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2019-12-29 23:15:27)
标签:

采石矶

太白楼

太白堂

李白纪念馆

彭公祠

分类: 安徽风景

   李白纪念馆,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矶风景名胜区内,成立于1959年。纪念馆珍藏明清以来国内外各种版本李白集40多套,其中善本集7套,藏有明代以来各种书画作品700多幅,历代文物数百件;并设有李白研究资料室。李白祠陈列高2.2米的李白楠木雕像一尊。1986年,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将太白楼旁一组清代建筑群改建为李白纪念馆陈列室,纪念馆包括太白楼、李白祠、清风亭、太白堂、同风阁、骑鲸轩、仙侣斋、松云居、叠翠楼、吟香馆等展厅和碑廊、沉香园等景点,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1986年马鞍山政府在太白楼东侧原彭公祠旧址上,修建了李白纪念馆,内有太白堂、翰林村、叠翠楼等访古建筑,陈列着各种版本的李白诗集,历代名人咏怀李白的诗词、楹联、碑刻、绘画等。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据采石旧志载,彭公祠屋宇宏伟,气象轩昂。大门外有石狮一对,高约2米,庄严威武。大门两侧各设一小门,门楣题额为“江涛涌雪”、“山势凌云”。入内即见“东南砥柱”四字匾额,为两讲总督曾国荃题。两廊下匾额甚多,如“军民感戴”、“天鉴孤忠”等等,大多为彭氏门生所题。登上数十级石阶,步入殿堂,中供一座祭坛,坛上设有木龛,龛中立有彭玉麟牌位,高约三四尺,上书“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一等轻车都尉谥刚直彭公讳玉麟之神位”。牌位前是大理石香炉,炉径一尺余,高约七八寸,色泽艳丽。殿堂内横匾众多,大都是歌功颂德之作。两壁悬有“忠、孝、节、义”四个木框。由殿后拾阶而上,有平房三间,为储放祭器之所。再后有滴翠楼、凝青阁、琴舫、粹然亭、吟香馆、萃芳园、迓曦庐、仙侣斋、红杏轩等古建筑。祠内林木苍翠挺拔,假山玲珑剔透,有月牙池,清澈见底,游鱼可数。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山势凌云”侧门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位于采石矶翠螺山南麓的李白纪念馆建成于1959年,它是中国第一座纪念诗仙李白的专题性博物馆,今天的马鞍山之最。现在的李白纪念馆由太白楼展区、纪念馆展区和谪仙园展区三个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馆内文物、图书藏品2000多件(套),现代名家书画1000多件。李白纪念馆是目前中国最大也是成立最早的纪念唐代诗仙李白的专题性博物馆。每年会有30万海内外游客,来李白纪念馆参观,拜谒诗仙李白。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此处原是彭公祠,马鞍山原有“三公祠”,分别为彭刚直公祠、杨勇悫公祠、李勇恪公祠。三祠相临,均建于采石。合称“三公祠”。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彭玉麟,字雪琴,湖南衡阳人。早年追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并多次与太平军作战,为清廷所赏识,累官至兵部尚书,卒谥刚直。彭玉麟生前酷爱采石山水,每年巡阅,必来此游览。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成谋曾奉敕建彭玉麟生祠于采石。光绪十六年(1890年),彭玉麟卒,光绪帝下旨在彭玉麟家乡及立功省份建立专祠,以彰其绩。专祠由当时长江水师协镇谢浚畲督工建造,历时五个月而成,东西长20丈,南北宽50丈,整座建筑耗费白银1.5万两。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彭公祠落成后,又购置邻近荒熟田计1635亩(耗银4853两)作彭公祠田产,以供香火和岁修之资。清时,地方官吏每年春秋两季均前往举行祀典。至民国初期,因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加上屡次为军队所占驻,其中建筑物及陈设被劫掠毁坏。后以其址改建刚直中学。建国后,改作市第一中学校办工厂及教工宿舍。1982年,一中另迁新址,市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修复,旧貌得到部分恢复,今为李白纪念馆。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李白纪念馆高大的门楼。这是一幢三层叠檐,门面墙上用斜纹青砖饰面的建筑,有湖南民居的建筑风格。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这是光绪三年湘军水师副主帅陶立忠督建时,用湖南工匠施工所致。竖式的“李白纪念馆”几个字是集毛泽东书法手迹。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1987年将已废圯的彭公祠修葺一新,与太白楼连成一体,作为马鞍山李白纪念馆与四川江油、湖北安陆、山东济宁三处共同组成全国四大家李白纪念馆。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江涛涌雪”侧门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进入纪念馆,一个大天井。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高耸的三层叠檐下是竖式“千载独步”几个大字。说明李白之诗才达到后世无人企及的高度。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纪念堂两侧是柱廊,柱廊墙壁上镶嵌着38块当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李白诗文碑刻。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纪念堂为一层三间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门楣上悬“太白堂”匾额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两边对联写道:“气盖西江才压蜀道千古比肩杜工部;神存采石志在青山一生低首谢宣城。”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这是对李白人生的诠释,一个千载难逢的诗仙、酒仙、谪仙,晚年孤苦伶仃游离于宣城、当涂,卒葬于青山,终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令人扼腕。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太白堂的前檐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东侧旁门的楣额“俊逸”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太白堂前廊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西侧旁门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楣额“旷怀”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进入太白堂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太白堂内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堂上正中悬挂着赵朴初题写的“李白纪念堂”匾额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匾额下方有一瓷砖壁画——《李白醉卧图》,为范曾所作,远山青淡,近松虬蟠,诗人头戴笠帽,宽衣广袖,依卧石上,前有白鹿挂角,后有童子捧囊伺坐,画语简洁,写意飘逸。画面尚有题词:“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纪念堂中柱楹联:戏权倖戏公郷谑浪朝廷有傲骨,忧苍生忧社稷徬徨中夜动悲吟。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两侧壁挂着很多用竹简制作的诗文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纪念堂内有两块“官阶石”,上面刻了一些云纹及鹤、凤凰等花纹。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可能是表示级别的标志吧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白居易的《李白墓》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渚苹溪草犹堪荐,大雅遗风不可闻。
   贾岛的《牛渚》巨川汇牛渚,下有渊灵宅。绝壁俯层岩,回波自撞激。不见燃犀人,空忆骑鲸客。泊舟陟危亭,蛾眉望中碧。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曾巩的《谒李白墓》世间遗草三千首,林下荒坟二百年。信矣辉光争日月,依然精爽动山川。曾无近属持门户,空有乡人拂几筵。顾我自惭才力薄,欲将何物吊前贤。
   陆游的《吊李翰林墓》饮似长鲸快吸川,思如渴骥勇奔泉。客从县令初何有,醉忤将军亦偶然。骏马名姬如昨日,断碑乔木不知年。浮生今古同归此,回首桓公亦故阡。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赵孟頫的《蛾眉亭》天门日涌大江来,牛渚风生万壑哀。青眼故人携酒共,两眉今日为君开。苍崖直下蛟龙吼,白浪橫空鹅鹳回。南眺青山怀李白,沙头官渡苦相催。
   萨都剌的《釆石怀李白》梦断金鸡万里天,醉挥秃笔扫鸾笺。锦袍日进酒一斗,采石江空月满船。金马重门天似海,青山荒冢夜如年。秪应风骨蛾眉妬,不作天仙作水仙。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陶安的《太白墓》自別金鑾抵夜郎,江南有夢到君王。酒酣採石風生袂,屋老青山月滿梁。龙管凤笙遗韵度,笔芦星竹借文章。云飞荒野苔碑断,时有诗人酹一殇。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郭沫若的《登太白楼》我来采石矶,徐登太白楼。吾蜀李青莲,举杯犹在手。遥对江心洲,似思大曲酒。赠君三百首,成诗三万首。红旗遍地红,光辉弥宇宙。
   林散之的《唐李太白衣冠冢》丰碑兀立衣冠冢,济济人来吊此君。江水空流辞客泪,蛮书已负逐臣文。名山名士争千古,好酒好诗有共闻。我亦登临情未已,翠螺峰上仰松云。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王士正的《太白祠》白也祠堂在,前临牛渚矶。风流映江左,山水尚清晖。小谢东田近,开元旧事非。姑溪好风日,游子亦忘归。
   宋荦的《登谪仙楼》危樓獨眺大江隈,落日雲煙杖底開。鞭撻風騷人不見,憑陵樽酒月仍來。松門曲檻飄清籟,碑仆空廊繡碧苔。欲賦迎神還閣筆,千秋慚對謫仙才。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   方孝孺的《吊李白》君不见唐朝李白特达士,其人虽亡神不死。声名流落天地间,千载高风有谁似?我今诵诗篇,乱发飘萧寒。若非胸中湖海阔,定有九曲蛟龙蟠。却忆金銮殿上见天子,玉山已颓扶不起。脱靴力士只羞颜,捧砚杨妃劳玉指。当时豪侠应一人,岂爱富贵留其身? 归来长安弄明月,从此不复朝金阙。酒家有酒频典衣,日日醉倒身忘归。 诗成不管鬼神泣,笔下自有烟云飞。丈夫襟怀真磊落,将口谈天日月薄。泰山高兮高可夷,沧海深兮深可涸。惟有李白天才夺造化,世人孰得窥其作。我言李白古无双,至此采石生辉光。嗟哉石崇空豪富,终当埋没声不扬。 黄金白璧不足贵,但愿男儿有笔如长杠。

采石矶(七)李白纪念馆太白堂内东侧房间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