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绘本故事《换一换》阅读实录 陈爱玲
(2010-07-14 08:53:22)
标签:
杂谈 |
情境记录:
今天陈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新故事,一边说一边举起书,手指着书名说“书的名字叫《换一换》,这本书是日本的作家XXX写的,翻到第一页,“我要出去玩,叽叽”“喂,小老鼠,换一换叫声好吗?叽叽
反思:
第一次阅读时,幼儿对绘本还不够熟悉,他们更关注老师给他们讲,注意力基本集中在故事的情节,他们关注小鸡换了什么,整个故事的经过和起伏。从幼儿的表现可以看出幼儿能够比较好的理解故事。比如,他们觉得换了声音很好玩,模仿者动物的声音和动作。再比如,当小鸡遇到花猫时,幼儿的情绪是紧张的,气氛是安静的,他们能够体会小鸡的当时的心情。
第二次阅读
情境记录:
反思:
第二次阅读时,他们更关注故事的细节,并且这些细节是与他们生活相关性更大的内容。在跟随老师讲故事的过程,幼儿对故事有一定的熟悉,他们的注意力基本上不会像第一次一样,基本上关注故事主要人物的发展,他们能分配一些注意力在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比如,他们会和老师说,瓢虫,蜗牛,蜘蛛,这是他们在户外经常看到的昆虫,而不是豆豆虫等不熟悉的小动物。
第三次阅读
情境记录
反思:
第三次,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关注对小鸡来说交换的好处,开始动脑思考故事背后所隐含的内容,这样的思考可以帮助幼儿更深入的理解故事,理解交换行为,进而话锋转向幼儿的实际生活,帮助幼儿将故事经验转化为实际行为。比如,交换让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幼儿在听故事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交换的喜悦,比如老师问,“你们为什么笑?”孩子们会说,“换了以后特别的好玩。”幼儿还认为交换的好处是能够把花猫吓跑。
第四次阅读
情境记录:
“老师,我想听《换一换》”。霏霏说道。“好的,请你把这本书取来”。“小朋友一边听故事一边想为什么小动物都愿意和小鸡换叫声?它是怎样和小动物说的?”故事讲完后,我们开始讨论“小鸡怎样和小动物说的?”乐乐说到“它说换一换叫声好吗?”你们觉得小动物为什么都愿意和他换叫声呢?”菲菲说“他说话好听”,阿娇说“她小声说话”,麦坤说“他说话有礼貌”。“你们说的真好,原来小声有礼貌说话,大家都愿意和你交换东西,以后我们也像小鸡一样和小朋友说话好吗?”这时睿睿爬在迪迪的耳朵边不知在说些什么,一会儿迪迪跑过来说到“老师,刘博睿说想让我送给他一个小电风扇”。
反思:
第四次,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更关注,其他动物为什么愿意和小鸡交换声音,从另一个角度说,老师在引导幼儿认识交换这种亲社会的交往技巧。比如,幼儿可以自己商量要交换或赠送物品。并且用温柔的声音等。
幼儿活动区中的自主阅读
霏霏很喜欢这本书,我已经发现她连续好几天都在看这本书。今天同样拿了这本书,一下子翻到小鸡和小猫换叫声这一页,学小猫“喵喵叫”,数地上的小蚂蚁有几只,自言自语着“蛋宝宝孵出小鸡了,1、2、3、4、5、6、7、8、9,”一直往后翻,数每一页下角孵出的小鸡。
反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