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绘本介绍:
《多多什么都爱吃》是一本很幽默的、充满趣味的图书。

这是以小女孩儿为第一人称来写的,写她对于多多长大的幻想。这是以小女孩儿为第一人称来写的,写她对于多多长大的幻想。女儿不吃饭,妈妈没有一味的批评、教育她,而是启发她,让她自己来想小狗长大是什么样。女孩儿充分发挥她的想象,想到多多长大的各种好处,然后又想到坏处,终于明白,那些饭菜应该自己来吃,自己要长大才是最好的。这本书比起说教,是不是让人愉快很多呢?而且在给孩子讲的时候,还可以启发自己的孩子一起联想。
(二)相关介绍:
选自《幼儿园早期阅读课程:幸福的种子(普及版)(小班上)》,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幼儿园早期阅读课程》专为幼儿园3-6岁幼儿设计,针对该年龄段特有的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的状况和特点,以培养幼儿持续的阅读兴趣、全面的阅读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为目标的早期阅读特色课程。
有:《你几岁》《荷花开》《多多什么都爱吃》《没有声音的运动会》《长长的……》《爱吃水果的牛》《好吃的水果》《晚上》《老鼠偷吃我的糖》等。
(三)作者介绍:
文图:颜薏芬

她曾经是大学讲师,现在是自由插画家、绘本作家,出版过几本绘本与插画作品。从英国完成设计与插画学业后,在河堤社区开设一间“小蘑菇画室”,带着许多大小朋友在绘本式天马行空的想象中,玩着色彩的游戏。也是文创品牌“小蘑菇”的幕后推手。能画出让人幸福温暖的作品、设计出实用又讨喜的文创商品。
(四)名家赏析:
文/曹俊彦(资深画家、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
当我们还是小朋友的时候,我们吃饭时也常常挑嘴。不是吗?我们觉得青菜有怪味,吃鱼总是因为有刺嫌麻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才喜欢妈妈的红烧茄子;什么时候那些以前不爱吃的东西,慢慢变成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了?
是啊,营养均衡很重要,但换个轻松的角度来看问题,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偏食可以宽容一些?用有趣的方式来讨论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让孩子更容易获得正确的认识?这也许就是故事作者写作的出发点。
看到图画书的书名,我们可能以为多多是一个贪吃的小孩静心地读下去才知道,多多原来是一只小狗的名字。请注意这里隐含了作者的良苦用心;让孩子常常听到“什么都爱吃”这句话,用正面的说法鼓励孩子不偏食,比用消极的批语方式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是的,故事的前半部分巧妙地采用了对话的方式展开情节。当妈妈的总是在提醒孩子,这样东西很有营养,那样食物对健康有好处;孩子却总是在婉言拒绝,她的办法是说“多多什么都爱吃”,这样就把不想吃的东西都丢给小狗多多了。这样的矛盾怎样解决呢?聪明的妈妈技高一筹:“什么都叫多多帮你吃,多多也会替你长大喔!”故事的情节就在妈妈的这一句话之后转变。它使孩子展开了一连串丰富的联想:先想到多多变大了的话,真是好处多多;但是当多多变得大大的时候,许多麻烦也就跟着来了。不是吗?孩子终于觉得还是自己吃了那些食物比较好。
和小朋友一起欣赏这本书时,我们可以不必强调书中“偏食”的主题,不过,讲故事对把孩子比较熟悉的事物或孩子最近接触到的食物名称替换进去,却有增长率加趣味的效果。而故事中小狗变大的好处和坏处是一个话题,值得鼓励小朋友扩展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经验来续编故事,增加创造性的阅读趣味。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配合故事情节,以轻松的色彩和自由奔放的蜡笔线,加上类似漫画的造型,给小读者提供了宽松自然的故事情境。画面开始于一幅用餐的生活小图,貌似平淡却营造了亲和温暖的家庭气息。当故事情节进入孩子的联想时,画面便随着小狗多多的长大而渐渐变大:从单页图到跨页图,直到用特别的展开折页来展现四页合成的一个超大画面的狗,充分表现了孩子的想象并将故事推向高潮。这么好玩的设计,一定会引起孩子的兴趣,请在讲故事的时候善加运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