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盐官(四)陈阁老宅(3)

(2017-03-15 17:55:58)
标签:

陈阁老宅

爱日堂

戏楼

九龙匾

铺地遗迹

分类: 浙江风景


盐官(四)陈阁老宅(3)沿着旁边的小巷长廊,转入陈宅的中路建筑。
盐官(四)陈阁老宅(3)     这条长
廊称陪弄,老宅主体部分以及偏房是由东、西这样两条长廊贯穿起来的,在老宅整个建筑中具有相作用,也是江南民居的一大特色。

盐官(四)陈阁老宅(3)这是保留下来的铺地遗迹,400多年,保留下来,实属不易。

盐官(四)陈阁老宅(3)一个狭小的天井

盐官(四)陈阁老宅(3)“爱日堂”前廊

盐官(四)陈阁老宅(3)
爱日堂”前的门楼“圣旨玉音
盐官(四)陈阁老宅(3)圣旨玉音门楼外面是老宅大门,轿厅。

盐官(四)陈阁老宅(3)“爱日堂”前隔扇门,木雕精细华丽。
盐官(四)陈阁老宅(3)     “爱日堂”是坐南朝北的。2000年文物部门对中路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后,在原址复建的正厅“爱日堂”。当年相国陈元龙接手园子后,将整个园子南北调头,扩建了坐南朝北的竹扉大门以表忠心,增建了轿厅和中路第一进的爱日堂。

盐官(四)陈阁老宅(3)

盐官(四)陈阁老宅(3)
爱日堂”内部的家具装潢十分考究
盐官(四)陈阁老宅(3)    原本老宅很大,占地100亩,单单爱日堂,就足够摆100张八仙桌举办宴会,俗称“百席厅”。因陈家族人众多,出席宴会的,必须是有出息的陈氏子孙才有资格在此入席用餐。后来爱日堂被毁废后,宴会多设在了双清草堂。现在整个老宅才占地8亩,差了远了!

盐官(四)陈阁老宅(3)    中堂两边的楹联:和气春风朗观初日,丰粮修竹清泳崇兰。”意思是,好环境观日出,盛宴清泳兰竹,漾溢着高雅的氛围。迎接嘉宾,设宴款待,这里作为陈宅的正堂,大到有百席堂之称(一人一席)。两边立柱上的是陈邦彦的对联:“闲拈古贴临池写;静把清尊对竹开”。 上联写清闲的时候取来古帖在池边摹写;下联写寂静的时候手把酒杯对竹畅饮。

盐官(四)陈阁老宅(3)    爱日堂,是康熙皇帝所赐,在康熙四十年,康熙帝南巡,陈元龙就陪在他的身侧,作为一名汉官,这是多么大的一份荣耀啊!在南巡过程中,陈元龙收到家中的一封书信,信上说他父亲病危了,于是他连忙向康熙帝告假,康熙帝得知他告假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父亲,认为他是一个很有孝心的人,又得知陈家正厅正在改建,于是赐匾“爱日堂”。

盐官(四)陈阁老宅(3)    在几十年为官期间,陈元龙在好些地方受到皇帝优待。如康熙曾命他在御前作书,当面嘉奖赐给他“凤池良彦”匾额,并御书一卷;问他家中堂名,为写“爱日堂”赐给他;为他父母写了“南陔日永”和“慈教贻庥”匾额,赐给他父亲人参、金扇等物;到陈元龙八十二岁退休时,雍正赐给“林泉耆硕”医额,解下御用朝珠给他挂上,又“赏给酒膳果品,着六部满汉堂官饯送,沿途官弁迎送尽礼”;三年后,乾隆做了皇帝,又命令“恩予在家食全俸”(即享受原来的待遇)。

盐官(四)陈阁老宅(3)

盐官(四)陈阁老宅(3)
堂内右侧的额匾“南陔日永”上有“康熙四十三年御笔”字样。

盐官(四)陈阁老宅(3)
堂内左侧的额匾“凤池良彦”上有“康熙三十四年御笔”字样

盐官(四)陈阁老宅(3)
这个也是屏风?很好看!
盐官(四)陈阁老宅(3)

盐官(四)陈阁老宅(3)
爱日堂后厅(南)
盐官(四)陈阁老宅(3)

盐官(四)陈阁老宅(3)
爱日堂后厅匾额“慈教贻庥”,康熙亲题字。
盐官(四)陈阁老宅(3)爱日堂后厅另一块匾额“鸠杖庞眉”,也是康熙亲题。

盐官(四)陈阁老宅(3)从正厅爱日堂出来,转入后面的大楼,也就是府中的戏楼。

盐官(四)陈阁老宅(3)     陈阁老宅中有家庭戏台,也不应该奇怪,因为最早买下此宅的,是陈家先祖陈与郊(明代),是著名的戏曲家,据说也是皇帝亲自允许在家里私建戏台的。

盐官(四)陈阁老宅(3)
戏楼前廊
盐官(四)陈阁老宅(3)
戏楼前廊

盐官(四)陈阁老宅(3)

盐官(四)陈阁老宅(3)

盐官(四)陈阁老宅(3)看戏的空间很大

盐官(四)陈阁老宅(3)远远看去,戏台像一张很大的床,戏台上的粉色帷幕像蚊帐。

盐官(四)陈阁老宅(3)

盐官(四)陈阁老宅(3)戏楼板墙上挂着字画,边门有楼梯可上二楼。

盐官(四)陈阁老宅(3)
二楼有
陈家稀世珍宝九龙匾
盐官(四)陈阁老宅(3)    
御赐的九龙匾“躬劳著训”四字牌匾。采用上等楠木精心雕琢而成,堪称艺术精品。这是雍正帝为表彰礼部尚书陈诜(陈元龙之兄)妻子查氏教子功绩,特御赐的匾额。九龙御匾长3米,宽1米,由九龙组成,栩栩如生。雍正元年十一月十五日,雍正得知原礼部尚书陈诜早年去世,其夫人查氏担负教子重任,将三个儿子教育成人,为国家输送了人才。其子皆为朝廷官宦,为使陈氏门庭增色,特赐予查氏此匾。
    侥幸的是,文革期间这块御匾被里人当做普通的木板弃于柴房而逃过一劫。

盐官(四)陈阁老宅(3)    
这三个儿子都上匾的,他们分别是:男,江西建昌府知府,陈世俊,相当于现在南昌市市长;第二个儿子是翰林院侍讲学士,陈世倌,翰林院是专门给皇帝起草文件,讲经说文或编修国史的一个机构,侍讲是给皇帝讲学的一个官职;第三个儿子是翰林院检讨,陈世侃,检讨是书籍校对方面的官职。

盐官(四)陈阁老宅(3)    
九龙匾的背面,介绍海宁陈家。九龙匾到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陈家共有皇帝所赐匾额八块,此匾为仅存的一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