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2020-08-07 08:31:26)
标签:

晴雨亭

影怜院

冷香院

御风楼

荟锦堂

分类: 有关杭州

   胡雪岩故居中的山水华章。碑廊,石栏,曲桥,碧池,水中亭,影怜院,御风楼,步步为景,处处显胜。阁外平池,池中鸳鸯,池上红桥,池畔重柳。远处楼阁,近处回廊,都挂着寿庆的灯彩,倒影入池。镜中有镜,影中有影,疑真疑幻,全不分明了。 史书记载的芝园胜景,如今重现人间。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从晴雨亭往前看,游廊到达“冷香院”,也就是最高处御风楼的西侧。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御风楼是当时杭州城内的制高点,建于清同治11年。登临其上环顾四周,可将芝园美景尽收眼底,是观景拍摄的最佳去处。上面叫御风楼,下面叫会景堂;东面叫“影怜院”,西面叫“冷香院”。下面是一组大假山。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从游廊上来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到达冷香院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冷香院西侧有一小门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冷香院位于荟锦堂的西侧,是一座三开间的小楼,因进深只有1米 多,所以其楼上,楼下并不具备任何实用功能,它的功能仅是和影怜院起到对称的作用。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进入冷香院小门,透过门缝往里看。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冷香院,进深只有一米,两侧都是蓝色玻璃的隔扇门。也很奢侈的。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冷香院背面(南侧),与宅内其它建筑一样豪华。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冷香院南面是一个天井,里面有很多假山石。西南角(整个故居的西南角)有一建筑。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进去后发现是一个可进入大假山的洞口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冷香院东侧与御风楼之间有一石阳台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沿着冷香院前面的假山,登上石阳台。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石阳台上看清雨亭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我看到在胡雪岩故居有三个石阳台,一个在洗秋院与颐夏院之间个花园里;一个在西四方厅北侧的假山上。这个是体量最大的。在这里不光可以晒太阳、乘凉,还可以看风景、看戏。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石阳台全貌。两根青石亭柱从高处落脚在池水边,悬空兀立,别有情趣。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与“影怜院”相邻的是荟锦堂,楼上称御风楼,据说也是当时杭州最高的居民楼宅了,可南望钱塘江,北望武林门。此楼是全园的制高点,站在楼上全园的景色尽收眼底。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站在荟锦堂上,可以看到对面的延碧堂。每逢有戏班子来表演,胡雪岩就坐在这荟锦堂上,居高临下欣赏。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荟锦堂前檐柱楹联:正燕子新来,繡簾高揭;又海棠开了,锦幄初温。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荟锦堂内,荟锦堂取聚集美景的意思。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荟锦堂的东侧是一座四开间,坐南朝北的横长精舍,名曰“影怜院”,取“顾影自怜”之意。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影怜院前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影怜院正中两间为落地隔扇,东、西两间为和合低窗。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影怜院的厅内,装饰有英国人送给胡雪岩的两面大镜子,以及仿造的当时日本定制的水法塔灯。影怜院是胡家举行家庭舞会的地方。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影怜院的室内不设分间,在东、西两侧的山墙各嵌一面金边大镜,两面大镜相互激映,在视觉上使影怜院室内空间延伸得很远,给人一种非常宽敞、通透的感觉。居中还悬挂着313层的流苏水法塔灯,与两侧的金边大镜相互映照,别有一番情趣。当微风摇曳,流苏灯迎风轻舞,整个芝园都能听到琳琅之声,很是悦耳。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影怜院后门(南侧)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影怜院后门与前门设置相同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一个狭长天井有假山石及花卉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南面围墙是镶有碑刻。倪象占兰花图碑。清代刻石,太湖石质,共5石,每石高69厘米,宽33厘米,石阴刻兰花图,上方刻作者题记,书体为行草。5石碑面略风化,多字泐损。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天井西侧假山石处有洞通下面的大假山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影怜院西侧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延阶梯下去是游廊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墙面上有一些碑刻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右上。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王羲之《节日帖》:廿日羲之顿首:节日感叹,深念君,增伤。灾雨,君可也。
   王羲之《行穰帖》: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
   王羲之《七月帖》:七月一日羲之白:忽然秋月,但有感叹。信反,得去月七日书,知足下故羸疾问。触暑远涉,忧卿不可言。吾故羸乏,力不具。王羲之白。

   左上。王献之《中秋帖》: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原为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割去二行,现仅存三行二十二字。
   王献之《送梨帖》: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
   王献之《东山松帖》:新埭无乏东山松,更送□百。叙奴□已到,汝等慰安之,使不失所。船□□给,勿更须报。
   王珣的《伯远帖》: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右下。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左下。欧阳询《卜商帖》:卜商读书毕,见孔子。孔子问焉,何为于书。商曰,书之论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离离如参辰之错行,商所受于夫子者,志之于心,弗敢忘也。
   欧阳询《张翰帖》:張翰字季鷹,吳郡人。有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之爲江東步兵。後謂同郡顧榮曰:天下紛紜,禍難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難。吾本山林間人,無望于時。子善以明防前,以智慮後。榮執其(疑缺“手”字)愴然,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鱸魚,遂命駕而歸。
   有瘦金书题跋一则,曰:“唐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书张翰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智永亦复避锋。鸡林尝遣使求询书,高宗闻而叹曰:“询之书远播四夷。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虚誉也”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右边上下。褚遂良《倪宽赞》: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纪。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孝宣承统,纂修洪业,亦讲论六艺,招选茂异,而萧望之、梁丘贺、夏侯胜、韦弘成、严彭祖、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将相则张安世、赵充国、魏相、丙吉、于定国、杜延年,治民则黄霸、王成、龚遂、郑弘、召信臣、韩延寿、尹翁归、赵广汉、严延年、张敞之属,皆有功迹见述于世。参其名臣,亦其次也。臣褚遂良书

   左上。唐柳公权《蒙诏帖》:公权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

   左下。唐朝怀素草书《论书贴》: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今)名,后来足可深戒,藏真自风发。近来已四岁,近蒙薄减,今所为其颠逸,全胜往年。所颠形诡异,不知从何而来。常自不知耳,昨奉《二谢》书,问知山中事有(?)也 。
   杨凝式《韭花帖》:昼寝乍兴, 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七月十一日。状。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右边上下。颜真卿《自书告身帖》:敕:国储为天下之本,师导乃元良之教。将以本固,必由教先,非求忠贤,何以审谕?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立德践行, 当四科之首; 其品德操行, 四科均优,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忠谠罄於臣节,贞规存乎士范,述职中外,服劳社稷,静专由其直方,动用谓之悬解。山公启事,清彼品流;叔孙制礼,光我王度。惟是一有,实贞万国,力乃稽古,则思其人。况太后崇徽,外家联属,顾先勋旧,方睦亲贤。俾其调护,以全羽翼,一王之制,咨尔

   左上。接右下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兼之。  可令其任太子少师,依前充礼仪使,散官勋封如故。建中元年八月二十五日  奉 敕如来右牒到奉  建中元年八月二十六日  告光禄大夫太子少师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

   左下。接左上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奉敕如来右牒到奉 行  建中元年八月二十八日下     蔡襄题跋:鲁公末年告身,忠贤不得而见也。莆阳蔡襄斋戒以观,至和二年十月廿三日。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御风楼下是一座假山溶洞,由参与建造杭州灵隐寺和飞来峰的嬴吉尼师傅建造而成。假山内的溶洞是目前全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人工溶洞,可一次容纳上百人进行参观,格外宏伟。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据记载当时胡雪岩认为原来所堆的假山太呆板,请了当时名满京师的造园名家伊芝重新设计,伊芝几易其稿都不能使胡雪岩满意,后来经一仙人指点去灵隐寺前飞来峰住了1个月得到了灵感,设计了现在的这座假山的图纸,终于让胡雪岩满意,又请了杭州的工匠魏实甫、冯凝、程欢、蔡荣庄四人负责叠造,历时两月完成,其中的假山溶洞堪称国内最大的人工溶洞。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据说当年光芝园的假山就值10万银两,整个胡宅不下300万两,成就了我国江南晚清一处私家豪宅,其精美简直就是一所民间工艺珍宝馆。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这座假山,以及假山上面的建筑,不但是整座故居的最高位置,而且据说,也拥有当年的众多第一。假山上的御风楼,据说是当年杭州城内最高的建筑。在它旁边的影怜院,则是当年国内最大的舞厅。而怪石嶙峋、巧夺天工的假山内,曲曲弯弯的溶洞,依然还保持着国内现存最大的人工溶洞的头衔。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据说假山高度达16米,而且看似不经意的假山之间还隐藏着一座目前国内最大的人工溶洞,在大假山的下方,依次设有“悬碧”、“皱青”、“滴翠”、“颦黛”4个小溶洞,其风格分别与“瘦”、“皱”、“漏”、“透”四个字暗暗相合。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沿着假山前的小路走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进入洞中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清代延君寿赠张晋诗:如墨春雾不放晴,梅花新落水仙清。……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好像是米元侗的诗,只看清一句“吹破红尘十丈空”。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董其昌书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晋杨欣书法《移屋帖》:既移屋近西墙微援里地成大寛援里起小三架。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   郑板桥书刘禹锡诗《李愿归盘谷序》中的部分:尝读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愿不过于主上者,犹能坐茂树以终日,子瞻中大科,登金门,上玉堂,逺放山谷之间,权臣忌子瞻为宰相耳。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三二十年富贵功名转盼成空。何不一笔勾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虽未得到如来地,亦可以骖驾鸾鹤,翱翔三岛,为不死人。何迺胶柱守株,待入恶趣。昔有人问师佛法在什么处,师曰,在行住坐卧处,吃饭着衣处,没理没会处,死活不得处。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实在看不出来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芝园东侧,进来的地方。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网络下载图片)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绾露,碑廊的起点。(网络下载图片)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绾露门口

胡雪岩故居(十一)御风楼、影怜院绾露与延碧堂前平台有小桥连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