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2019-01-27 21:29:55)
标签:

栖霞山

明镜湖

乾隆南巡

钟楼

鼓楼

分类: 有关南京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除了第一次外,后五次他都来过栖霞山,并在栖霞山行宫前后驻跸四十五天,描写栖霞山各名胜的诗有120首,匾联44副,佛赞一篇,对其偏爱的栖霞十景,行宫、彩虹明镜、紫峰阁、玲峰池、万松山房、珍珠泉、德云庵、叠浪岩、幽居庵、天开岩,不仅写出许多赞美的诗联,而且并画下这个十景当时的盛况。乾隆皇帝第一次来栖霞山就写下了赞誉栖霞山美景的诗《游栖霞山》,“第一金陵明秀山,所欣初遇足空前,画屏云庵紫峰阁,乳窦春淙白鹿泉,梵业镌碑尚隋代,净因舍宅自齐贤,更谁凿壁名纱帽,只恐平原意未然”。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乾隆六次南巡,六次都到了江苏,六次都到了南京。时间分别是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四十九年(1784)。皇帝南巡,下榻之所自然要建行宫。众所周知,南京有个大行宫,那是江宁行宫(江宁织造署)留下的地名印记。乾隆的祖父康熙皇帝南巡六次到南京,五次都住在那里。乾隆十六年,两江总督尹继善将江宁织造署扩建,为乾隆首次南巡来南京做准备。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也是在乾隆第一次南巡那一年,尹继善开始在栖霞山中修建行宫。历时6年,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第二次南巡前建成了栖霞行宫。这样,从乾隆第二次南巡开始,他在南京就有了新的住所——栖霞行宫。这里也成了乾隆皇帝来南京最喜欢去的地方。据《南巡盛典》记载,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有五次共45天都住在栖霞山行宫。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乾隆行宫位于栖霞山东峰与中峰之间,规模十分宏大,秀石嵯峨,茂林蒙密。乾隆第二次南巡时,栖霞山行宫及其附属建筑已建造完成,有春雨山房、太古堂、夕佳楼、石梁精舍等。面对山川秀色,乾隆盛赞栖霞山为“第一金陵明秀山”。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游廊中间的亭子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亭子上的匾额“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亭子那边就是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位于栖霞寺山门前50米,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彩虹明镜”有现代书法家尉天池题写彩虹明镜是彩虹桥与明镜湖的合称。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背面刻有《复建明镜湖碑记》,详述了明镜湖水枯桥断的时间、原因、复建经过等。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明镜湖原为桃花涧水的汇集地,清乾隆年间兴建(今已改道),湖水澄碧,光可照人。湖上有六角亭,以状若彩虹的曲桥相连,雅号“彩虹明镜”。彩虹桥毁于清咸丰兵燹,20年代重建,恢复原貌。此后桥、亭又历经修葺。1981年,一度发生明镜湖湖床塌陷、彩虹桥折断、彩虹亭坍塌的罕见现象,“彩虹明镜”一时消失殆尽。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1991年,“彩虹明镜”复建工程正式启动,次年竣工。重建的明镜湖呈方形,面积约3000平方米。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湖中数米高的石质观音菩萨,面对天下众生露出慈祥的微笑。(网络下载图片)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中有湖心亭,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彩虹桥曲折临波,与亭连为一体。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据《摄山志》记载,山上有流泉散漫无归,清乾隆二十二年(1787)始凿为池。水从桃花涧下直喷池内,浩瀚弥漫,一望无际,其间怪石林立,错落崎嵌,中筑坝桥,扶栏以渡。更依山结屋,就水为亭,仿佛明圣湖边风景。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六角亭,丹楹黑瓦,翘角飞檐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六角亭楹联:满天星斗落明镜,十地圣贤来摄山为遵义田光烈(现在书法家)撰书。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明镜湖古时浑然天成,山中桃花涧、中峰涧,山水倾泻而下全部汇入明镜湖。明、清时这里湖水面积较现在大,湖中广植睡莲、荷花,那时岸边垂柳与枫香树交相辉映,常是文人雅士饮酒赋诗之处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1751年清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来到栖霞山,当看到明镜湖景致时随即挥毫泼墨写《七绝,明镜湖》曰;“虹非日照镜非铜,溪澈桥弯植偶同。奚必名中辨真假,借他假幻捂真空。”。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后面是栖霞寺山门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栖霞寺占地面积40多亩,共有毗卢殿、藏经楼三进院勤务,依山势层层上升,格局严整美观。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栖霞寺前是一片开阔的绿色草坪,有波平如镜的明镜湖和形如弯月的白莲池,四周是葱郁的树木花草,远处是蜿蜒起伏的山峰,空气清新,景色幽静秀丽。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佛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鉴真纪念堂、舍利石塔。寺前有明徽君碑,寺后有千佛岩等众多名胜。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鼓楼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镜湖向前数步,可见钟鼓楼,栖霞鼓楼沿古寺主建筑中轴线与钟楼完全对称,而建筑结构、尺寸、材料、色调、外形与钟楼保持一致,形成南有千禧钟,北有太平鼓之完臻格局,钟楼之声更添古刹之庄严,实乃太平盛世之殊胜因缘也。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鼓楼内景。室内有一幅有关观音的浮雕漆画。上面有匾“利乐有情:就是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心存慈悲的意思。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鼓楼前有大型浮雕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钟声传三千界内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鼓楼对面是钟楼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钟楼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而建造,由东南大学杨德安教授设计,于199912月竣工。所以又称“千禧钟楼”。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钟楼”二字出自于著名书法家林散之之手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钟楼高16米,为两层飞檐斗拱仿古式建筑,由36根钢筋混凝土立柱撑托。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  楼下供地藏王菩萨,佛教中认为他是地狱中的神,钟声响起时能解脱罪恶的灵魂,楼上的千禧大钟总重量为9.6吨,每年新年来临人们在此举行敲钟活动以祈祷。
南京栖霞山(二)明镜湖自台湾的樟木鎏金地藏王菩萨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