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2017-02-20 20:35:16)
标签:

南湖

来许亭

宝梅亭

许瑶光

彭玉麟

    嘉兴有个著名历史人物,他就是曾任嘉兴府知府前后十八年的许瑶光。

    许瑶光(1817-1881)字雪门,号复斋,晚号复叟。湖南善化(长沙)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生。道光二十九年拔贡。历任桐庐、淳安、常山、诸暨、仁和等县知县,有循声。嘉兴府知府前后十八年,政声卓著。光绪八年(1882)卒。著有《雪门诗草》十六卷、《谈浙》四卷。清代诗人,浙江名宦,被当时舆论誉之为近世少有的贤太守。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来许亭”为纪念清嘉兴知府许瑶光在嘉兴的政绩而建造的。 清同治三年(1864)许瑶光升任嘉兴知府,历时十年,为政清廉明,并为嘉兴的发展办了不少实事、好事,受到嘉兴民众的好评。如今“来许亭”内悬挂着许瑶光的画像和他的政绩简介。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来许亭”的正面亭匾是俞平伯(19001990年)题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来许亭”背面匾额为程十发(1921~2007年)书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由于许瑶光政绩显著,受到浙江巡抚的嘉奖,并经巡抚推荐,于同治十二年(1873)夏奉命进京向朝廷述职。行前,嘉兴父老在南湖烟雨楼为他举行饯别仪式,赞扬他的政绩。许瑶光深为感动,表示述职后,愿意再次回嘉兴任职,以报答当地父老之情。恰巧此时这座新造的亭子竣工,为了盼望许瑶光再次来嘉兴任职,与会父老士绅一致同意命名将此亭取名为“来许”。同年冬,许瑶光述职后果然如约归来,又一次担任嘉兴知府,一时传为佳话清朝的知府三年为一任,而许瑶光在嘉兴连任了18年知府。他为官务实平易近人,为嘉兴人民做了不少好事,被当时誉为少有的好官。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屋内情况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许瑶光的画像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许瑶光的政绩简介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故明龚公祠田记》碑,嵌于来许亭东墙外侧走廊上。高131厘米。宽41厘米。行书。

    故明龚公祠田记碑。明朝龚勉在任嘉兴知府期间,重修了烟雨楼,恢复了名胜古迹,并且开浚城河,便利农田灌溉,方便舟船往来,做了一些对百姓有益的事情。去任以后,当时有人将烟雨楼荷花池畔的一座亭子改作了龚公祠,用来纪念他为嘉兴人民所作的功绩。清顺治二年(1645),抗清战役中,龚公祠与烟雨楼同时毁掉。祠中原有祠产水田若干亩,此项收入由祠内和尚掌管,用来支付春秋二季祭祀。祠毁后,田亩被地方上有势力者强行霸占。康熙二十年(1681)季舜有在重建烟雨楼的同时,于钓鳌矶东南重建了龚公祠,并查考收回被占的田产。盛枫撰有《龚公祠祭田碑记》详细记载了这件事情。

碑文:

    具呈士民陈廷熹、万葵、王普、沈棐悦、曾鲁、沈源进、黄以鲁、顾骏文、倪炳、沈寿明、孙燮、邱观德、沈寿名、李廷鼐、李士珩、陈浤等,呈为宪泽恐弛,公吁勒石,以垂永久事。

    前朝府主龚太宗师洁己爱民,民怀其德,建有龚公祠堂一所,在于烟雨楼随。蒙公捐俸,置有斋田贰拾柒亩,存为烟雨楼住持僧日给。又置有祠田叁拾四亩陆分,存为春秋祭祀、修理祠堂之用。载在全书,历历可依。

    不意鼎革之际,祠堂坍毁,以致祠田为人侵蚀。(康熙)三十四年,住持石明控理,蒙前主许公、张公、署事李公、府主佟公暨天台新莅兹土,历审谳断,归还原田,永为烟雨楼祭祀公用。但日久弊生,人心莫测,恐不肖僧人或有私相授受之谋。故不得不为未雨绸缪之举。若非勒石昭彰,恐世远禾湮,或仍被侵佔者有之,或不肖僧人盗赎迎进者有之,不但春秋绝祀,而各府县主之清理苦心,终归乌有矣。

    为此,公吁天台恩念宪泽难弛,准着住持僧石明将田爿号、段佃户、起租额、完粮都图,一并开明,刊刻立石,永远存照,便后人知所遵守,永无豪强侵佔盗废之虞矣。

    康熙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奉县主陈批着住持石明开明完粮都图勒石可也。具折烟雨楼僧石明为遵批开明叩天,一并勒石。事切烟雨楼,蒙前朝府主龚太爷置有常住斋僧田贰拾柒亩,在于胥六都中,十五册办粮,又置有膳祠田叁拾肆亩陆分,在于公佔图办粮。今有陈廷熹等具词勒石,牌眷开明,谨将斋、祠二田佃户、起租额数、田爿生落号段、完粮都图,一并开明,犹恐日后或有侵佔盗卖等情,伏乞天台恩准一并刊刻勒石,以垂永久。上禀一并将建造殿宇、常住物单开后。

    康熙十五年间,护法陈道升、檀护沈体泉、陈思山众位建造“小普陀”,奉供赐于观音菩萨,前后两殿,东侧厨房一间,西首三圣殿30五间。自超山督工启建后,蒙季太爷建造烟雨楼一所,何老爷32建造仁文书院壹所。超山独任看守至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岁,超山年老病笃,请同檀护面将各殿佛相并。常住什物逐一点清,设立交单一式三本。一付后人掌管看守,一存沈君平,一存万向宸处查点。惟愿后人动慎苦守,增辉佛日,无负众檀护建造之意,并老僧半生苦难之功。此超山交单册之序文也。什物门窗等项,细载于册。日后恐有遗失、隐匿,附记以备考阅。

    朱云绶 锺茂明 潘公望 俞翰宣 沈君平 陈楷山 王广成 戴升来 公同檀护陈元亮 万向宸 陈亶在 顾大章 沈素公 徐云五 陈左州 郑殿声 陈思山 张公远 莫□嘉 俞永嘉

    康熙四十六年 丁亥岁小□月吉旦立

段佃户

一、户唐二老租田壹拾贰亩,额租拾石捌斗,坐落胥四都斜丽字圩,水旱不饶。

一、户朱世华租田壹拾伍亩,额租拾贰石,坐落文云寺西,水旱不饶。

以上共斋田贰拾柒亩,在胥六都中,十五册完粮。

一、户朱天其租田壹拾亩,额租玖石。地字八十六号,丈实田贰亩贰分七厘贰毫;八十七号,丈实田壹亩贰分贰厘伍毫;八十八号,丈实田陆亩陆分玖厘玖毫。

一、户钱瑞生租田捌亩,额租柒石贰斗。地字八十九号,丈实田肆亩;九十号,丈实田叁亩玖分玖厘八毫。

一、户王子清租田陆亩叁分,额租伍石陆斗柒升。黄字 号,丈实田陆亩。

一、户刘永生租田陆亩叁分,额租伍石陆斗柒升。地字二十七号,丈实田柒亩贰分贰厘叁毫。

一、户盛奉林租田叁亩陆分,额租叁石贰斗肆升。地字五十五号,丈实田贰亩玖分贰厘肆毫。五十六号,丈实田陆分捌厘壹毫。

以上共祠田叁拾肆亩陆分。俱坐落胥四都斜丽字圩,在于公占图办粮,额租□皇下□□。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金仁《庚子重修烟雨楼记》碑,位于来许亭东墙外侧。高32厘米,宽132厘米。乾隆四十五年(1780),清高宗第五次南巡。上一年初夏,嘉兴知县金仁“奉檄专办”烟雨楼修葺事,至第二年孟春告竣。

    金仁,通州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任嘉兴知县。

    梁同书(1723-1815),钱塘人,梁诗正子。乾隆十七年(1752)特赐进士(二甲十六名),授编修。累迁侍讲,以忧归,不复仕。工书。少学颜、柳,中年用米法,七十后愈臻变化,纯任自然,为当世独绝。

    碑文:

    庚子重修烟雨楼记   楼之建,自五代时吴越王始,由宋迄今,废兴不一,邑志载之详矣。雍正庚戌,□钱宫保、李公抚浙,采风至郡,加意振兴。以楼峙郡治巽隅,四面潆洄,当放海要冲,居文曲正位。龙光牛斗,照耀空濛,疑雨疑烟,天开图画,即景名楼。前人具有深意,维时重整大观,而溯湖首冠南宫,连登甲第。考郡乘而访旧闻,凡有兴修,莫不响应。地灵人杰,斯楼大有造焉。

    我皇上始自辛未南巡,道经浙水,必幸斯楼。御墨煌煌,丰碑屹立。乾隆四十五年庚子,恭逢皇上七旬万寿云日载临,仁职守兹邑,奉檄专办。庀材鸠工,增新葺旧,期于位置得宜,游观惬意。爰拓楼之前后,爽朗纡徐。台榭松篁,池亭鱼鸟,桥通中外,廊绕东西,首尾回环,包罗名胜。己亥初夏兴工,庚子孟春告竣,亦兢兢勉李公忱矣。

    三月初吉,皇上登楼流览,天颜有喜,染翰临摹。随命两淮盐政,按图呈样,殆有取焉。伏念楼台景物,胜地良多,继有可观,不过名公巨卿,骚人墨客,足供吟咏而已。兹楼独蒙宸赏,何幸如之,且幸今之重新也。天章炳烺,应运鼎兴。恩科春元,复占滮湖,胜概第一。地灵人杰之徵,如操左券,得不为斯7楼庆乎。

    仁谨拜手稽首,恭纪其实。御制诗镌在珉石,永镇斯楼。更为之晓于众曰:此一楼也,湖光云影,树采山辉,鼓盪太和,坰缊元化。凝而为烟,散而为雨,倏凝倏散,非雨非烟。撷四序之精华,萃通都之灵秀,虽偏隅之景物,实大块之文章。变幻顷刻,气象万千。弟恂恂焉,泥烟雨之名,而目之亦小之乎。测建楼之深意矣,是为记。并纪以诗:烟雨楼宜烟雨时,六龙回驭日迟迟。小桥犹带西湖意,高阁还兴北阙思。问俗农桑恒足矣,效灵台沼乐为之。天颜有喜亲图写,愿进□□祝寿诗。

    潞河金仁撰  钱塘梁同书书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乾隆帝游烟雨楼与庄有恭联句诗及庄有恭跋残碑,嵌于来许亭东墙外侧。32厘米,宽122厘米

庄有恭(17131767),字容可,号滋圃,东凤(今属汕头市龙湖区东凤村)人。祖籍福建晋江,其父在奕仁时才定居番禺。有恭在兄弟七人中排行老二。史载有恭“生而颖异,十三通五经,旋补诸生以选贡考,授宗人府教习”。乾隆四年(1739)庄有恭被钦点为状元,开始其近30年的政治生涯。

碑文:

蒙庄眎蒙翳。(臣目本近视,蒙询楼中陈群所书,几茫无以对)前虚豹尾随,今预鹢头伺。堤桃伫靧红,(臣庄有恭)

(御制)渚柳渐凝翠。近远景毕呈,吟咏兴诚遂。何殊侍西清,窃幸迓南暨。迟牵载书船,急控催诗辔。遇荣三接承,(臣庄有恭)

(御制)音矢载赓继。频阴所恒惯,屡晴实罕事。却虑误农作,(江浙泽国夙称多雨,自渡江旬馀,总逢晴和,虽宜畅览,实廑农时,不无望雨之意)

然诚得两利。(冬雪复霑,正月下旬,雪继以雨,今旬馀晴霁,实利农田,臣知之最悉)三农足冬雪,万国来辑瑞。瞻天惬众怀,(臣庄有恭)

(御制)观风廑予意。阳舒固胜阴,月计尤省岁。勖尔惟清心,体兹共济义。

皇上御极之二十有七年,德博化光,时和岁阜。天人协应,国庆骈臻。东南亿兆,延颈企踵。望属车之清尘者,于兹又五年矣。属迩岁浙省有堤海之役,关数郡城邑、农田利害者甚钜。非我圣主亲临相度,指受机宜,无以底绩安澜,缀禹之阙。迺顺臣民之吁请,因慈庆之礼成,奉安舆,广慈惠。凤鸟司启,苍灵奉涂。以二月二十八日云罕南来,暨于浙境。

嘉兴烟雨楼者,名标于两宋34,胜时于双湖。朱栏碧瓦,隐显空濛。远树遥山,潆青蘸绿。于时风日晴美,澄湖练明。皇上御轻鷁升层楼,省岁事之无违,观万物之得所。有畅衣襟,叠敷天藻。(是日,驾幸不移,□□赋就数章)微臣不敏,复奉特诏联句,用石鼎体成二十二韵。

伏念臣昔侍西清,令备疆吏,举标风之典,效陈诗之义,于职固宜。顾以粉米之微土缶之,陋依光山,龙藻火之沐。窃金声玉振之中。元气包含,俾□□胥归条理。天文垂丽,即白贲亦著,采章人非,八伯事异,柏梁以今。况古儒生殊遇,臣寔庆生逢焉。

圣制高深,赞扬莫发。独念由宋迄今登斯楼者众矣,代有作者夥矣。岁月递迁,谁同不朽。微臣独幸,近天光漏,沾春泽得,附喜起歌。后与兹楼永辉映于烟霏雨润,水流山峙之间。岂独微臣之荣,更亦斯楼之幸也。用忌弇陋,薰沐敬书,勒诸贞石,并附志,其荣幸之忱如此时。

    乾隆二十七年四月 朔日之吉 浙江巡抚臣庄有恭恭记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来许亭旁边的墙上有一石碑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吴仰贤《来许亭记》碑
碑文:

    嘉兴地当孔道,为浙西剧郡,然席二百年来承平之盛,庶富相安,俗号易治,故守是邦者,秩未满辄他擢去,鲜久于其位者。咸丰庚申,贼陷郡城,盘踞四载,焚剥蹂躏,庐舍为墟,郡民逃亡转徙之馀,廑而免者,无自存计。同治甲子,汇苏官军乘胜收复吾郡,斯时也,士马骈阗,笳鼓震厉,禾民柔怯观望未敢归。善化许公宦浙久,大府倚其才,檄绾郡符,至则辑和将弁,约束健儿,土著之民,始稍稍与客兵相狎处,未几即凯撤去。公乃辟榛芜,广招徕,剔奸除莠,嘘瘠起枯,七邑官吏,咸手条教。凡黉宫书院之属,养老恤贫之举,以次兴复,推广靡遗。民和年丰,百货鳞集,农忭于野,商歌于市,衣冠文物,蔚若旧观。入其境者,几忘昔年有兵燹事,而不知公之出斯民于水火而衽席之哉,殚精竭虑,盖十年于兹矣。癸酉正月,皇上躬揽万几,重二千石之寄,诏郡国各以其时入觐。公俟受代,至即戒装,吾邑士庶闻公之行也,先期筑亭于南湖烟雨楼之左偏,相与扶老携幼,攀道遮辕,延公于亭,酌酒罗拜而言曰:“方今圣天子励精图治,前席而问苍生。公以慈惠之师,上结主知,行当膺不次之擢,陈臬开藩,岂私吾一郡哉。虽然吾侪小人受公之赐,亲如父兄,何忍一日离公,公亦奚忍舍吾民而去。谁为请于朝,复借寇君乎?”言己皆欷歔怫郁,中若有不自释者。公起而谓之 曰: “噫,吾岂去汝哉?国家故事,秩满报政,引对毕,还郡视事如初。今航海而行,往返旬日计耳。吾岂去汝哉?”于是众皆喜曰:“公既许我来也,适亭成未有名,名之曰‘来许’,将日夕倚亭延颈以望公之来也。”邑人士嘱贤叙次其事而勒石亭中,以志勿谖云。

    同治十二年51癸酉夏六月 嘉兴吴仰贤撰并书

    吴仰贤(1821-1887),嘉兴人。官至云南迤东道。工诗。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许亭旁边的院门,通湖心岛的边缘。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许瑶光书福碑,嵌于烟雨楼西围墙中。碑高115厘米,宽56厘米。正面是“福字碑”。其反面是“寿字碑”。

    碑文:果厚德之象地,将灵贶之自天。故积善者馀庆,亦无逸者延年。

雪门许瑶光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拐弯向东是“宝梅亭”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宝梅亭”,是一座东西贯通的长方形简易建筑物。南面有二个花窗。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东面是一个葫芦形月门,西面是一个花瓶形月门,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门外是一条长长的走廊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宝梅亭内西面内壁嵌有元代吴镇的“风竹图”石刻,北面正中墙上,就是那块著名的梅花碑。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清光绪元年农历三月,清画家彭玉麟来嘉兴,知府许瑶光陪同游南湖,于南湖中得石,便“横直梅花乞两株”。彭生性喜爱梅花,应许知府索梅要求,当即给许瑶光画了二幅梅花,一幅是直幅,一幅是横幅,并赋诗其上。许瑶光得画后,请嘉兴秀才钟沈林镌刻石上,并于同年在烟雨楼北面建亭,壁嵌彭玉麟画梅石刻,将亭命名为“宝梅亭”。其横梅原石中间有破损裂缝,画家因势走笔,以树干顺其裂缝而画之,取势得当,妙不可言。

   玉麟,字雪岑,号雪琴,官至兵部尚书,善诗、书画,下笔立就,尤喜画梅,一生所作不下万幅。彭玉麟年幼时曾与一位梅姑娘有婚约,后来梅姑娘的父母将女另许他人,梅姑就此殉情。彭玉麟伤心至之,遂以画梅悼念梅姑,以志不忘。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彭玉麐梅花图横碑,嵌于宝梅亭南墙内侧中部。高95厘米,宽226厘米。左、中及右上部刻梅花图。其右下角刻彭玉麐自题七绝诗二首,行草书。”整幅画上有一株让人过目难忘的老梅树!粗壮的虬枝占据着画面的中心,使整幅画显得沉雄刚毅。老枝上的新芽,以及枝头上的梅花,又使画面增添了几分婉约。联想到此画作者彭玉麟作为湘军将领驰骋疆场,却在闲暇之余不忘以画梅哀悼一位痴情女子,此画简直就是画家本人的真实写照!

  画面的右下方,刻有一首诗和一段文字。就是彭玉麟的手迹:“作别孤山处士家,又来鹤渚泛轻艖,风流太守多情甚,笑索梅花向水涯。横斜乱写两三枝,难肖林逋月下诗。寄去鸳鸯湖上去,年年岁岁系相思。”

碑文:

作别孤山处士家,又来鹤渚泛轻艖。风流太守多情甚,笑索梅花向水涯。横斜乱写两三枝,难肖林逋月下诗。寄与鸳鸯湖上去,年年岁岁系相思。乙亥季春,予由西湖退省庵出江道,过嘉兴,许雪门太守、傅翼良总戎作东道主,邀游鸳鸯湖烟雨楼,于水际得此石,索画梅,乘醉走笔以应,莅系二绝志兴,雪泥鸿爪,当亦有因缘在也。南岳七十二峰樵人玉麐并识。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彭玉麐梅花图诗碑,竖碑,嵌于宝梅亭东墙内侧中部。高152厘米,宽62厘米。中、左部分刻梅花图。其右下刻彭玉麐自题七绝诗二首,行草书。

碑文:

鸳鸯湖畔暂停舟,烟雨来登岛上楼。一幅梅花乘醉写,何妨半日为勾留。我在孤山顶上来,水边篱落见花开。笔端饱酿惟春色,疏影横斜信手栽。乙亥春吟香外史玉麐作于鸳鸯湖烟雨楼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吴镇风竹图诗画碑刻,位于宝梅亭西墙内侧。高168厘米,宽88厘米。碑的中、左部分是风竹图。其右上刻吴镇自题五言诗,草书。

碑文:

    山窗思寂寥,铜博香委曲。客中乞丹青,写作秋云绿。梅道人戏墨  鸳鸯湖上钓鳌矶,旧时翠竹含烟霏。兵后何处有苦笋,孤负清风无处归。我藏梅花道人竹,枝枝摇曳秋云绿。刻石湖中龙夜吟,碧波万顷戛寒玉。沧桑金石半消沉,藉与邦人话前躅。我闻道人剑术奇,临老却题和尚碑。仙耶佛耶且莫辨,笔墨自与乾坤垂。魏塘墓前有八竹,题诗字字腾蛟螭。究竟道人以竹重,至今重竹兼重诗。人生那可无绝艺,丹青也定千秋计。我思古人贻后人,他年应入禾中志。同治六年 善化许瑶光题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元代四大画家之一。善画山水,并擅梅竹。此“风竹图”是清同治六年知府许瑶光偶得真迹,请人摹刻上石,并题了诗,置于宝梅亭内壁。 “风竹图”笔墨潇洒,用笔劲爽,似可听到竹叶枝间的婆娑之声,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嘉兴南湖(五)来许亭、宝梅亭
    许瑶光还专门写了一首《构宝梅亭》的诗,其序云:“三月二十六日,彭雪琴宫保道出南湖,乞写横直梅花各一于石,构宝梅亭护之,诗以当记。”诗中说道:“暮春道出鸳鸯湖,横直梅花乞两株。直者龙伸横者卧,笔墨变化乾坤驱。千秋不受霜雪虐,四海环顾同辈无。淡香疏影臣心孤,楼台生色水鸟呼。寄语禾人永宝诸,自古名胜端赖名臣护。”以知府之尊而要求对两幅梅花图“永宝诸”,可见彭玉麟梅花图之珍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