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2020-07-16 08:22:16)
标签:

胡雪岩故居

融冬院

胡雪岩故居修复

水榭

杂谈

分类: 有关杭州

   胡雪岩故居回旋的明廊暗弄、亭台楼阁、庭院天井、峭壁假山、小桥流水、朱扉紫牖、精雕门楼,使人仿佛进入一个大大的迷宫;而百狮楼、锁春院、怡夏院、洗秋院、融冬院、延碧堂、载福堂、和乐堂、清雅堂无处不奇;木雕、砖雕、石雕、堆塑、彩画则无品不精。故居内还有董其昌、郑板桥、唐伯虎、文征明等名家的书法石刻作品,轿厅内的两顶做工考究的红木官轿很是值得欣赏一番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走过明廊暗弄,看到的这个小楼叫融冬院。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从暗弄出来,是一个小天井。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胡雪岩故居中也有一年四季,分别是锁春院、颐夏院、洗秋堂和融冬院。不同于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胡雪岩故居的四季以楼阁为主。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融冬院,俗称“花厅一”,原来胡家吃饭的地方,现在改成了图片陈列室。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融冬院,这座三开间的二层小楼是胡雪岩一个姨太的住所。除了正房妻子,胡雪岩一共有十二位姨太。较得宠的六位姨太独自居住在各自的小楼,而余下的六位姨太则住在被称为“集体宿舍”的和乐堂。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天井上方,徽派建筑,高而狭小的天井。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进入陈列室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陈列室内介绍了胡雪岩故居的历史沿革和胡雪岩的一生(网络下载图片)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东部的元宝街,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胡雪岩事业的颠峰时期,当时豪宅工程历时3年,于1875年竣工。落成的故居是一座富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又颇具西方建筑风格的美轮美奂的宅第,无论是从建筑还是到室内家具的陈设,用料之考究,堪称清末中国巨商第一豪宅。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胡雪岩故居建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5815平方米。历时3年建成,耗资估计50万两白银以上(当年单是堆砌芝园内的假山,据说就耗银10多万两),落成时有主要建筑二十余座。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花厅4(洗秋堂)二楼轩棚木雕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1885年,故居落成仅仅10年,胡雪岩在穷困潦倒与忧惧中离开人世。1903年,胡家以区区10万两白银将豪宅抵债给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煜,后又转让蒋家,几易其主,历经沧桑。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1950年代开始,胡雪岩故居先后被工厂、企业单位、学校和民居占用。1999年初,杭州市政府决定重修胡雪岩故居,仅东部的和乐堂与清雅堂,就动迁搬出135户居民。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为重现胡宅旧貌,修复工作组召集了几十次座谈会寻求线索,并向社会公开征集历史资料。从社会上收集到的老照片,不少就是曾住在胡宅的人们所拍摄的。从杭州市话剧团周才里送来的照片上,可以看见在小青瓦屋檐和拱桥栏杆的掩映中,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山峰,旁衬一瘦高石笋,风格独特,不同于苏州的园林假山。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在所有的线索中,最为珍贵的要算从意大利学习建筑归来的留学生沈理源1920年绘制的“胡宅平面实测图”,以英尺为单位的“平面图”上,大到胡宅坐落的准确位置,小到园林里一座小桥的走势都一一列出。不仅胡宅格局与尺寸比例一目了然,而且还可以看出假山分布的全局。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1920沈理源测绘的胡雪岩故居平面图和相关图照,成为当今修复的依据和指南。一一按图纸,敲出了被封死的圆洞门,凿出了被封存的砖雕,挖出了被填平的池塘,撬出了被泥掩的青石板。全面考古发掘,地面都打开。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胡雪岩故居内的假山石瘦、皱、透俱全,在杭州很有名气,可惜在漫长的岁月中已渐渐散失。整修工作组请来苏杭两地假山工匠各造假山一座,实物对比之下,认定杭州人的作品更接近胡宅的风格,才全部采用了杭州师傅的作品。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胡雪岩故居的修复是严格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按原样、原结构、原营造工艺、原使用材料、修旧如旧的要求来恢复建设的,因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修复后的故居,基本再现了120多前胡雪岩故居历史的风采。2001120日,胡雪岩故居经过500多位工人16个月的日夜施工后正式对外开放。故居经过测绘、考古、设计和维修,总计耗资6亿元左右。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清道光三年(1823年),胡雪岩出生于安徽省徽州绩溪县湖里村,幼年时候,家境十分贫困,以帮人放牛为生。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胡雪岩12岁那年,父亲病逝。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13岁的胡雪岩开始就孤身出外闯荡,先后在杭州杂粮行、金华火腿商行当过小伙计,到杭州“信和钱庄”当学徒。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就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19岁的胡雪岩被杭州阜康钱庄于掌柜收为学徒,于掌柜没有后代,把办事灵活的胡雪岩当做亲生儿子。于掌柜弥留之际,把钱庄悉数托付给胡雪岩。这所价值5000两银子的钱庄,堪称胡雪岩在商海中的第一桶金。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并做情报工作,常将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报告左宗棠。备受欢迎时,官居二品,赏穿黄马褂。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光绪八年(1882),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企图垄断丝业贸易,惹怒外商,联合拒购华丝。又因海关海运操于外人之手,不能直接外运。次年夏,被迫贱卖,亏耗1000万两,家资去半,周转不灵,风声四播。各地官僚竞提存款,群起敲诈勒索。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关门倒闭。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胡雪岩从一个钱庄学徒到一个富甲天下的巨贾,其原因与他的“厚”与“真”不无关联。然而,巨大的成功和财富,又可能使人热昏了头脑而变质。看胡雪岩故居如此赛王侯的奢华,挥金淫逸,纵情声色,已经种下败落的种子。果然,豪宅建成后仅仅10年时间,胡雪岩便因为经营失败,家资罄尽,死于忧惧与潦倒。有道是“富不过三代”,胡雪岩连一代也没有富到头。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胡雪岩捐助虎跑寺的铜钟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从历史大背景看,胡雪岩的衰败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以“红顶商人”谓之,就明白道出了他的致富途径乃是官商之间的权钱勾结,这即使胡雪岩能够迅速堆积起如山的财富,又使他不可避免地卷入肮脏的政治漩涡。胡雪岩正是在李鸿章与左宗棠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中成了一个牺牲品。加之,处于19世纪中后期,西方殖民者已经打开中国大门,胡雪岩受到强大洋商们的挤压,其失败也属必然。他的衰败更增添了几分时代悲剧色彩。留连胡宅,不禁感慨系之。每一个游客从它的窗光水影里,从不同角度,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东西,政治的、经济的、文化艺术的,留给人们许多有益的思考。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金丝楠木雕花构件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胡庆余堂的资料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朱镕基总理于20025月考察杭州胡雪岩故居后题词:见雕梁砖刻,重楼叠嶂,极江南园林之妙,尽吴越文化之巧。富埒王侯,财倾半壁。古云:富不过三代。以红顶商人之老谋深算,竟不过十载。骄奢淫靡,忘乎所以,有以致之,可不戒乎?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融冬院东侧融冬院是两层建筑。胡家如果两层的,只有二楼才会安排作为卧室,因为杭州地处江南,屋里比较潮湿,像讲究一点的人家都会用二楼作为卧室,更加干燥点。(网络下载图片)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融冬院东侧是一个花园庭院虽不大,但造园手法高超,依然给人清雅的感受。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花园南侧是高高的围墙,围墙外面是元宝街。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紧靠围墙的水榭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这里是家庭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又是至亲好友以琴棋书画相聚之处,需要有温馨的气氛和幽雅洁静的环境。因此,主人和匠师倾注了高度的文化艺术之情来精心构思、营造。通过叠山理水、植树栽花,创造自然环境之美。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庭院空间尺度较小,建筑轻盈,廊、榭、假山、水池等都是接近人体的比例尺度。庭院布置得体,绿化组合巧妙,整个空间灵巧,景色秀美,使人感到格外亲切宜人。成功地实现了人、自然、文化艺术和环境的结合,成为全宅中最具生活气息、最幽雅安静、最受人欢迎的居住生活空间。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花园北面的长廊,中间小门过去,那边是楠木厅。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走近水榭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西边的建筑是融东院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再往东走是颐夏院
胡雪岩故居(二)融冬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