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绘本《鱼就是鱼》——小班伴随式阅读实录   jiajia

(2012-07-24 13:21:48)
标签:

杂谈

绘本阅读《鱼就是鱼》现场实录

                                                          刘佳佳  2012.6

绘本介绍:《鱼就是鱼》  []李欧·李奥尼 /文·图     阿甲 

适宜年龄:小班下学期至中班

适宜小班幼儿的绘本

  1、色彩鲜明、形象可爱、内容短小有趣,最好是单页单幅。

  2、贴近生活的故事内容、情节变化起伏,最好有重复的情节。

  3、有重复的语言,适合儿童在发现、模仿的基础上深入阅读。

  4、有悬念和猜想,儿童可以主动探索和想象。

  5、富有诗意的审美,孩子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

  6、富有时代的气息,体现当代文明和未来幻想。

除此之外,我们在为孩子选择绘本的时候,还要考虑到绘本本身的一些特点。如:纸张的安全问题、画面是否反光、印刷是否清晰等等。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阅读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向大家推荐一些适宜小班阅读的绘本

《好饿的小蛇》《猜猜我有多爱你》《要是你给老鼠吃饼《谁咬了我的大饼》《给爸爸的吻》《小熊不刷牙》《鼠小弟的小背心》《为什么我不能》《爱吃水果的牛》《嘟嘟》《抱抱,抱抱》《月亮的味道》《这是一只老鼠吗》《男孩和青蛙》《有趣的吊床》《挤呀挤》《鼠小弟的礼物》《小袋袋找新家》《我爸爸和我》《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好朋友》《小黄和小篮》《颜色的秘密》《打瞌睡的房子》

 超级变变变系列:(1)《起床了我能行》(2)《大声回答我在这儿》(3)《香喷喷吃饭了》《爱笑的鲨鱼》《小袋袋》系列

 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图、文---艾瑞克/卡尔(美国)

 涉及的教育内容有:各种水果、蝴蝶的变化周期、一个星期的概念、数字等。

 绘本《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文—劳拉/乔菲/努梅罗夫(美国)  图—费利西亚/邦德 (美国)

涉及的教育内容有:因果关系、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情节发展、猜测因素、动物和人的亲密相处等。

 绘本《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图、文 —五味太郎(日本)

 涉及的教育内容:幽默风趣的情节;同一句话不同的表达方法;知道保护牙齿,讲卫生等。

 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图、文—徐志江(中国)

 作品选自《东方宝宝》绘本版2009/9

 作品简介:一只小猪为自己做了一块大饼,因为很累而睡着了。醒来却发现大饼不知被谁咬了一口,大饼上留下一个奇怪的牙印。小猪开始询问身边的朋友,每问一个朋友,大家就会在大饼上留下自己的牙印。眼看自己的大饼就要被瓜分掉,小猪饿得也咬了一口,边吃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涉及的教育内容:各种动物的牙印;猜测结果;观察细节,发现线索等。

 绘本《鼠小弟系列》 图、文 —江嘉男与上野纪子夫妇(日本)

 作品简介:《可爱的鼠小弟》是日本中江嘉男与上野纪子夫妇共同创作的,自1974年问世以来就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仅《鼠小弟的小背心》就已重印了153次。此系列获得了日本图书馆协会好绘本奖、日本讲谈社出版文化绘本奖、厚生省儿童福祉文化奖等最高奖项,不仅是日本绘本的颠峰之作,也是世界绘本经典中的经典。

 从封面就开始讲故事,吸引孩子们不断地读下去,绘本的魅力由封面就开始了……翻开书,机灵可爱的鼠小弟跃然纸上,像演话剧似的,清楚而生动地为孩子们讲述一个个天真烂漫而又不失活泼幽默的故事。

 整套绘本的图画是以黑白为主,素描式的绘画风格,画面上只有主人公——鼠小弟或者它和它的动物伙伴,画面简单干净却又不失生动。单看画面基本上就可以读懂整个故事,并能逐步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给予他们间接生活经验的体验。

 乐乐趣猜猜看系列、《这是一只老鼠吗》、《上床睡觉》、《好饿的小蛇》等也是非常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绘本。                    

绘本分析

这是一个如同寓言般的故事  

  鱼和蝌蚪是好朋友  

  蝌蚪变成了青蛙  

  到外边见世面去了  

  鱼还是鱼  

  当鱼听说青蛙口中的世界  

  他也想去看一看  

  谁都知道  

  如果鱼离开水  

  会发生什么事……

  头晕目眩、呼吸困难的小鱼及时被青蛙推进了水中……在故事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段非常美丽的描写:阳光从水面上照射下来,揉碎在水草间,柔柔地变换着亮光闪闪的色块。这个世界的的确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一处了。“你是对的,”比诺鱼对青蛙说,“鱼就是鱼。” 

  鱼就是鱼,你就是你。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身边的世界也很美好。

现场实录:

第一次讲述:

孩子们做成两排围坐半圆,围坐在高一些的椅子上举起图书问两边的孩子:“看得到吗?”两边的幼儿回答:“看得到。”司昆:“可以呀!”

师:“那好,我的故事就要开始了。”

幼儿:“鱼就是鱼”

师:“没错,我个故事的名字就是叫《鱼就是鱼》,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紫儿:“我看到鱼了。”

司昆:“我认识字”

开始讲述故事

讲封面:鱼就是鱼,作者,[]李欧。李奥尼 文。图     阿甲 

翻开第一页

朝朝:“蝴蝶页”。悄悄:“也叫环衬。”

后排的松松站了起来,手扶着前面的幼儿椅,认真看。

继续翻页

司昆:“扉页”

是讲述扉页内容:鱼就是鱼

翻页讲述第一页:

师:“树林边上有一个池塘,池塘里有一条米诺鱼和一只蝌蚪。他们常在水草中游来游去,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木木:“什么叫形影不离呀?”

师:“就是他走到哪儿,它就走到哪儿。”

翻页继续讲述

后排的金宝也站了起来,盯着书看。

当讲到“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蝌蚪又长出了小小的前腿,尾巴也越来越小了。”时,

朝朝:“尾巴短了。”

想想:“该变青蛙了。”

师继续讲述。

当讲到:“米诺鱼也在不断地长大,长成了一条完全成熟的鱼。它常常好奇的想,那位长着四条腿的好朋友到底上哪儿去了呢?”

朝朝:“他去捉虫子了。”

师继续讲述。

当讲到:“青蛙说:‘看见了一些非常奇特的东西。’”

幼儿听到“奇特”这个词时重复了一遍。

师继续讲述。

幼儿看到鱼想象出的鱼鸟,哈哈大笑。

朝朝:“鱼变成鸟了。”边说边用手做鸟飞状。

翻页,讲到奶牛

豆豆:“耶……鱼奶牛。”

师讲到:“肚子下坠着些粉红色的奶袋子。”幼儿笑了起来。后排的想想也站了起来,认真观看画面。

师做第一次集体提问:“鱼鸟、鱼奶牛、鱼人是谁想象出来的?”

幼儿集体回答:“是小鱼想出来的。”

师:“他见过人吗?”

幼儿:“没有。”

师:“所以她想象出的动物和人都是鱼的样子。”

师:“米诺鱼听到青蛙讲了这么多奇怪的动物和人,他有什么想法,想干什么?”

司昆:“想上地面上去。”

想想:“想看看人是什么样,动物是什么样。”

松松:“想去逛街。”

这时后排的林林也站了起来,认真观看。

师继续讲述。

当讲到:“他完全跃出了水面,跳上了岸。”

紫儿:“它死了”。小雨:“死了吧!”

后排有五名幼儿站了起来,所有幼儿都很认真的听。

师继续讲述。

当讲到“把鱼推回到池塘里”。

紫儿:“它活了。”悄悄:“它又游了起来。”孩子有些兴奋,开始躁动起来。师站起来边讲边走近幼儿,幼儿又接着专注的听。

师继续讲述,直到结束:“鱼就是鱼。”最后一页合了起来。

悄悄、豆豆:“我还想听一遍”,其他幼儿也主动说了起来。

 

 

第二次讲述

孩子们做成两排,低一些幼儿在前排,高一些幼儿在后排,幼儿能够看到绘本。

师:“上星期,老师给你们讲了一个故事,叫什么?”

幼儿:“鱼就是鱼”

师:对了,“鱼就是鱼”

师:“故事里都有谁呢?”

松松:“有鱼,还有小蝌蚪,它们是好朋友,互相帮助。”

想想:“好朋友在一起,不分开。”

师:“对了,好朋友就是你在哪,我在哪,这就是形影不离。”

师:讲到“蝌蚪长出了小小的长腿”时。

幼儿自发说:“尾巴变小了。”

师:“对了,尾巴变小了。”

师:讲到鱼想象出的鸟时。

想想自发说:鱼鸟

师:讲到鱼想象出的牛时。

瑶瑶自发说:是鱼牛。

松松:还有鱼人。

师:讲到“不可思议”时。

木木: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呀?

师:就是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师:“救命”。

豆豆、俏俏:哈哈笑

师:“尾巴轻轻一摆就能游上游下”。

木木自发接:“游左游右”。

司昆、木木:鱼就是鱼。

师:“小鱼最喜欢在哪生活?”

想想:“水里”。

紫儿:“小草生活在土地上”。

想想:“水草生活在水里”。

师:“鱼就要生活在水里,因为——”。

幼儿:鱼就是鱼。

 

 

第三次讲述

    前排幼儿做塑料椅,后排幼儿坐木凳,保证后排幼儿可以看到。老师拿出一本书,幼儿自发说“鱼就是鱼”

教师逐页讲述,“环衬”

木木、俏俏:“也叫蝴蝶页”

一翻开扉页,幼儿齐声“鱼就是鱼”

师讲到“形影不离”

木木:形影不离我知道

师讲到“是一只青蛙”

好多幼儿“啊噢”

师讲到“就是这么回事”

阳阳:哈哈

师讲到“小蝌蚪的尾巴慢慢”时

木木主动说:越来越小。

师讲到“蝌蚪爬出水面……”时

想想:青蛙不需要水

师讲到“青蛙跳回池塘”时

豆豆学习青蛙跳了一下

师讲到鱼想象的鸟、牛、人时

乐乐:我看怎么不像鸟,像鱼呀?

司昆:是鱼心中想的

师讲到“奶牛下坠着些粉红色的奶袋子”时,问幼儿“这是干什么用的?”

幼儿“装奶的”

师:咱们每天喝的的牛奶哪来的?

童童:就是奶袋子里的。

师:这些鸟、牛、人是谁想出来的?

幼儿:米诺鱼。

师讲到“不可思议”时

阳阳:什么是不可思议

童童、木木:不可思议我知道,就是怎么也想不明白

师:“鱼跳到岸上会发生什么事?”

童童:该干死了

师:用干渴的声音喊“救命”

幼儿开心的笑,教师引导幼儿,干渴的时候声音是什么样的,自己喊救命试试

师:讲到“这个世界才是最美丽的。”哪是最美丽的?

木木:是池塘

阳阳:池塘是它家

师:如果让不会游泳的小牛到水里会怎么样呀?

幼儿:会淹死,喘不过气的。

师:对了,他们要在自己适宜的地方生活。

反思:

教师在为幼儿讲述故事之前,一定要先对读本进行分析,反复阅读,预设出幼儿可能感兴趣的读点并设计相应处理方式,如提问、细致阅读、等。我在阅读完这本书后,对米诺鱼的想象十分感性趣,无论是想象出的鱼鸟、鱼牛、鱼人画面都十分有趣。但同时这也会是一个难点,为什么青蛙说完之后会是这样呢?于是我预设了提问:“这些画面都是谁想象出来的呀?米诺鱼见过这些动物吗?”果然幼儿对着几面画面的内容很感兴趣。通过教师的提问,幼儿对画面内容有所理解。阅读过程中幼儿对“形影不离”和“不可思议”这两个词不太理解,通过两次讲述后,幼儿理解了词义,并能主动进行解答。

这本书之所以要选在小班下学期进行讲述,是希望能在幼儿了解“青蛙”以及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基础上进行阅读,幼儿会更容易理解故事内容。

在用故事书给幼儿讲故事时,教师要考虑到光线以及座位的摆放,要保证每一位幼儿都能看到书。如幼儿较多,就让幼儿坐两排,后排幼儿在不影响其他幼儿的情况下,可以站起来,教师不应制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