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毕风东老师文章:在书院收获远比付出多

(2025-11-04 13:26:00)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毕风东老师文章:在书院收获远比付出多

加入彭城书院丰县分院至今,已整整一个年头了。一年来,每每参与书院的活动,我都收获满满——尽管自己的付出微不足道,但那份感动、那份力量,足以让我生命得以觉醒。它就像一束光,指引我不断前进;收获远比付出多,我们的书院,正是这样一个能量满满的道场。

上个周六、周日,书院组织了丰县烈士陵园碑文描金活动与祭孔典礼暨开蒙仪式。在老师们的精心筹划和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下,两项活动圆满完成。整个组织过程行云流水、环环相扣、自然舒畅,处处凝聚着书院人的智慧与担当。

烈士陵园纪念碑前,《献花曲》缓缓响起,大家静默肃立、垂首默哀。在主持人马冉冉老师的解说中,我分明看见许多家长双眼湿润,恭敬与感恩之心在每个人心中油然而生。尤其是为碑文描金时,所有人都格外用心、格外仔细,生怕少蘸了金粉、描淡了文字,更怕失敬了英灵。每描摹一个名字,就像在触碰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恭敬与感恩之心从每个人的心头流淌到指尖。在缓缓的描摹中,厚重的革命文化洗礼着身心,滋养着生命。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在文庙祭孔仪式上,全体嘉宾、师生及家长整理衣冠,怀着赤诚恭敬之心向孔子行周揖礼,以传统礼仪传递对先贤的追思。低沉的音乐与主持人富有磁性的引导,仿佛将现场带入时空隧道,至圣先贤孔子正与我们进行一场跨越天地的对话。整个文庙宛如一个巨大的能量场,摄住了每个人的敬畏之心,汇聚成一束光,照亮每个人的生命。

书院组织的每一次活动,都凝聚着义工们的大爱与付出;而每一次微薄的付出,都能让我们收获太多感动。

还记得去年,丰县市民小院建设工程开工。小院有大量体力活要做,在张卫华老师与于启建老师的带领下,书院家长与小弟子们全员参与:刮墙皮、卸砂石、搬桌椅、安装孔子像,还要种花植树、清理垃圾。书院老师们穿上劳动服,和家长、市民朋友们一起干活,常常满脸汗水、满身泥巴;大家有钱出钱、有车出车、有力出力,常常忙碌到夜幕降临。整个建设工程历时百日,竟没有一人喊脏、没有一人喊累,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光与热,相互传递、交织。

 有一次,我跟着一辆小货车拉桌椅,司机是位女家长。聊天时得知,她和姐姐都做拉货生意,听说书院需要车辆,便放下手头的活主动来帮忙;后来听说车辆不够,她又毫不犹豫地给姐姐打电话,让姐姐也把车开来。这个小小的举动,再次触动了我的心。那一刻我忽然懂得:书院不是一座孤岛,而是无数双手共同托起的船;我已被他们的光包裹,成了最幸运的追光者。

还记得刚加入书院时,我第一次和张莉老师走访那些品学兼优却生活贫困的学生。那次走访,我带着一份宁静与期待前往。走访中,我看到破旧的房屋、简陋的家具,还有贴满奖状的墙壁——这一切,无不触动我的心弦。我见到一名学生的父亲:常年多病,心脏装了多处支架,还得过脑溢血,腿脚不便。可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却坚定地告诉我们:无论多苦多累,也要供孩子读书上学。

 另一家的孩子,父亲双腿骨折,母亲也多病,尽管生活拮据,他们眼中却满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尤其让我动容的是,有个从小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拉扯大的孩子,靠我们团队助学考上了大学。国庆节他回家探亲,见到张莉姐,就像见到自己的妈妈一样上前拥抱。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鼻子一酸,几欲落泪。我深知,这次走访不只是一次慰问,更是内心一次深刻的修行与觉醒。它让我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更让我看见人性的光辉与伟大。

 书院义工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修行不只是提升自我境界,更是关注他人苦难、伸出援助之手。这些感动,像一颗种子种在我的心田,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与行动方向——作为修行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份爱与光明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用双手与爱心,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温暖与希望。

在书院,我常常被照亮、常常被感动。感动是什么?感动是被给予者对给予者的回应,是被给予者面对给予者时流淌的爱的泪。感动需要播种,播种在你我的心田;当它成熟,收获的果实会化为一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爱。它促使我们拥有助人为乐的勇气,让我们在埋头为他人做事时、在默默扶起跌倒的行人时,都在悄悄播种感动。生活中,我们一个不经意的付出,都是在播种感动!

如今,我们仍行走在修行的路上。手中虽无稻种,却带着更珍贵的种子”——一次援手、一段倾听、一个微笑、一次微小的付出。只要我们愿意付出、愿意播种,就一定能有所收获。我相信,当这些种子落在他人心间,终会生根发芽,让整个社会开满感动的花。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8组成员丰县分院暨凤城书院骨干义工 毕风东邮件收稿日期:202510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