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磅阅读(徐焕春):走进伟人故里,感悟圣贤之道

(2025-11-11 21:27:33)
标签:

文化

分类: 书院通知
重磅阅读(徐焕春):走进伟人故里,感悟圣贤之道

当书院公众号发出“踏访运河之都”的主题游学公告之后,立志班的家长和小弟子报名信息纷纷传入我的手机。书院立志班的的办学宗旨就是“读书做圣贤,立志报家国”。每学期立志班开学第一课,先生都会跟家长和孩子分享古圣先贤和伟人立志故事,我们敬爱周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已经融进立志班孩子的生命里。这些孩子心心念念都想走进周总理故居,穿越时空,连接周总理的伟大心力、能量与智慧。

2025119900,彭城书院200多名师生怀着敬仰心情瞻仰周恩来纪念馆和他的故居周总理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的丰功伟绩、光辉事迹早已深深刻在每个中国人心目中,无需再用过多的语言赘述。参观完周总理纪念馆和故居,结合《道德经》学用和先生平时对我们的教导我的感悟如下:

第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去淮安的路程上,奔驰的大巴车变成立志班行走的课堂,我四号车的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周总理的诗词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夜的工作》、《十里长街送总理》两篇文章。《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何其芳 ,周总理在第一次“文代”大会上作了报告作者把记录稿作了整理,送给总理审阅。因为总理当时正在做其他工作,就让作者先把文稿放下,然后休息。等总理让工作人员叫醒作者,把稿子递给何其芳发现总理审阅非常细致并不是只浏览一遍,每句话都批阅,批完一句就在后面画一个圆圈。文中还描述这样一个细节:作者起身不小心把转上的部分带歪了,周总理走过来给扶正。总理每天日理万机,他做的都是事关国家民族的大事,转上歪了一点,都及时给扶正,而且这是总理连续工作一夜之后的举动。

读完这篇文章反思自己,每天诵读《道德经》,“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挂在嘴上,实际上做到了多少呢?游学的过程中,作为本次游学的车长,很多细节没考虑到,对大家照顾不周。更是因为自己考虑不周到,犯下一个原则性错误:没有及时通知不参加游学的立志班小弟子周日书院课程暂停一次,导致有家长把孩子送到书院,发生这样的事情真是不应该。很多时候总给自己的做不到、想不到去找借口,其实所谓的“想不到、做不到”,不是自己事情多,而是自己能量不足、德性不够。

第二、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展览馆里,记录总理关心百姓,心系百姓的图片和事例太多了记忆最深刻的有这样几幅:(一)《两个大人物,一个小协议》。周总理与邓颖超没有孩子,但是周总理曾多次动情地说道:“全国的孩子都是我和小超的孩子嘛!他们都是革命的接班人”,并将这一承诺付诸实践,与邓颖超一起抚养了许多革命先烈的遗孤。周总理在延安时亲自安排将烈士子女送到苏联,并亲自与斯大林谈判达成了一个协议:这批子弟在苏联只求学,不上前线。这是当时世界上两个大人物,达成的一个小协议。(二)19615月,周总理到河北武安县伯延公社调查,他就坐在老乡家的门槛上和社员交谈。(三)1961年,河北邢台发生6.8级大地震,周总理冒着余震的危险亲临灾区指挥救援工作,他让老百姓背着风,自己迎着风给百姓讲话。类似这样的图片与事例太多,周总理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人民,他是人民的好总理总理没有子女和遗产他去世后却有十里长街“泪飞顿作倾盆雨”无数群众流泪送别……几十年岁月流逝今天一提起这个名字无数国人的心中依然会涌起难以抑制的崇敬和深情

第三、总理的三宝之光”。《道德经中的“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在我们总理身上更是表现得细致入微。一件缝补多次的睡衣领口磨得发白,袖口打着整齐的补丁。讲解员说,这件睡衣总理穿了二十年。旁边展柜里,是他使用过的钢笔、眼镜,普通得如同任何一位老者的遗物。这就是那个运筹帷幄二十六载、让世界为之折臂的外交家,这就是那个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大国总理。他将所有都献给了人民,却对自己苛刻至此。19586月,周总理参加北京十三陵水库建设。水库指挥部的负责人说:“我们热烈欢迎首长”,周恩来立即纠正:“这里没有首长,没有总理、部、司局长的职务。在这里,大家都是普通劳动者。”这不正是总理的“不为天下先”最好的写照吗?

第四、“做个好母亲便是大事业”这是书院人都懂的一句话。今天在周恩来的故居再次听讲解员讲述,在周总理身上更看到“好母亲”的功德。周总理一生有三个母亲:生母、嗣母、乳母。如果说生母万氏的天命是把他带到这个世上,来救助苦难的中国。生母爽直豪放的性格、精明能干的品质社交与处事风格培养了周总理日后善于团结各方、化解矛盾的能力嗣母陈氏性格慈祥柔和,沉静温和,教导周恩来隐忍与坚韧,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他温和儒雅、内敛深沉的品格。母蒋江氏勤劳善良,她让周恩来接触到农业劳动与民间疾苦,使他从小对底层民众产生深切同情,奠定了他“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根基。蒋江氏的勤劳节俭影响了周恩来的生活习惯,他一生保持朴素作风,反对铺张浪费。

三位母亲都是慈爱、善良、厚德、谦卑的中国女性的代表,三位母亲对总理的爱,让总理充满温情,三位女性从不同维度滋养了他的成长,使其成为兼具传统文化修养、现实斗争智慧与深厚人民情怀的革命家与政治家。周总理三位母亲柔弱谦和的优秀品格更是验证先生

对我们所讲的做个“好母亲便是大事业、柔弱胜刚强、家和万事兴、一个好女子旺三代”的智慧女子的最好呈现。

第五、相会在中华腾飞世界的今天。在周恩来总理的故居,我看到这样一句话:“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百度一下。这是周恩来总理在19147月,赴日本留学时,为同学写下的,当时和同学约定时间是1917年的9月。现在我面对“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多想大声地告诉您:其实不用我告诉,我相信您老人家都看到了,今天地中国已经腾飞世界,这盛世如您所愿!我彭城书院两百六十多位师生家长来瞻仰您的故居,不是完成一次简单的游学活动,而是追逐您这种将“小我”彻底融入“大我”的“无我”之精神。您从小在这里读圣贤书,立下拯救民族的伟大志向;我们彭城书院的小弟子,也如您一样,从小读圣贤书,也立下让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宏图大志!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题图说明:本文作者(右一)与汉风先生、于惠老师(左二)、史馨如老师(左一)在周恩来故居前留影。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11组成员、立志班主班老师、子衿学堂弟子、书院骨干义工、此次游学四好车车长 徐焕春邮箱收稿日期20251110

重磅阅读(徐焕春):走进伟人故里,感悟圣贤之道
【本文作者(右)与武云辉老师 在周恩来纪念馆西花厅前留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