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2017-11-19 08:49:12)
标签:

瞻园

金陵第一园

籁爽风清堂

飞龙峰

徐达

  瞻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是江南四大名园,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予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素以假山著称,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

   瞻园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景点二十余处,布局典雅精致,有宏伟壮观的明清古建筑群,陡峭峻拔的假山,闻名遐迩的北宋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楼榭亭台,勾勒出一幅深院回廊,奇峰叠嶂,小桥流水,四季花香的美丽画卷,犹如南京繁闹都市中的一处世外桃源。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赵朴初先生笔下的“金陵第一园”,并被人们与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初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原为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给明初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作为他安度迟暮的府邸花园。经徐氏七世、八世、九世三代人修缮与扩建,至万历年间已初具规模。清顺治二年(1645年)该园成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乾隆帝巡视江南,曾驻跸此园,并御题“瞻园”匾额,且谕内务府仿瞻园造园艺术,在京城长春园内建如园。瞻园位于南京夫子庙西瞻园路。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1985年二期工程开始,1987年竣工。共增园林面积近4000平方米,修建楼台亭阁13间,建筑面积28882平方米。扩建后的瞻园,东西二园合一,其山水布局既保留了明清园林风格,又汲取现代南北方造园艺术精华,形成兼容并蓄之特色。园内有乔灌木810株,竹类面积400平方米。东瞻园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展区、水院、草坪区、古建区,西瞻园有西假山、南假山、北假山、静妙堂等景点。瞻园已成为南京夫子庙风景区一刻耀眼夺目的闪亮明珠。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正门位于园区东部,门前左右各有一对上雕团龙和回纹图案的巨大石狮,六扇对开大门和东西耳房飞檐斗拱并与两侧的八字墙相接。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当时没有拍石狮子,只好在网上下载了。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石狮制于明代末年,距今已有400年。 “徐达的王府门前一直有一对石狮给他镇守府邸,规模比现在的稍微小一些。文革时期,这对石狮因为‘破四旧’不知所终。上世纪70年代,瞻园作为南京的第一园林要对外开放,没有了镇宅的石狮怎么办?上世纪80年代,就把升州路一个大户人家门口的石狮搬了过来。”文物专家说,这对石狮虽然是从升州路搬迁过来的,但它和瞻园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也是明代的石狮。夫子庙景区的瞻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瞻园门口车流量和人流量都比较大,其门前的石狮和石碑先后“受伤”。2009年8月12日,南京东部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在施工中,卡车司机王某疏于观察,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瞻园大门西侧的石狮子撞损。现已修复好。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大门右侧立柱上挂有郭沫若题写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木匾,高高的檐下横挂着赵朴初题写的“金陵第一园”五个金色大字的大匾,屋内梁上立挂着乾隆皇帝命名、御赐的“瞻园”匾额。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瞻园分为两大游赏区,东面为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共分五个馆,分别是序馆和一至四馆,1958年开始在此举办太平大国革命历史展览。南、北、西三面为假山,主体建筑静妙堂把园林分成南面小北面大的两个空间,各成环游路线,成功地弥补了南北空间狭长的缺陷。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中国收藏太平天国文物最多、史料最丰富的文博单位。可惜正在维修,看不到。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大门背面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西侧靠墙有一太湖石,如意石。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如意石神似如意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东侧路边的一口井,看似有历史了。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吉祥石的造型很像汉字“吉”字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西侧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东侧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由西侧小门进去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门楣上有“西园”二字,题字为心佛。胡小明(1956~ )原名胡志明,号金陵心佛,笔名逸之,字心佛。江苏南京人。林散之得意弟子,著名书法家。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小门进去就是长长的碑廊,西北面是盆景园。瞻园十八景之一“碑廊今古”,瞻园碑廊贯穿园林南北。其中有当年江宁布政使记述瞻园历史沿革及历次维修的记事古碑,又有现代书法家书写的历代文人墨客吟诵瞻园的诗词歌赋新碑,集行、草、隶、楷、篆诸体。“江山千古事,指点话碑廊”,增添了园林的文化内涵。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沿着碑廊往南走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到前面顺着游廊往西折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拐弯处形成一院落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游廊末端有两个小门,一个通到“籁爽风清堂”前檐,一个通籁爽风清堂”前天井。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这个拐弯处的院落北面有一二层小楼,古色古香。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院落东侧是碑廊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刚才就是从这里进来的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从这个小门进去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籁爽风清堂”前天井东侧的游廊有一半亭。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籁爽风清堂”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附前后卷棚式。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堂前两副对联,一副是:“每当孤云招野鹤,频携樽酒对名花”,此联与园中名石“招鹤峰”有关;另一副对联由陈大羽书:“案无俗事心常静,庭有梅花梦亦清”。都是往昔梅花坞的真实写照。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天井西侧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天井南侧耸立一组形似苍龙飞舞的假山群,它由100多吨体态多变的太湖石堆砌而成,体大中空,有石洞穿行其间,水流回旋,石桥连贯。这组假山群是1998年城市道路拓宽时,由邻近的太平天国信王府整体搬迁而来,它为幽静典雅的瞻园再添新景。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簌爽风清堂南面小院面积200平方米,鹅卵石组成“花阶铺地”图案。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天井东侧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半亭里面是
“迎翠轩”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迎翠轩”,现在是“刘敦桢与瞻园”展示厅。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小石桥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飞龙峰”,传为明代徐九公子南园旧物,太平天国时期为天王洪秀全长史信王洪仁发王府中一景。1998年,义兴巷信王府旧址拆迁时被整体搬迁入园。这组假山气势峻峭挺拔,山腹中空曲折,山巅双峰两两相对,宛若苍龙,腾空跃起,有“二龙戏水”之说。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假山石的洞穴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龙张牙舞爪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籁爽风清堂匾额为沙孟海书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籁爽风清堂内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籁爽风清堂内西侧有一小门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籁爽风清堂屋顶橼子上的雕刻非常精美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南京瞻园(一)南门籁爽风清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