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庙(一)池畔棂星门

标签:
夫子庙棂星门天下文枢聚星亭泮池 |



夫子庙老照片。这是现在夫子庙广场的地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壁现在还有拥挤。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来游秦淮朝拜孔圣,“聚星”二字则把历代文人吸引至聚星亭,这个亭子也就成为诗人、画家、书法家、戏剧家、小说家笔下的重要题材,后来它的形象还频频出现在秦淮彩灯之中。



大成门前檐顶上的结构



大成门前的石鼓



大成门后檐顶上的结构


门内东侧是一幅有关孔圣人的浮雕,浮雕中间有一个“仁”字,体现了儒家的核心。

正面镌“南京夫子庙”,背面刻南京师范大学两位教授撰、题的“重修夫子庙记”。





“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下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薛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



“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雍也》唐元宗开元二十七年(439年)追封为“郓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东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改封为“郓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冉子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有很高的威望。《史记》载:“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孔子对冉子十分器重,其任鲁国司寇时,冉子曾为中都宰。后,冉子得了不治之症,孔子亲自前去探望。握着冉子的手,望天长叹,悲痛异常。
前一篇:南京江南贡院(二)
后一篇:南京夫子庙(三)大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