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四节气之“小雪”发现之旅》听课反思

(2021-11-21 10:48:32)
分类: 教育之花

第一次全程听了一个主题活动的启动课、中期指导课和成果展示课,感受颇深。三节课的主题都是《二十四节气之“小雪”发现之旅》,第一节启动课是由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的张扬老师带领学生展示。她从谈话开始导入,利用盲盒这个新生事物引领学生对温州当地的小雪节气的习俗的了解。然后,讨论值得研究的问题,指出提问的三个原则——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学生带着目标进行提问,结合自身生活,密切联系本次主题。接着老师要求学生汇报问题,这里只让一个学生提了“温州瓯柑农业收成率如何?”。我想如果让各个小组都汇报一下问题是否更好?制定方案环节,老师的学法指导能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明白1——X方案制定的模式,并出示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分工等。教师通过分解难点,学生制定方案会更具体和容易操作。最后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方案展示后总结。整堂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很顺利地启动了本次活动,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做好了准备工作。第二节课是乐清市虹桥实验中学的赵晓阳老师带领学生展示中期指导课。赵老师气场十足,课堂驾驭能力强,机智化解学生课堂生成的各类问题。指导课由于其特殊性,很难进行磨课,赵老师有胆识上“裸课”,个人非常佩服。赵老师先是利用回顾进行导入,然后出示汇报要求:表达清晰、积极聆听、认真思考、准备提问、及时记录。学生汇报后,师生共同评价。最后,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每个活动都是为了唤起学生的主体责任感,赵老师以一种真实而不求完美的对话情境,营造出民主、平等的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克服畏难情绪,树立自信。第三节课是总结阶段的成果汇报,由温州市瓯海外国语学校的翁海燕老师带来。她通过谈话导入,然后各组汇报、展示成果。学生通过采访等各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实践,制作成PPT进行汇报,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实践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教师应尽可能地减少干涉,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实施、自主管理及总结反思,从而提升自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翁老师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决定权,全程只是一个引导者的姿态,像一根线牵引着各个小组。通过这样三节课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三位老师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用开放和包容进行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综合组织为导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学生的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进行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三节课都切合了综合实践活动从学生审视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