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铁柱宫

(2018-05-17 19:40:32)
标签:

西津渡

佛龛殿

铁柱宫

紫阳洞

金陵渡小山楼

分类: 江苏风景

    长江流域的漕运始于汉而盛于唐宋。东汉时期,江南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已能抽调大批粮食到中原救济灾荒。其中吴郡的富春、余杭、乌城、海盐、由拳、娄、吴、阳羡、无锡、毗陵、曲阿、丹徒诸县均分布在早期江南运河沿线上,循丹徒水道经西津渡、邗沟北上,达于中原地区。

    西晋后期,中原丧乱,粮食匮乏,而南方米谷却十分富足,积余粮食可供食用数十年。西晋朝廷特地把原合肥度支陈敏,调迁广陵度支,专门组织漕运,以江东粮谷接济中原。这次粮食北运,最远的要越过淮河,送到河南临漳附近。由京口西津渡过江的航线已成为南方漕粮北上入淮以达中原的主要航线。

    隋朝时,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向江南转移,南粮北运渐成定制。大规模的漕运已是水运的主体。到了唐代,江南就一直是漕粮的主要供应地。唐人吕温说:“天宝之后,漕吴而食”。隋、唐、宋等朝的漕粮主要经大运河运输。江南漕粮北运的路线是沿江南运河,经镇江西津渡,过长江进入江北运河北上;向江浙输送的漕粮也要经镇江西津渡进江南运河南下。西津渡成为太湖地区漕粮北运和其它地区漕粮南输的必经之地。

    明清两代,每年仍要从江南向北方朝廷调运大批漕粮。漕粮运输除明永乐年间短期“仍元人之旧,参用海运”之外,其余年份多取河运。

    到了清代,镇江仍然为“杭、嘉、湖、苏、松、常六郡运河入江之道”。尤其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河督勒辅开凿中河以后,舟船出清口,行黄河数里,即入中河,直达张庄运口,可避黄河一百八十里之险,京杭运河更成为南北主要的水上通道,而“京口一带运河为南北咽喉”。直到道光二十一年(1841)九月,京口驻防副都统海龄在奏疏中仍称“京口乃七省咽喉”。

    由镇江港转运的漕粮都要从西津渡江面运到金山再到对岸瓜洲渡北上。清末于树滋曾作诗描绘这种盛况:“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稳渡中流入瓜口,飞章驰驿奏枫宸”。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从观音洞出来,沿过山栈道往上走。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这里有一平台,路旁有一白色的观音像。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这里有“佛龛殿”和“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平台北面的古建筑就是“佛龛殿”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不知道佛龛殿的典故,也许与观音洞有关,或许是观音洞的一个出口。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佛龛殿门口有一观音洞的大钟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两边还有许多小佛像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继续往上走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拐角处的石桌石凳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站在这里往山下看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刚才去过的佛龛殿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又是一套石桌石凳,好喜欢这种古朴自然的石桌凳。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沿着栈道往下走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又看到远处蒜山上的“算亭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满眼是青砖黛瓦的老房子(装修够的)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下面是“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宫中有铁柱,传为许逊所铸以镇蛟螭之害。相传许逊著有《灵剑子》等道教经典。又相传许逊活到136岁时,在西山得道,“举家四十余口,拔宅飞升”,包括所有家禽家畜在内。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便出典于此记载。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紫阳洞是因为宋代道教金月派著名人物张紫阳真人曾在此居住,后人在这里供奉他,取名紫阳洞。明代《正德丹徒县志》记载:“紫阳洞,在西津渡银山,岁庚启(1520年)闰八月十八日,皇上尝幸。”文中所称“皇上”,即明代正德皇帝朱厚照,他也是明代痴迷道教的君主之一。因皇帝都赏识紫阳洞,渡江前参拜祈求保佑平安的旅客就更多了。
    近年考古发现洞内石凿像台、供台平台、烧香池以及历代入洞台坡、道路遗迹,出土了若干道教色彩的遗物。更令人称奇的是,出土文物中还有围棋子、骨牌等娱乐用品,骨牌上还刻有钟鼎香案图案。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铁柱宫:明代崇祯十年(1637年),寓居镇江的江西道教信徒兴建了道观“铁柱宫”,铁柱宫又称为铁柱行宫,供奉道教净明派“许祖”,即两晋时的许逊,据传说他在江西南昌逍遥山上修身练丹而成仙,并曾铸铁为柱,以“镇锁蛟龙”。他们希望让许真君的铁柱宫同样能锁住京江的蛟龙,保佑渡江旅客的平安。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介绍道教文化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铁柱宫内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佛教是从印度引进的,道教是我们本土的宗教。观音菩萨即是佛教的神,也是道教的神。在道教中称“慈航真人”。不管怎么说观音菩萨是民间最崇拜的神。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石雕三足炉、青瓷花碗。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展示柜里的“张真人驱鼠”模型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北宋年间发生在西津渡的故事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张果老除妖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唐朝时期发生在西津渡的故事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铁柱宫东侧的碑廊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特授江苏镇江府正堂  级纪录十次王……光绪拾柒年九月十二日立文字内容有关江西会馆建造地基的事宜公示。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2007年的“重修铁柱宫记”,由董辰鹏撰文孙彤书。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民国时期的碑,受损严重,字迹不清。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经过小亭往前走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廊壁上有观音菩萨的介绍及画像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然后就到了一个平台,靠山的建筑是“金陵渡小山楼”。看到“飞阁流丹”等卷门的西津渡古街,一条有着千年历史,令人称奇叫绝的古街,全长虽仅五百公尺。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从西券门“层峦耸翠”到东券门“同登觉路”77米长的街道,像是唐、宋、元、明、清千年的历史长河。著名的历史遗存有唐代的渡口客栈—小山楼遗址,宋代的铁柱宫遗址,元代的昭关石塔(国家级文保单位),成立于宋、延伸至民国初年、世界上成立最早的救生会,另外,还有传承久远、行旅商贾祈求平安、顶礼膜拜的观音洞。古街尽头,镇江博物馆(原英国领事馆,国家级文保单位)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领事馆之一,见证了镇江作为最早开埠口岸的历史。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金陵渡小山楼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
镇江西津渡(四)小山楼 <wbr>铁柱宫    金陵渡小山楼位于“西津渡街”和“小码头街”的交汇处。 因唐张祜(hu)曾在此留下著名的题壁诗“题金陵渡”而著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