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

(2020-05-18 14:15:51)
标签:

镇江南山

读书台

增华阁

文选

绍明太子

分类: 江苏风景

   镇江昭明太子读书台位于南山招隐寺。相传为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读书之处。嘉靖年间重建,长方形,壁间嵌砌有明嘉靖间所镌昭明太子像、邓撰《读书台铭》,佥都御史陈察撰《重建昭明太子读书台记》及乾隆觉罗雅尔哈善书“读书台”额等。1982年公布为镇江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济祖殿靠读书台侧有一小门。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有一狭长天井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院内还有若干碑刻,是1979年翻修读书台的时候,在地下挖掘出来的。都很珍贵。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重修招隐寺记》碑,嘉庆32年。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重修鹿泉寺并建玉蕊仙踪堂记》,明万历29年的。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城市山林”为宋朝大书法家米芾题写,后人临摹。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龙、凤、荷花雕刻。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蝙蝠雕刻,象征多福。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   唐朝刘乾的《招隐寺赋》:其始穿竹田以行崎岖,诘曲十馀里而后至。草木幽异,猱猿下来,空谷无人,水流花开。寺门东向,趾古构新,茅茨接於碧瓦,画墙见乎苔侵,青山澹乎吾虑,潭影空乎人心。噫予何来之晚也!寺之东南,山气森肃。泉名「虎跑」,石泓万斛,色若渍蓝,声如戛玉。下注三坎,雷奔雪触,悬崖赴壑而不危,附川到海而气足。呜呼奇哉!古人之文,流出肝肺,混混而不竭者,甚有似於斯,而今也不在於仆。旧闻有昭明太子,此曾养晦,读书於此。安得起九原而与之言哉!忽然天风吹衣,林木清啸,仙邪鬼邪,万窍叫邪。客有五人者,携壶促子,披上征,求所谓读书台而吊之。立孤峰以展眺,探古洞而搜异,拂藓文之半封,怅石章之灭既。冉冉以闲飞,松々而晴吹,惊怪木之如龙,悦鸟语之禅味。悟我生之无始,卑佛书之揭谛,假使昭明之犹在,将谓此语之不易。彼既与未死而俱往,吾故乘元化而再至。台之上兮多月明,台之下兮古道不可行,茅山青兮练湖平,美人不复兮我心知萦。遂与客蹑,缘鸟道,踞磐石而坐焉。烟霞极目,其平如席,残阳一片,万屋露脊。参苍间赭,如画如织,阅大块之文章,叹斯游之奇迹。已而悲风凄其四起,暝色合乎寒城,客待予而俱返,别遣谢乎山灵。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招隐山建筑年表、捐助人姓名。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悠然夜台消遣住……僧念其功德愿请……残缺不全。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招隐山新建济祖殿记》清朝李丙荣撰,苏涧宽书。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残缺不全了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读书台东北侧墙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墙上镶有一碑刻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清副贡丁君妻刘孺人圹铭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读书台背面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读书台西南墙上也镶有二块碑刻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重建招隐坊记》清朝李丙荣撰,苏涧宽书。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明代邬绅的有关招引寺的诗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继续往上走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上面是增华阁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   因为招隐寺四周环山,在半山腰中建起,远离尘嚣,当年邵明太子决定在此建两座楼,一座读书台,另一座便是增华阁,楼与楼之间用天桥相连接。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现在游廊的墙壁是“萧统画廊”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南兰陵人》,萧统祖先于西晋末永嘉之乱时南迁,世居南兰陵(今江苏丹阳)。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生于襄阳》,萧统之父萧衍曾任齐雍州刺史,镇守襄阳,萧统诞生于此。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立为太子》,天监元年萧统被立为太子。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聪慧好学》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助理朝政》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爱才纳士》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编纂诗文》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俭朴忧民》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蜡鹅事发》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英年早逝》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刚才就是从这个门进来的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增华阁原是南朝文学家梁太子萧统读书之处,萧统在此居住了11年。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   增华阁。始建于南朝梁普通元年(520年),原位于山顶,久废,后移至山腰今址。南朝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编纂完成了我国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此阁为1998年重建。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   当年昭明太子引纳天下才学贤士云集于此,读书谈心,编选文章,使这里一度成为南朝文坛的中心。特别是他博邀明贤,广览博集了上自周代、下至梁初一千余年间的129位著名文人才士的典籍文章,编篡成中国最早的文学选集 -《昭明文选》:总共洋洋洒洒三十卷的文选稿本,成为梁太子和增华阁在中华历史长卷中留下的最出彩的墨笔。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大门楹联为:景仰古贤风,此地得江山之助;熟精文选理,斯人与翰墨为缘。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增华阁内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邵明太子编辑图书的彩色瓷砖壁画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增华阁内两侧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南侧间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介绍《文选》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文选序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文选的代表性版本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北侧间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东宫十学士、东宫新置学士、刘勰画像。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文选名篇选介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

镇江南山(十一)增华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