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磅阅读(侯瑞华):山水有清音

(2025-11-03 10:50:20)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重磅阅读(侯瑞华):山水有清音

 当得知书院古琴研修班三周年庆典在茱萸寺举行,活动主题是先生给起的“山水清音”时,我心里就多次出现大洞山这片山水的画面。觉得这惊喜太重,连呼吸都充满了喜气,心里的声音就是:好、好、好。似乎只剩下这一个“好字”,再说一个都多余。

 十一月是收获月。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大洞山茱萸寺旁的演出地——普园。一推开栅栏门,院子里一株好大的柿子树,上面挂着小灯一样的红柿子,柿子上方涂着生动如浅唱的云。进入室内,影壁前供奉着一尊佛像,三面玻璃窗外是山林:山楂树、石榴树、芭蕉树……无需装饰,自然成景。先生说“普”是普天之下的普,是普渡众生的普,是普通的普,是普及的普,“普”就是道。

 我们一行排好队伍,明慧老师带着我们,去茱萸寺礼佛献花。行入禅寺,就被澄明笼罩,目之及山光,耳之闻鸟鸣。仿佛这片山林是一处结界,将世俗的陈嚣与纷扰隔绝在外,虽未读禅经,但已入禅意。接着吃斋饭,静坐。

下午活动开始,海德法师和先生给我们开示、赋能。先生说,海德法师向大海一般的德行把我们吸引到这儿来,德从哪儿来?顺道来,做到了老子讲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你就是普渡众生了,就能得到老天的护佑。先生接着讲了活动主题“山水清音”,茱萸寺在圣水湖畔,大洞山麓,清音就是天地之音,人间正道。

先生又讲到弹琴有四个境界,就是我们书院人常说的: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到,我知道。什么样的人弹出什么样的琴,琴声就是心声,印心的人才叫知音。明慧老师三年前来到书院,发下大愿,把中国古琴文化传扬出去。老子第三十三章 明人修养,说明人就是开悟的人,智慧已经开了。今天下午有德如海的法师,有慧如日月的明慧老师,还有那么多高能大德老师,无论怎么弹都好。让我们带着安静心、干净心、恭敬心去享受一场精神和文化的盛宴吧。

听着先生的赋能,我眼前出现这三年来一幕幕学琴的画面。还清楚记得,2022年10月28日,彭城书院首届古琴班开学典礼,明慧老师讲了她的发心:古琴是中华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人有九德,才能配弹古琴。这三年来明慧老师不只是教我们琴技,更是把琴当做传道的载体,要我们弹琴之前要关掉“五蕴”,心静琴就静,心正琴才能准;沐浴,更衣,焚香,不单单是形式,而是对文化对先人的尊重,升起敬畏心,进入“无我”之境,和天地相融,心里有一片净土。

 演出开场是《神人畅》。虽演出过几次,但每次都不一样。鼓声响,琴声起,加上淳朴自然的舞蹈,仿佛远古的和风自我的心灵中吹过,感受到这穿越千年依然神圣的祭祀场景。我是一个参演者,更是一位安静的听者,坐在窗下,夕阳在背。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良宵引》、《茶香白云飘》、《半山听雨》、《醉渔唱晚》……哪一曲不是借山水之形,抒悠远之情?

“含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一张琴,处处刻着山水的烙印。琴声里我的身心和这周围的山林融为一体,当下的这方空间是一处净土,那是与世隔绝的存在,是极乐,是旷野。每个琴声的表达,都是灵魂里能量的峥嵘,灵魂里同频的人,活出了几百几千个自己。爱此风林意,更起丘壑情。弹琴以吟咏,不在象与声。每个琴音都是自己,传递的是千古高远之气。

 暮色四合,远山静默。携一片山林,结伴归去。相信每个被秋风邀请来的人,都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绚烂。见云起,见自己。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5组成员、2021级国学班弟子、启蒙班主班老师、国学班辅导员、新闻中心编辑组成员 侯瑞华。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11月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