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课《生物的变异》

(2019-04-15 21:51:40)
分类: 教育随笔

送培送教到庐阳  包河庐阳联手话教研  

                             ——评课《生物的变异》

     评课《生物的变异》


                  

王贞名师工作室承担合肥市教师培训基地送培送教到庐阳区的活动。此次送教活动恰逢庐阳区第五届学术节活动,包河区王贞名师工作室与庐阳区贾伟名师工作室联手切磋,共研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

活动内容包括:包河区王贞名师工作室学员、46中学南校区郑艳承担送教课,课题为《生物的变异》;46中学尹有芬老师承担讲座,讲座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庐阳区贾伟名师工作室学员45中学胡颖老师与45中学橡树湾校区严芳老师同课异构课《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最后由合肥市教研员黄威老师进行点评。

411日春和景明、春意盎然。6点多钟,我们送培送教一行人分三路就出发前往 合肥42真相中铁校区。

郑艳老师的课在第一节。课题是《生物的遗传》,郑老师首先情境设置开始:“你和我一样吗?”现场调查学生之间的变异现象,“我来分享”分享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变异现象,从各类生物的图片展示和距离出发,引导学生构建起生物的遗传的概念,并理解变异鱼遗传一样,具有普遍性。

评课《生物的变异》

有关果蝇染色体组的动手组合的学生活动教学环节。通过将果蝇染色体组分离和再组合过程,是对之前遗传知识的反馈和再提取;通过对果蝇后代变异现象的分析,发现遗传与变异概念间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举例、比较和分析,师生共同探讨遗传可以分类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这一环节及时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很多老师的教学只停留在举例和分类的层面,而,郑老师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变异的理解。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可遗传的变异的内涵,修正学生的前概念(认为生物的变异就是突变)。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另一个难点是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郑老师仍然以果蝇的为例,通过对果蝇长翅和残翅的变异对其生存的影响展开讨论,以“生物变异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和“生物变异对生物进化的”的2个递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使生物不断进化发展。

这节课郑老师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出发,从具体的现象到抽象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通过系列活动逐步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变异的原因来体会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化了学生对进化与适应观念的理解,为学生建立进化与适应的生命观念奠定基础。

整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积极地活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成为师生思维交互、生成的过程。

总之,这节课比较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郑老师这节课另一个亮点是教学机智,和之前磨课相比,今天公开课的学生反映要差一些,特别是开始的“你和我一样吗”的调查和“我来分享”的举例都不是很充分,学生发也不是很积极,郑艳老师突发奇想用让学生点头或摇头来配合老师的举例,既降低了难度,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非常机智的处理方式。

存在的不足:

1. 郑艳老师的课脉络情绪,逻辑分明,娓娓道来,一气呵成。可以说是理性十足,激情不足。希望郑艳老师调整高中教学的习惯,更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本节课有2处情感目标值得挖掘和落实:1)“你和我一样吗”的调查活动及为生物的变异举例,也可以突出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当然,本节课此调查不充分,但是之前磨课中也没有升华此情感目标。)2)最后展示我国太空育种的视频,应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对于可遗传变异的学习很有深度,不可遗传变异的举例也比较充分。不过对于有环境引起的变异的辨析最好能够强调一下,如可以提问“由于环境原因引发的变异都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吗”,引发学生思考,透彻辨析2种类型的变异。另外,PPT展示资料,让学生阅读并辨析是比较好的形式,但是最好适当增加学生自己举例更好。因为本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是“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庐阳区45中学胡颖老师和严芳老师的2节同课异构课《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非常值得称道的是两位老师上的是实验课,上出了生物课的味道,让学生真实地看到了人的血液和人的血细胞。这种坚持在实验室给学生真实生物学事实的方式是十分宝贵的,值得广大生物学教师学习。当然,上好实验课也更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时间中去摸索,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今天送培送教活动中,有46中学尹有芬老师做了一个简短的专题讲座,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教学》,一下为尹老师就郑艳老师的这节课的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设计的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活动,生成“生物的变异”概念。(理性思维

设置“你和我一样吗?”活动现场调查学生之间的变异现象。设置“我来分享”活动,分享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变异现象。展示其他生物图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验生物变异的普遍性。通过以上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出发,从具体的现象引入抽象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通过系列活动逐步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生成“生物变异”的概念,学生的思维发展得到有效的引导。该教学目标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理性思维。

2、通过模拟实验,建构“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的概念,同时提升探究能力。(理性思维、科学探究

通过设计模拟探究的活动及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学生通过分组模拟染色体的传递过程,比较分析结果,建立“遗传物质在传递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了可遗传的生物变异”的概念。在模拟探究活动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互动合作,在体验中提升理性思维水平。

3、能用进化与适应观理解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生命观念

以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入手,引导学生讨论生物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最终形成共识,如果没有可遗传的变异,地球上就不会产生新的稳定的生物类型。正是由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才使得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地进化发展。该环节的设置向学生渗透了生命观念。

4、了解我国的太空育种,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

以太空育种为案例,进一步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通过该环节的学习,学生了解我国的航天技术和太空育种发展迅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