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是江南四大名园,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予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素以假山著称,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
瞻园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景点二十余处,布局典雅精致,有宏伟壮观的明清古建筑群,陡峭峻拔的假山,闻名遐迩的北宋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楼榭亭台,勾勒出一幅深院回廊,奇峰叠嶂,小桥流水,四季花香的美丽画卷,犹如南京繁闹都市中的一处世外桃源。
赵朴初先生笔下的“金陵第一园”,并被人们与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
初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原为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给明初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作为他安度迟暮的府邸花园。经徐氏七世、八世、九世三代人修缮与扩建,至万历年间已初具规模。清顺治二年(1645年)该园成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乾隆帝巡视江南,曾驻跸此园,并御题“瞻园”匾额,且谕内务府仿瞻园造园艺术,在京城长春园内建如园。瞻园位于南京夫子庙西瞻园路。


1985年二期工程开始,1987年竣工。共增园林面积近4000平方米,修建楼台亭阁13间,建筑面积28882平方米。扩建后的瞻园,东西二园合一,其山水布局既保留了明清园林风格,又汲取现代南北方造园艺术精华,形成兼容并蓄之特色。园内有乔灌木810株,竹类面积400平方米。东瞻园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展区、水院、草坪区、古建区,西瞻园有西假山、南假山、北假山、静妙堂等景点。瞻园已成为南京夫子庙风景区一刻耀眼夺目的闪亮明珠。
正门位于园区东部,门前左右各有一对上雕团龙和回纹图案的巨大石狮,六扇对开大门和东西耳房飞檐斗拱并与两侧的八字墙相接。
当时没有拍石狮子,只好在网上下载了。

石狮制于明代末年,距今已有400年。
“徐达的王府门前一直有一对石狮给他镇守府邸,规模比现在的稍微小一些。文革时期,这对石狮因为‘破四旧’不知所终。上世纪70年代,瞻园作为南京的第一园林要对外开放,没有了镇宅的石狮怎么办?上世纪80年代,就把升州路一个大户人家门口的石狮搬了过来。”文物专家说,这对石狮虽然是从升州路搬迁过来的,但它和瞻园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也是明代的石狮。夫子庙景区的瞻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瞻园门口车流量和人流量都比较大,其门前的石狮和石碑先后“受伤”。2009年8月12日,南京东部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在施工中,卡车司机王某疏于观察,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瞻园大门西侧的石狮子撞损。现已修复好。
大门右侧立柱上挂有郭沫若题写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木匾,高高的檐下横挂着赵朴初题写的“金陵第一园”五个金色大字的大匾,屋内梁上立挂着乾隆皇帝命名、御赐的“瞻园”匾额。

瞻园分为两大游赏区,东面为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共分五个馆,分别是序馆和一至四馆,1958年开始在此举办太平大国革命历史展览。南、北、西三面为假山,主体建筑静妙堂把园林分成南面小北面大的两个空间,各成环游路线,成功地弥补了南北空间狭长的缺陷。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中国收藏太平天国文物最多、史料最丰富的文博单位。可惜正在维修,看不到。
大门背面
西侧靠墙有一太湖石,如意石。
如意石神似如意
东侧路边的一口井,看似有历史了。
吉祥石的造型很像汉字“吉”字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西侧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东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