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秋叶
秋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2,793
  • 关注人气:1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鸡鸣寺(一)

(2017-12-12 11:32:31)
标签:

鸡鸣寺

甘露井

牌坊

天王殿

志公禅师

分类: 有关南京
   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又称古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南京鸡鸣寺(一)
  在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在鸡笼山创建寺院。寺兴一城(梁宫城)隔路相对,为入寺进出方便,梁武帝特意在宫后别开一门、直对寺之南门,称大通门,取反语以协同泰为名,故名同泰为名,故名通泰寺。并诏令改普通八年为大通元年。寺内设有大殿六所,小殿及殿堂十余所,一座九层浮屠(宝塔)和一座七层高的大佛阁。供奉着十方金佛和十方银佛,皆极壮丽。整个寺院为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盛极一时,无愧于“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之誉,为当时南方佛教中心。从此,这里才真正成为千余佛教圣地。梁武帝崇信佛教,曾四次舍生于同泰寺被毁于战火。
南京鸡鸣寺(一)
鸡鸣寺门前的道路
南京鸡鸣寺(一)
   据说南朝梁武帝经常到寺里讲经说法,听众逾万,并曾先后四次到同泰寺舍身为僧,脱下皇帝龙冠蟒袍,穿上僧衣,在寺中过起僧人生活,人称为“皇帝菩萨”。由于皇帝的尊崇,同泰寺俨然如当时南方之佛教中心,天竺高僧菩提达摩从印度来建康时,就居于此。同泰寺与台城(宫城)隔路相对,整个寺院依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盛极一时,无愧于“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之誉。
南京鸡鸣寺(一)
鸡鸣寺北边的道路

南京鸡鸣寺(一)鸡鸣寺山门南京鸡鸣寺(一)
   1979年,政府为了保护名胜古迹,落实宗教政策,决定重建鸡鸣寺。江苏省和南京市人民政府拨款修葺,修建老山门,步行台阶30级,山门朝东,门楼上竖写“古鸡鸣寺”4字,黄墙上写“南无阿弥陀佛”6个字。
南京鸡鸣寺(一)

南京鸡鸣寺(一)
  五代十国杨吴义顺二年(922年),才在同泰寺遗址一半地方建台城千佛阁,又称台城院、台城寺,寺前置三品石4块,西有白莲阁,阁下右方有小石池,面方一丈余。南唐时称净居寺,建涵虚阁,后又改为圆寂寺,至宋代又分其半地置法宝寺。至明初,这里只有一座小小的普济禅师庙,同泰寺遗址,自梁以后,历经隋、唐、宋、元各朝代,虽钟鼓香灯不泛声焰,然而规模卑隘,远非昔时能比。

南京鸡鸣寺(一)鸡鸣寺大门北边有一亭

南京鸡鸣寺(一)
井内有“甘露井”,不过此井不是雨花台的“甘露井”。

南京鸡鸣寺(一)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完成明孝陵工程后,又命崇山侯李新督工,在同泰寺故址上重建寺院,占地一百余亩,这座南朝古刹又重现异彩。明时香火鼎盛。据传皇后马娘娘及各大臣眷属也常来鸡鸣寺敬香,并为此特开凿了一条进香河,直至山门、鸡鸣寺由此名声大振,四方威名。
南京鸡鸣寺(一)
  明以后,由于年深月久,鸡鸣寺日益衰败。清朝康熙年间曾经过二次大修,并改建了山门。康熙南巡时,曾登临寺院,为古刹题写了“古鸡鸣寺”大字匾额。乾隆十五年(1751年),为了迎接乾隆皇帝和太后南巡,又重建了凴虚阁,楼内供奉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鸡鸣寺的观音与众不同,为一尊倒坐观音菩萨像(是面北二望的)。若问何以观音菩萨北向倒坐?则佛龕上的一幅楹联一语道明:“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鸡鸣寺从此又称为观音楼。光绪二十年(1894年)两江总督张之洞为了纪念好友及学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在鸡鸣寺殿后面建楼一座,取当年杨锐反复吟诵的杜甫名诗:“君臣上论兵,将帅暖燕苏。朗咏六公篇,夏来豁蒙楼。”亲取楼名为豁蒙楼。并书为匾额。
南京鸡鸣寺(一)
  鸡鸣寺山门位于鸡鸣寺路左侧石级上,山门正中书写“古鸡鸣寺’四个金字,步入山门,左为施食台(志公台)。
南京鸡鸣寺(一)
   明永乐年初,朱棣为迎西藏僧哈立麻大宝法王,在山下建施食台,每年遣官谕祭,延请僧人在此超度亡灵,结坛施食,后人称“施食台”,又名“志公台”。

南京鸡鸣寺(一)施食台西边有一小亭,里面有观音像。
南京鸡鸣寺(一)

南京鸡鸣寺(一)施食台南侧的大照壁,照壁上是石刻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京鸡鸣寺(一)

南京鸡鸣寺(一)
刚才上来的路
南京鸡鸣寺(一)鸡鸣寺书画院

南京鸡鸣寺(一)书画院门旁的砖雕

南京鸡鸣寺(一)
施食台前为天王殿
南京鸡鸣寺(一)

南京鸡鸣寺(一)
天王殿前平台下的砖雕
南京鸡鸣寺(一)

南京鸡鸣寺(一)

南京鸡鸣寺(一)

南京鸡鸣寺(一)

南京鸡鸣寺(一)
天王殿东侧

南京鸡鸣寺(一)
天王殿西侧,下面是有观音像的小亭。

南京鸡鸣寺(一)
西侧上面是“江苏尼众佛学院”

南京鸡鸣寺(一)
天王殿内的四大金刚
南京鸡鸣寺(一)

南京鸡鸣寺(一)

南京鸡鸣寺(一)

南京鸡鸣寺(一)弥勒佛

南京鸡鸣寺(一)韦陀菩萨
南京鸡鸣寺(一)
天王殿背面

南京鸡鸣寺(一)
天王殿后面有一堵墙,长满了绿色的爬山虎。
南京鸡鸣寺(一)
中间有一香炉

南京鸡鸣寺(一)
天王殿背后的东侧

南京鸡鸣寺(一)天王殿背后的西侧
南京鸡鸣寺(一)
天王殿北面的平台
南京鸡鸣寺(一)
平台看到天王殿背面

南京鸡鸣寺(一)
台北面的假山
南京鸡鸣寺(一)
东侧是陈列室

南京鸡鸣寺(一)西侧是菩提轩

南京鸡鸣寺(一)
最上面是药师佛塔
南京鸡鸣寺(一)
台阶上面是“毗卢宝殿”和“药师佛塔”
南京鸡鸣寺(一)

南京鸡鸣寺(一)

南京鸡鸣寺(一)登上台阶,西侧是“祖堂”
南京鸡鸣寺(一)

南京鸡鸣寺(一)  祖堂里祭拜志公禅师。
志公禅师,又称宝志禅师,宝志大士等,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高僧。宝志禅师(418--514),亦作保志、宝志公、志公或宝志大士。南北朝齐、梁时高僧,出生于句容县东阳镇(今属南京市栖霞区),金城(今甘肃兰州)人,俗姓朱。一生屡现神异。
南京鸡鸣寺(一)
  志公禅师年少出家,参禅开悟。刘宋泰始年间(公元466年—471年),常往来于都市,居无定所;口中有时吟唱,颇似谶记,众人争问祸福,所言均验,称为“神僧”。 齐武帝以其惑众,命拘捕入狱;然日日见师散步街头;及查看狱中,则师仍在牢房打坐。齐武帝闻悉此事,请师入华林园供养,禁其出入。但师并不受其约束,仍常来往于龙光,净名,兴皇等寺。至粱武帝建国,始解其禁,并尊奉为国师,时常长谈,请开示法要。师于梁天监13年(公元514年)12月圆寂,世寿96岁,敕葬于金陵钟山独龙阜,并于墓旁建开善寺,谥号“广济大师”。
南京鸡鸣寺(一)

南京鸡鸣寺(一)东侧为客堂
南京鸡鸣寺(一)
客堂里供奉伽蓝菩萨
南京鸡鸣寺(一)
客堂还有一个鸡鸣寺模型
南京鸡鸣寺(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