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神策门(二)

(2019-07-14 15:50:24)
标签:

南京神策门

镝楼

雉堞

点闸

侵华日军

分类: 有关南京

   南京明城墙继承了中国古代城垣建筑的传统,吸取了中国历代筑城技术的精华,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技术之大成,堪称中国城垣建筑史之典范。南京城墙设计独特,它一改《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中国都城的传统形制,放弃自秦汉以来的方形或长方形的平面布局,依据南京复杂的地形地貌及丰富的河湖水网,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而建,“皆据岗垄之脊、控江湖之势” ,形成非方非圆的不规则形状。南京神策门(二)   神策门依山而建,曲折迂回。清朝时增建外瓮城。光绪年间重建镝楼,但规格已由原来的都城级降为州府级。南京神策门(二)   神策门的镝楼是一个木结构的重檐歇山顶式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建,是南京明城门上唯一的古代镝楼。 南京神策门(二)镝楼北侧

南京神策门(二)镝楼南侧

南京神策门(二)镝楼西侧

南京神策门(二)镝楼西北角
南京神策门(二)

南京神策门(二)镝楼西北角有一路口
南京神策门(二)有坡道通外瓮城
南京神策门(二)   在太平天国时期,神策门又遭遇了两次战火。清军的第一次攻城发生在太平天国初期,太平军的张继赓数度谋反,结果被捉,他的同谋就伙同清军准备里应外合攻入神策门。但是太平军及时组织防守,用大型木桩和铁链加固神策门的防御工事。清军只得撤退,并在撤退之前将神策门外的一条商业街付之一炬。 
南京神策门(二)   神策门的没落则是伴随着太平天国末期整个天京城的失陷,清军先从太平门附近攻入,然后兵分几路,其中有一路就沿城墙打到了神策门,最后神策门在内外两路清军的夹击下被攻陷。

南京神策门(二)主城门北侧面

南京神策门(二)在城楼的东侧有一条绿树成荫的大道,可以一直走到解放门的台城。

南京神策门(二)   雉堞,又称齿墙、垛墙、战墙,是有锯齿状垛墙的城墙。可用来作为守御城墙者在反击攻城者时的掩蔽之用。垛口长度约几十厘米到两米。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是“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堞则是城墙上如齿状的薄型矮墙。
南京神策门(二)   神策门附近的城墙垛口,具有很强的实战价值,两垛口之间呈尖头状,在保护守城人的同时,又能使视角最大限度地观测到城外。

南京神策门(二)

南京神策门(二)

南京神策门(二)神策门镝楼现在是一个展厅
南京神策门(二)
   2014年,为配合南京城墙全面开放,对神策门城楼外立面及内部进行了维修和展览设计。整治后的神策门城楼,现展出“神策门专题展”。
南京神策门(二)展厅一楼
南京神策门(二)

南京神策门(二)城纪千年

南京神策门(二)   光绪三年,重造神策门外瓮城。光绪十八年就月,当时因修缮资金不足,则仿淮安俯城楼缩小规模重建。
南京神策门(二)   1928年(民国十七年)改名和平门,门额由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胡汉民1929年题写。
南京神策门(二)

南京神策门(二)经历战火
南京神策门(二)   神策门现存门券两扇对开的城门和上下启闭的闸门组成。战时闸门拉起,攻城者突破对开城门涌入瓮城内时,守城将士迅速将闸门放下,使入城者成“瓮中之鳖”,便于守城人逐一迁灭。现存对开城门两扇,为光绪年建修缮时重造。

南京神策门(二)1658年,郑成功北伐金陵,败于门下,清廷更名“得胜门”。

南京神策门(二)上楼
南京神策门(二)介绍神策门举行的各种活动

南京神策门(二)介绍守城门复建情况

南京神策门(二)  
南京神策门(二)

南京神策门(二)
明城墙砖
南京神策门(二)

南京神策门(二)
   虎踞龙盘,金陵佳地。历史曾无比眷顾南京,历史也曾给这个六朝古都带来惨绝人寰的灾难,古城墙上一个个发黑沉默的弹孔,就是这场灾难不可遗忘的罪证。
南京神策门(二)
   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象征,是战争的产物。79年前的这一天,在震惊中外的南京保卫战中,凝聚能工巧匠智慧和血汗结晶的南京古城墙,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损毁。历时7500多个日夜倾尽全国之力筑砌起的绵延几十公里的古城墙,竟成了野蛮倭寇最先轰炸的地标。
南京神策门(二)

南京神策门(二)   柱础石,亦称磉石,在城楼巨柱下设柱础石,以防木质柱脚受潮腐蚀。此柱础遗石规制硕大,可看出明代神策门城楼之壮伟。
南京神策门(二)
   79年前这场浩劫中,首先经受炮火轰炸的是中山门。19371211日,这天中山门迎来的不是温暖的太阳,而是可怕的膏药旗,旗子遮蔽了太阳,空气中四处弥漫着血腥味。国难识忠臣,险境看担当。高大坚固的明城墙犹如民族厚实坚挺的脊梁,没有半点畏缩和胆怯,裸露出壮实的身躯和臂膀,挡住了穷凶极恶的倭寇,迟滞了侵略者进攻的速度。守军依托高大坚固的城墙进行英勇顽强的抵抗,让大量的侵略者命丧城墙下。
南京神策门(二)
   日军为使炮击城门能达到最佳效果,在紫金山南侧升起观测气球,顿时遮天蔽日,犹如梦魇笼罩在城墙上空。在日军攻城部队工兵和炮兵的轰炸下,城墙上坚硬的城砖和条石炸得四分五裂,像雨点一般落在了护城河里。     
南京神策门(二)
  城门南、北两侧大约300米处的城墙炸塌,于13日凌晨零点30分最终失守。岁月更迭,中山门及两侧的城墙虽历经多次大小维修,但今天在其城墙顶部和两边的墙体上,依然残存着密密麻麻的弹痕和弹坑。而外侧碉堡射击孔周围的弹孔尤为密集,无不印证了当年南京保卫战的激烈, 见  证  了  日  本  侵  略  者  残暴的  罪  行。
南京神策门(二)
闸楼遗痕
南京神策门(二)   在明代对于京师乃至明中后期南京的城门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有一项叫作“点闸”的制度,就是每天晚上闸门关闭上锁后,全国最高军事机关五军都督府会派专人骑快马到十三个城门去查收闸门的钥匙,最后统一交回五军都督府。等到第二天开门之前,再派人将钥匙送到各个城门处,如果违反“点闸”制度的城门守卫就是死罪。在水西门就曾经发生过守卫违反“点闸”制度而被砍头的。也正是这样严格的制度,才保证了南京城池的安全。  
南京神策门(二)闸楼遗留下来的槽,现在用玻璃封住。

南京神策门(二)   顺着这路一直走下去,可到达解放门的台城。沿着南京古城墙向南、西走,在最南端有个城门——中华门。这座城门不仅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更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瓮城。南京保卫战中,中华门是一座最为坚固的“防御工事”,日军久攻不破,便调来了所有的火炮对准中华门城垣开火,连续猛射温度太高,竟熔化了炮管上的油漆,最终也仅炸塌城门顶部的城楼。可城门上“誓复国仇”4个大字在炮火硝烟中竟安然无恙,犹如无声的号角,极大鼓舞和振奋了守军士气。无论日军如何进攻和炮轰,这个城一直未被攻破,守军最后是主动撤离的。
南京神策门(二)   顺着南京城墙向北行,有个保存完好的神策门。在这场血腥浩劫中,日军企图截断中国守军渡江撤退之路,调集部队迂回到此门,城门守军为掩护撤回城中的中国军队,来不及关闭城门,导致日军也尾随进来,与中国守军在外瓮城内发生激烈的交火,导致神策门和城墙损毁严重。南京神策门(二)  南京神策门(二)   在血腥残酷的南京保卫战中,光华门城楼、挹江门城楼、通济门、武定门、汉西门等地段的城墙,遭受了  侵  华  日军炮火猛烈的轰炸和机枪疯狂的扫射。如今,在南京现存的每段城墙和城门上,随便抬头打量,就可见到发黑的弹孔和弹坑。这一个个弹孔和弹坑,是中华民族国耻与苦难的标记,是  侵  略  者  残  暴罪行的有力证据。
南京神策门(二)   
南京神策门(二)   1  9  3  7  1213日早晨,日军第16师团第38连队第一大队,企图截断中国守军渡江撤退之路,从南京城北迂回到达神策门。城门守军为了掩护撤回城中的中国军队来不及关闭城门,导致日军也尾随进来,与中国守军第  3  6师官兵在外瓮城内发生激烈的交火。朱明娥介绍,战斗导致神策门损毁严重。课题组在调查时,在神策门外瓮城上就发现了众多枪炮射击的痕迹。

南京神策门(二)镝楼向东走,到外瓮城东南角。
南京神策门(二)继续向东走是玄武门、解放门。
南京神策门(二)

南京神策门(二)向北有一坡道,是外瓮城墙。
南京神策门(二)看见瓮城大门
南京神策门(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