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马公园(二)

标签:
白马公园康茂才墓石刻仿南朝陵墓石刻宋代神道石刻南郊出土 |
分类: 有关南京 |
历史上的白马公园地区,曾是皇家园林玄武湖的一部分。朱元璋修建明城墙时,筑后湖(今玄武湖)城墙并在钟山和后湖结合部建造太平门,同时在太平门外建筑“太平堤”(今为龙蟠路一段),将玄武湖紧贴钟山西麓的一片湖面隔为“中湖”,从而把原先连成一片的钟山-玄武湖区域人为分成两地,彻底改变了此前这一地区千万年来的山水格局。上世纪初,玄武湖被辟为公园后,经过清末、民国和新中国历代政府的不断建设和整治,玄武湖逐渐成为风光旖旎、钟灵毓秀的“金陵明珠”;而被太平堤隔开的“中湖”,则逐渐成为杂草丛生、蚊蝇滋生的荒废水塘。
1999年,中山陵园管理局积极响应百姓强烈呼声和当地政府要求,决定出资改造“中湖”及其滨湖山岭,并在2000年公园建成之后,为集中保存古都南京众多的石刻文物和深厚的石雕文化,结合园内人文景观和地势地貌,集中收集和展示了数以百计的散落于南京荒郊野岭的上起六朝、下至明清的石刻文物,使之成为国内首家以石质雕塑类文物展览为主题的艺术公园。与此同时,公园还精心运用碧桃和杨柳等植物造景、适当以建筑小品点缀,成为一座融知识性和休闲性为一体的、既有浓厚历史文化氛围又有鲜明现代气息的大型城市风景园林。而公园的“白马”称谓,则源自东汉末年秣陵尉蒋子文的神话传说。据《搜神记》记载,蒋子文,广陵(今扬州)人,东汉末年官至秣陵尉时,因追逐强盗至钟山脚下的白马村而不幸战死,当地百姓无不为之动容和惋惜,纷纷以各自方式加以纪念。东吴初年,有官员看见早已战死的蒋子文在都城建业的大道上乘坐白马、手执白羽扇、侍从左右跟随,恍若复活、栩栩如生,百姓议论纷纷、官员惴惴不安,时为皇帝的东吴大帝孙权,遂下令在钟山北麓为蒋子文修建庙堂,取名“蒋王庙”,并因名讳其祖父孙钟而借机将“钟山”改名为“蒋山”。白马村、蒋王庙遗迹从此作为地名存在并一直延续至今,白马公园也因此得名。







缰绳和鞍辔刻划得细腻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