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肉眼鉴定宝石的内容和方法

(2008-05-10 14:26:24)
标签:

弧面

宝石

面型

肉眼

重影

分类: 宝石鉴定实践
  宝石鉴定第一步肉眼观察,经验对比,再常规器鉴别,大型仪器确定。
  宝玉石的肉眼鉴定是通过肉眼和10X放大镜对宝石矿物的晶体形态、表面特征、包裹体进行综合观察、分析,由此可判断所鉴定宝石的真假。肉眼鉴定,无论对宝玉石经销商、鉴定专业人员,还是广大的珠宝消费者均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对原石交易而言,由于宝玉石原石往往产于条件艰苦的地方,不
可能指望应用各种仪器进行现场测试。而且,客观上由于原石的特殊性,即使有仪器,也无法获得所有
信息,更何况行业中已长期形成了凭肉眼鉴定的传统;其次,对于珠宝鉴定师,肉眼观察是进行宝石鉴
定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肉眼鉴定不仅能帮助我们鉴定宝石和种属,还能帮助鉴定宝石的成因,也能为确定宝石是否通过后期优化处理提出重要线索。但肉眼鉴定不仅仅要凭借丰富的经验,更需要以坚实的理论依据作保障。了解宝石肉眼鉴定的有关依据,对于正确掌握肉眼鉴定方法会大有裨益。宝石的结晶学性质、物理性质、包裹体等均是其中重要理论依据。
  
一、结晶学性质
 
  晶体:晶体是内部原子结构有序的固体,晶体的充分发育导致其外部晶面呈规则的几何形态,不同的晶体由于不同的内部原子结构,而具不同的晶体外形特征,即称结晶习性。表面的特征也各不相同,这就为我们肉眼鉴定宝石提供了重要依据。如金刚石常呈八面体、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产出,晶体表面常有三角形生长标志;水晶常呈六方柱状产出,晶体主要由六方柱、菱面体和六方双锥形成单形,柱面上常有横纹和六边形凹坑等。依据这些特征,就能为正确鉴定这些宝石矿物提供重要线索。
  除具明显外形的宝石晶体外,尚有一些不具规则的几何形态,但具有内部有序原子结构的宝石矿物,它们是由无数微晶组成的集合体,这些微晶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可以被观察到,这些被称为多晶质的矿物集合体,即玉石,如翡翠、东陵玉、汉白玉等。肉眼能观察到的粒状结构也就成为这些宝玉石重要的鉴别特征。还有一些玉石矿物也是由细小晶体组成的集合体,但组成这些玉石的矿物晶体是如此之小,以致用普通显微镜也无法观察到,这类矿物被称作是隐晶质矿物,这些组成矿物虽然难以观察到,但它们可构成独特的结构特征,如玛瑙的显微结构等。这些结构特征也为我们肉眼鉴定宝玉石提供了重要依据。
  非晶质体:有些貌似固体的物质,有一定的化学成分,但其内部原子结构排列无序,这类物质被称为是非晶质体,如欧泊、火山玻璃、琥珀。无特定的内部结构、无特定的晶体外形等,也为我们肉眼鉴定这些宝石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物理性质
 
 1. 颜色
  (1)观察方法
  观察颜色需在白色背景下,用日光或与之等效的光(各种波长混合得最均匀的光) ,使用顶光(反射光) 照明来判断颜色,不能用透射光照明。
  (2) 描述
  宝石的颜色可按颜色的纯度分为单色宝石和复色宝石两种,宝石颜色的描述不仅要描述宝石颜色的色调,还要描述宝石颜色的明暗、深浅及均匀程度。对光谱色单一的单色宝石,可直接进行描述,如红色、浅蓝色等;对光谱色不纯的复色宝石,则要按不同色调的主次进行描述:次者在前,主者在后,如一颗绿色宝石略带黄色色,则应描述为黄绿色。如果其颜色又浅,则应描述为浅黄绿色。
  此外,肉眼可见明显的多色性时,也应描述在颜色项下,对宝石颜色的描述还包括对宝石色斑和色带的描述。对色斑和色带的描述包括其分布位置、形状、大小、宽窄和深浅等方面的内容。
2. 透明度
  在透射光下, 按照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及不透明等不同情况, 对所观察宝玉石进行分类。
 3. 光泽
  用反射光观察宝玉石的光泽, 并指明光泽种类, 如玻璃光泽、油脂光泽、丝绢光泽等。
4. 色散
  少数宝石色散强,如钻石,钻石的火彩是钻石的一个重要鉴定特征。
5.特殊光学效应
  一般情况下,使用顶光(反射光) 观察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少数情况下也可用透射光观察。对于白色、浅色或无色近于透明的宝石可将其置于暗色不透明衬底上观察,其特殊光学效应较为明显。
6. 重影
  用肉眼或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宝石对面刻面相交的棱是否有重影,某些宝石如电气石、锆石可见明显的重影。

http://jpkc.szpt.edu.cn/zb/admin/eWebEditor/UploadFile/20041028145244104.jpg

重影(SiC)
特殊橄榄绿色的橄榄石、具星光效应的红宝石、具晕彩效应的欧泊等均是典型特征。又如主要取决于宝石折射率的光泽也可为肉眼鉴定某些宝石提供重要依据。如金刚光泽是钻石特有的,软玉具油脂光泽,孔雀石的丝绢光泽等也具有特殊的鉴定意义。
某些各向异性的晶质宝石具有非常大的双折射现象,以致于通过透明的宝石台面可观察到棱线“重影”,这一性质对于鉴定与其相似的宝石非常重要,如钻石与锆石两者很相似,但前者看不到重影,后者能清楚地看到重影。较易将两者区分开来
  力学性质:包括密度、硬度、韧度、解理、裂开和断口等,同样为肉眼鉴定宝玉石提供了重要依据。例如,钻石与人造玻璃,虽然外形可能较相似,但前者比重较大,硬度高,后者较轻,硬度小,且易被外来物磨损。通过掂重、观察被磨损的情况等,较易将两者区别开来。又如钻石与尖晶石,前者具完全的八面体解理,后者无解理。原石时清楚的八体解理可将两者明确地区别开来。对成品,由于钻石完全的八面体解理,并在成品上留下$字形切口、胡须等,也为我们鉴定它们提供了重要依据。又如,玻璃与翡翠,除其它特征外,两者断口也存在重大差别,玻璃为典型的贝壳状断口,翡翠为锯齿状断口。其它物理性质:包括热学性质、磁学性质、电学性质等,这此性质在肉眼鉴定中也极为重要。如大多数晶质宝石比仿制品导热率高,因而,晶质宝石手感较凉,仿制品手感较温;又如天然蓝色钻石导电,处理产生的蓝色钻石则不导电,即通过导电情况就可将两者区分开来。磁性也同样有鉴定意义,如天然钻石一般无磁性,合成钻石由于含金属包裹体而产生磁性,通过磁性,也可为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鉴别提供依据。
 
7. 包裹体
  用肉眼或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宝石内部有无包裹体、包裹体大小、种类及分布特征等。
8. 琢型
  宝玉石的基本形态或式样,常见的琢型有:
  刻面型  由抛光的平面组成宝石的表面。透明好的宝石多磨成刻面型(2-1a为刻面型宝石常见琢型)
  弧面型(素面型 具有外凸的弧面或内凹的弧面, 玉石多磨成弧面型(2-1b为弧面型宝石常见琢型)
  单型  弧面型的顶面与平底面。
  双型  弧面型的顶面及底面。
  珠型  根据其形态特点可进一步分为圆珠型、椭圆珠型、扁圆珠型、腰鼓珠型、圆柱珠型等.
  异型  该型包括自由型和随意型两种,其特点是根据人们的喜好或者原石的形状琢磨成不对称或不规则的形态。
  浮雕  腰围以上全部被刻成图案。
  凹雕  腰围以下全部被刻成图案。
  图章型  表面平行的扁平体。
  宝石琢型的描述要尽量简单、明确,应按小类在前大类在后的顺序描述,如椭圆刻面型、心形弧面型。
  对玉雕琢型的描述可根据其雕的人物、动植物及风景等形态,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进行描述,如:观音(翡翠雕件)、白菜与螳螂(翡翠雕件)。
  对原石形态的描述可视其具体外部形状而定,如,六方柱(绿柱石)、八面体(尖晶石)

http://jpkc.szpt.edu.cn/zb/admin/eWebEditor/UploadFile/20041028145432959.jpg

 

http://jpkc.szpt.edu.cn/zb/admin/eWebEditor/UploadFile/2004102814556251.jpg

 

http://jpkc.szpt.edu.cn/zb/admin/eWebEditor/UploadFile/20041028145519892.jpg

2-1a  刻面型宝石常见琢型

http://jpkc.szpt.edu.cn/zb/admin/eWebEditor/UploadFile/2004102814561309.jpg

2-1b弧面型宝石常见琢型
9. 加工质量情况
  观察宝玉石加工的面角大小、比例及抛光情况等。
10.  拼合石
  在观察宝玉石成品时如戒面,应注意观察冠部、亭部及腰部是否有光泽、颜色及所含包裹体等方面的差异,以判度是否为拼合石。
11. 有鉴定意义的断口及解理
  用顶灯反射光观察宝石的表面,尤其是易损伤的部位,如宝石的腰部和底面。破损处的解理与断口的光泽有时是关键性的鉴定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光学性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