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台城

(2019-08-07 10:54:26)
标签:

台城

解放门

鸡鸣寺

礓礤

红夷大炮

分类: 有关南京

   台城位于玄武湖南岸,鸡鸣寺之后,东端与明都城相接,西端为一断壁,这段城全长253.15米,外高20.16米,下以条石为基,高7.36米,基石上的城砖高12.8米。台城原为东吴苑城,后改筑为东晋、南朝的宫城。由于这里距六朝时代的建康宫不远,后人通常称之为台城。南京台城   解放门是南京明城墙于1954年新开的城门,为单券城门,位于玄武门以南、太平门以西,鸡鸣寺东北、玄武湖南岸。 南京台城   为保护明城墙,改善周边环境。2014年南京市委市政府率先垂范拆除了大院后侧紧邻明城墙的建筑,由南京市园林局负责实施拆该地块公共绿地的建设,建成解放门东南侧游园,占地6300平方米。  南京台城   1951年为方便这段城墙内外的交通,并为防空疏散的需要,南京市决定在北极阁山下的台城靠近“后湖城墙”的位置新开此门。195112月开始设计动工,1952612竣工,同时打开并扩建了附近的明代“后湖小门”通往玄武湖。(图片来自网络)  南京台城   解放门于1954年完工,是玄武湖的一个重要入口。玄武湖岸边这段从玄武门至太平门的明城墙,是南京城现存最长、最完好、最高大的城墙段。垛口至城外地面的高度普遍在20米至25米左右。近年来经过整修,在该门上修建了南京城墙博物馆,使得解放门本身也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图片来自网络

南京台城

南京台城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攻进南京后,采纳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下令修城。自1366年至1393年,完成了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的修建,前后用了28年时间。今天看到的城墙即为当时的京城城墙。
南京台城   
它依地形和山势而建,非方非圆,蜿蜒盘桓达35公里多,开城门13座。南京城墙充分利用了地理优势,外有外秦淮为城壕,内有内秦淮为内堑,东北面有前湖,琵琶湖,玄武湖为天然护城河,西北以长江天堑为障,城厚且坚。如今历经600多年沧桑的南京城墙,多段缺失,但仍保存有25公里多。它是当今世界上最长,最坚固的城墙,被称为“世界第一城垣”。
南京台城   
排水槽,设置与城墙顶部,在一定的间距设出水槽伸出墙体,以便将城墙顶面汇集的雨水排出。
南京台城

南京台城   拆除明城墙,是由于当年夏季两个月的暴雨。在此期间,城墙连续发生3次坍塌事故,居民死伤31人。1954913日,南京市决定拆除古城墙,要求“除了有历史文物价值的,有助于防空、防洪的以及点缀风景的部分应予保留外,其他部分一律拆除。”在为时4年的持续拆除后,原来34.36公里的城墙,保留下来的有12.4公里,以及中华门、玄武门、解放门、挹江门、中山门等5座城门。
南京台城爬上城墙
南京台城往北看,玄武湖的菱洲。

南京台城
礓礤是古代汉族建筑中以砖石露棱侧砌的斜坡道,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
南京台城
   在坡度较大的地段上,一般纵坡超过15%时,本应设台阶,但是为了能通行车辆,将斜面做成锯齿形坡道,称为礓礤。
南京台城   
南京明城墙在台城处分为两支,一支沿着玄武湖继续向西北延伸,直至玄武门以及更北的神策门,另一支则在经过解放门后在鸡鸣寺旁结束,是一段废城墙。虽是废城墙,但其高度却远远超过了沿玄武湖段的城墙,背后又有鸡鸣古寺作为陪衬,风景相当优美幽静的。

南京台城玄武湖门方向 

南京台城从这里进去,里面是介绍南京城墙的展示厅。
南京台城    台城展厅,位于解放门上方城墙内部空间及城墙墙体顶面,展厅长设《南京城墙——基本陈列展》。基本陈列《南京城墙》,展出了古今城墙照片100余幅、中国古代火炮十余尊、众多各具特点的城砖铭文及南京城墙模型等,集中展示了南京城墙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通过南京城墙历史资料的查询系统和在城墙上实地游览,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到南京城墙的历史、军事、文化、科技等多元价值,还可以在修葺后的城墙上领略古都南京的历史韵味、观赏南京城区日新月异的风貌。
南京台城出来就是台城
南京台城
   台城是东晋和南朝的朝廷禁省和皇宫的所在地,位于都城建康城内,遗址在今南京市玄武区。“台”指当时以尚书台为主体的中央政府,因尚书台位于宫城之内,因此宫城又被称作“台城”。台城是晋成帝时在孙吴苑城的基础上营建的,咸和六年(331年)十一月建成。开皇九年(589年)隋军攻入台城灭亡了陈朝,将建康的宫苑荡平为耕地。五代时的杨吴在建康城故址之上营建了金陵城,台城遗迹从此湮没了。南京台城    现在所称的“台城”位于南京城内北极阁北麓、玄武湖以南,是从解放门向西延伸出的一段明朝城垣。朱元璋筑应天府城时,原计划将这段城墙向西修至鼓楼岗并与石头城相接,后来在洪武十九年(1386年)“新筑后湖城”,这一段城墙便遭废弃。这段城墙以条石为城基,城基之上用明初烧制的城砖包砌,长253.15米、高20.16米(其中条石城基高7.36米、城砖部分高18米),西端宽9.8米,东端宽10.3米。后人多将这段城墙附会为六朝时的台城,并讹传至今。
南京台城城墙上排列着许多古炮  
南京台城武城永固大炮,清代康熙时期。长362米,重1.6吨。
南京台城

南京台城
武城永固大炮后堂部分,有蕉叶纹、星纹等。
南京台城

南京台城
武城永固大炮前堂部分(炮口),有回纹、杂锲花纹。

南京台城竹节炮,明代初期,1.75米,0.5吨。
南京台城

南京台城神威大将军,明代末期,长2.81米,重1.5吨。
南京台城

南京台城   
红夷大炮,其原型是欧洲在1600年前后制造的舰用长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所有类似设计的火炮都被中国统称为称红夷大炮,也称红衣大炮,在引进该类火炮后不久,明朝就仿制成功。长1.79米,重1.5吨。
南京台城

南京台城   弩车原来是指专载弩弓的战车,后作为攻城、守城的小型战车,攻击用。通过巨型弩弓弹射巨箭或小石块。采用藤条(或绳)的纽力做发力装置,因此整车体积大大缩小,更加机动灵活。
南京台城

南京台城   
撞车,守城器械,作用冲撞。上设撞木,用铁叶附于前方,设四轮,方便移械。守城时若有攻城飞梯临城,则撞之。
南京台城

南京台城站在台城城墙上看玄武湖

南京台城左边是鸡鸣寺
南京台城   台城原址是三国时孙吴都城建业城内的苑城。司马睿南渡建康(即建业),建立东晋。晋成帝时,建康宫室在苏峻之乱中被毁。战乱平息之后的咸和五年(330年)九月,晋成帝命令尚书右仆射王彬在苑城旧址上营建新的宫城,次年十一月新宫建成,命名为建康宫、又名显阳宫。
南京台城   
六朝都城始建于三国吴黄龙元年(229),孙权所筑,都城周长二十里一十九步,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皆以此为都城。都城设竹篱,开六门,正南门吴时称白门,晋改宣阳门,南朝宋元嘉时增至十二门。晋太元三年(378年),谢安主持将台城彻底改建,此后两百余年直到陈朝灭亡,除了后宫园囿内的建设,台城的规模制度基本保持不变。
南京台城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军攻入台城灭亡陈朝,将建康的宫苑荡平为耕地。原来绮丽宫室都化为废墟。此后多有文人以台城与南朝的兴废为题怀古咏史,唐朝诗人韦庄曾有《台城》诗云:“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到了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杨吴在建康故址上兴建金陵城,台城遗迹就此彻底湮没地下。台城湮没之后,宫城的具体范围一直不明。明清史料记载“珍珠河正在(台城)宫内”、在“玄津桥大街以北”。
南京台城   
建康城是公元4-6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它的规模和市政设施,远远领先于同时代水平。遗憾的是,公元589年陈被隋所灭之后,包括台城宫阙在内的建康城城池悉数被毁。后来,朝代更替、城市叠加,这座风华绝代的建康城终于消失于地下,成为中国建城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

南京台城这个小门进去是慈航桥,与鸡鸣寺连接。
南京台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