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2018-01-15 23:10:19)
标签:

九华山公园

地藏殿

罗汉洞

莲花生大士

转经筒

分类: 有关南京
   1949年前,九华山已是一片凋零,“楼台荒废难留客,林木飘零不禁樵”。全国解放后,南京市人民政府为了保护风景园林、名胜古迹,在九华山上广植树木,1956年辟为九华山公园。1964年园林部门拨款重建倒塌成废墟的小九华寺,“文革”又遭破坏。1978年在原旧址上建造了九华山茶社,并新建了九华山庄。1981年后,又相继恢复了甘露亭、阆风亭等景点和建筑。
   2003年,南京市玄武区政府及区建设局在小九华山重修寺庙,即为玄奘寺,由栖霞古寺监院传真法师住持管理。
   目前,玄武区政府和区建设局在九华山景区投资已超过2000万元,更新了山林植被,新植草坪2000平方米,梅花2000株,栽植了牡丹、芍药、玉簪、牡金、桃叶珊瑚等近百种具有观赏性的药用植物。
   玄奘寺掩映在绿树环抱之中,走进九华山,瞻礼玄奘寺,宛如进入了城市山林,绿树成荫,梵音佛影,环境幽雅,意境深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九华山景区以“九华丹青”的景点,入选南京新四十景之一。 
   随着明城墙的修复,钟山风景延伸到玄奘寺,明城墙宛如一条玉带,将沿线的台城、鸡鸣寺、玄武湖、九华山、玄奘寺、紫金山风景区等名胜古迹,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集中南京六朝文化、明代文化、民国文化特点的黄金旅游线。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九华山在一九三八年为躲避日本鬼子轰炸,穿山挖了九个山洞,十几年前还保留完好,有五个洞可以穿山而过,现今已经破坏,只有一个被建成罗汉洞,还能穿过。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因洞内放置了十八罗汉而称罗汉洞,现在这十八个罗汉已被请到三藏塔东面的山上去了。(此照片系网上下载)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罗汉洞北出口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九华山北边的明城墙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清代大作家吴敬梓曾在《儒林外史》中这样写道:“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很清楚地记述了南京城墙的来历和规模。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这是1994修复的,内部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外面仍用旧砖,按原样修复。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当初元朝大势已去,正是各路英雄争夺天下的关键时期。朱元璋所面对的劲敌一个是来自西面兵强马壮的陈友谅,另一个是来自东面富甲一方的张士诚。关键时刻,朱元璋采纳了隐居于石门山的朱子学名家朱升向他提出了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三策建议,政治上他谨慎地“缓称王”,以免树大招风;在经济上,他注重“广积粮”,劝民农桑,垦荒屯田,广储食粮;或许就是与朱升关于“高筑墙”的建议有关,朱元璋对南京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动用了民工28万之众,用去城砖约3亿5千万,历时达28年,把南京建成了中国历史上在江南的最大都城,同时也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墙,有资料说,当时法国巴黎城的周长是29500米,而明城墙的周长达33676多米,明都城可谓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城。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明城墙边的地藏殿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2003年后南京
重建小九华寺并改名为玄奘寺,恢复和新建了甘露亭、阆凤亭、药园垒、放生池、六和钟亭、玄奘铜像、千寿龟、地藏殿、石佛洞、弥勒佛石像等景点。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地藏殿,主供地藏菩萨,地藏王菩萨也是四大菩萨之一。地藏殿是佛寺的重要配殿之一。玄奘寺也应该有地藏殿。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地藏南面是小九华山,北面是明城墙。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殿前的佛像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玄奘寺碑记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地藏殿坐西朝东,气势雄伟、环境幽雅,渐隐渐现,展现着它的清幽秀丽。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相传唐代新罗一王子出家,名叫金地藏,后来来到我国安徽九华山,受到当地闵长者的供养。闵长者的儿子从他出家,法名道明。后人便将“金地藏”看作地藏菩萨的化身,闵长者父子成为地藏的胁侍,而九华山就成为地藏菩萨的应化之地。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守在门口的神仙,不知名称。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地藏殿内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地藏菩萨,根《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他是释迦灭后至弥勒出现之间,自誓现身六道,普救众生的菩萨,因他象大地一样,安忍不动、静之虑深密,含藏无量善根种子,故名地藏。
地藏王菩萨左手边是道明法师,右手边是闵公。他们是父子。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地藏殿南边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地藏殿南边还供奉了释迦摩尼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沿着罗汉洞旁的路往上走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莲花生大士,印度乌仗那国人,印度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大成就者之一,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无上密乘大圆满教法的传承祖师。
   公元八世纪,应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法,成功创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佛教寺院——桑耶寺。他教导藏族弟子学习译经,从印度迎请无垢友等大德入藏,将重要显密经论译成藏文,创建显密经院及密宗道场,开创了在家出家的两种圣者应供轨范,如是等等,奠定了西藏佛教的基础。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转经桶等。与八字真言和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藏传佛教认为,持颂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因此人们除口诵外,还制作“嘛呢”经筒,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转经筒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手摇式的,另一种是固定在寺庙里轮架上的。无论是手中摇动的、还是寺庙里的转经筒它们的结构差不多。它的里面有一纸用藏文密密写满了的经文,因为在奴隶制的时候,藏民大多不识字,所以把经文装在转经筒里,每转一圈,相当念经一遍。尽管小转经筒转动很快,但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认为还是无法与大转经筒相比,因为大的转经筒上面刻的经咒和里面装的经咒比小转经筒要多得多,转一圈划过的轨迹比小转经筒大得多,因而转一圈大的转经筒比转一圈小的转经筒积累的功德也高得多。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继续往前走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地藏菩萨站像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明城墙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弥勒佛石像走九华山公园东部的山上。玄奘寺没有天王殿,只好把弥勒佛放在山上了。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山上的四方亭,不知名称。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一个像碉堡的建筑,不知是什么时候留下的。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这个应该是甘露亭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甘露亭,初建于南朝陈宣帝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古代此地曾屡降“甘露”,故帝王命人在山上建 “甘露亭”,亲自到此采甘露,宴群臣。1980年重建。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南朝刘宋建国初,帝王在九华山大兴土木,兴建楼台亭阁,建成皇家园林“乐游苑”,成为帝王将相消夏纳凉、娱乐休闲的宝地。梁武帝晚年,因侯景叛乱,兵困台城,遭受严重破坏。陈霸先建国以后,又重加修建。陈宣帝大建七年夏,因“甘露”频降,在覆舟山上兴建一座甘露亭,采集“甘露”,以宴群臣。南朝有名的文人如鲍照、颜延之、谢灵运、范哗、沈约等都在覆舟山、乐游苑活动过,留下不少绮丽的诗篇。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九华山上的假山石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玄奘殿东边
南京九华山公园(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