像,为皇室信众祈福。据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记载:“时江南释教都总统永福杨琏真加自至元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恢复佛寺三十余所,如四圣观者,昔之孤山寺也。弃道为僧者七八百人,皆挂冠于上永福寺帝师殿梁间,而飞来峰石壁皆镌佛像。”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在通天洞口外有一龛大白伞佛母像,元代。龛高235厘米,宽160厘米,其龛楣刻有“一切如来顶髻中出大白伞盖佛母”几个汉字及一行兰札体梵文。而这一行梵文的内容由于字迹有些模糊似乎鲜见有人提及。藏式造像,莲座下无低坛。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大白伞佛母像,像高154厘米,头戴宝冠,上身赤裸,全跏趺坐于仰莲座上。佛母左手当胸持伞盖,手掌前半以及伞盖柄下部残。连珠腰带下配珠串状饰物。灵动飘飞的帔帛、腿部衣纹的表现手法等都体现出了汉风的濡染。(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大白伞佛母像下面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共成佛道  民国廿三年春时轮金刚法会圆满日  湖北江陵萧止因题”为民国时期的商业巨子。萧止因(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金刚萨埵菩萨像,像高1.52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金刚萨埵坐像,元代。藏式造像,莲座下有低坛,前凿一层石级。金刚萨埵三目,张口露齿,眉毛纠结。左手持金刚铃置腿上,右手当胸捧羯摩金刚;探右足、足尖踏重瓣覆莲台。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民国十二年秋吴江……佛灵隐……重题记……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咸丰乙亥孟秋 息羽听经 天台曹寿人题”曹寿人即曹抡选(18011871年),字德辉,天台人。诸生。工诗,善作行草、大小籀隶,尤喜书擘窠大字。(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没看明白(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来救众生  时在丁已仲夏叶之孙题”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没看懂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山水乐……”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本不见水□故乡乃秋少飞来峰”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看不清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上面一座观音像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通天洞一线天东侧,观世音菩萨坐像,像高0.84米,左脚上屈右脚盘,元代。这个观音是男相,早期的观音有男相也有女相。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这尊观音坐像高84厘米,头戴化佛宝冠,方颐圆脸,长耳下垂,双眼平视,嘴上有胡须,脸色苍老,形象威武,显然是一中年男子的形象。双肩披帛,胸前挂璎珞,双肩上垂着宽阔的帛带,手腕钏,右手按膝左手掌心向上。手摊在脐前,右脚上曲,左盘脚,赤脚露趾,右肩倚右膝上,左手掌平放在左腿上,倚坐在岩石上。观音坐像下的岩石,凿成云头或浪花的形状,下垂的帛带覆盖着云头或浪花上端。(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29龛,大持金刚坐像。大持金刚坐像位于飞来峰通天洞一线天外悬崖上,座东朝西,龛形纵长,高1.73米,座宽1.40米,平顶,两侧无边框。莲座平面呈内侈外敛的梯形,前凿一截石级。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龛内圆雕菩萨坐像一尊,完整,高1.29米,头戴尖顶宝冠,宝缯飘扬,方颐圆脸,双眼圆睁,眉间有白毫相,长发披肩,耳垂珥珰。上身赤裸,胸挂璎珞,双手皆戴钏。左手握金刚宝铃,右手捏金刚杵,在胸前交叉合抱。全跏趺坐式,吉祥坐。赤足露趾,坐仰莲上。仰莲座高0.48米,宽1.35米,上缘饰有连珠纹一圈。身后有素面头光和身光。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一线天龛号30文殊师利菩萨,高160厘米,位于通天洞口外东侧悬崖,“一线天”三字的左侧,像高1.6米,元代。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青年女相,头戴五佛冠,宝缯飘扬,上身裸,披帛带,挂璎珞,双手戴钏。身体呈明显的s型扭转,形体健壮,右手高举长剑过头顶,左手当胸持上置梵夹(即贝叶经)的莲花,挥舞的手臂与扭动的胸部强调了一种力量感。剑和梵夹是密教文殊菩萨的特殊幖帜,右手持剑,横断上空,象征智慧之剑斩断一切执著和缠缚。延伸到左耳边之花上有代表般若经之经箧,象征所有智慧来自般若经典。此像系藏传佛教的黄文殊造型。(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一线天三字隶书,年款为“道光十七年(1837)九月丙子朔丁酉……”。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山灵水秀”、“名山胜境”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上面的字是“无量寿佛”,下面是“云山佛境”(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031龛无量寿佛像。位于通天洞“一线天”崖记左侧,龛形纵长,高171厘米,宽135厘米,平顶。龛内圆雕阿弥陀佛坐像一尊,仰莲座右侧残缺。
   无量寿佛(在汉传佛教中无量寿佛与阿弥陀佛为同形异名)是飞来峰佛部像的第一大题材。反映了当时人们信仰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到了元代施造无量寿佛,既有“祝延皇帝圣寿万岁”之愿,也有“祈保自身世寿延常”之意,故此无量寿佛的数量占了佛部造像的半数以上。
   无量寿佛坐像高132厘米,中年男相,头部高肉髻,螺发,肥头大腮,长耳垂肩,双眼微睁,容相慈祥,着通肩袈裟,袒露胸腹部,双手相接平置脐前,作弥陀手印,全跏趺坐式,双脚赤裸,先以左趾抵右股,再以右趾压在左股上,作吉祥坐。仰莲座显得十分肥胖,莲瓣五,上端被阿弥陀佛下垂下来的袈裟所覆盖。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通天洞口“佛国”二字上方,像高1.92米,元代,结跏趺坐于高莲座阿弥陀佛像。坐南朝北,龛呈方形,高226厘米,宽206厘米,平顶,龛内圆雕阿弥陀佛坐像一尊。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中年男相,头部高肉髻成锥形,螺发,肥头大腮,长耳垂肩,双眼微睁,容相慈祥,着通肩袈裟,袒露胸腹部,双手相接平置脐前,作神宗手印,全跏趺坐式,双脚赤裸,先以左趾抵右股,再以右趾压在左股上,作吉祥坐,有素面头光。仰莲座显得十分肥胖,莲瓣五,上端被阿弥陀佛下垂下来的袈裟所覆盖。
   龛下有一碑刻“作客廿四年,游湖十七度。山水有知音,聊以契吾素。民国丁邓冬闽潘伊 铭撰 命男十龄童 寿书。”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佛国”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龙泓洞口石壁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看不太清:□□□……雨将去杭州与沈景随  人骥丁丙谭戏 吴恒祠宿灵隐话别明日山僧东□道……庐元铺……观宋元题名记此时□乙丑十月七日。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边嘉庆年间题“□岩环翠画,玲珑似飞云。苍碧空一绿,天开观妙相。冷泉□统……万壑拓涛。曲径通飞崖,绝□法□□。江南胜境多,游揽天下石。”
   右边“是真净土  □南龙豒农。”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苏子容、李端臣、苏浩然、彭知权、苏及之、曹潜夫,熙宁丁巳六月初九日游。”据宋代史料可知,是年正是苏颂离杭赴京,奉诏修仁宗英宗实录之时,此题刻应为留别之意。苏子容,即苏颂。北宋中期宰相,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和药物学家。此时为北宋熙宁十年(1077),苏颂为杭州知府,但即将赴开封任职,与好友李端臣、苏浩然、彭知权、苏及之、曹潜夫等同游西湖灵隐。李端臣,名彦弼,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受元祐党争牵连,被贬桂林。苏浩然、彭知权、苏及之、曹潜夫等人待考。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杨景略等题名:杨景畧胡宗师范峋黄颂彭汝砺王祖道林希元丰己未七月十三日游灵隠洞。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到此神仙  江南泰州……看不太清楚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杭州飞来峰(四)龙泓洞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