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张玉文老师文章:我在人生的秋天里邂逅了生命的春天

(2025-11-01 17:17:44)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张玉文老师文章:我在人生的秋天里邂逅了生命的春天

前言:缘起·生命的转折点

2023年退休后,我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昔日校园里的朗朗书声、班主任工作的忙碌充实,都化作记忆中的片段。突然卸下重担的生活,让习惯了耕耘的我感到无所适从。正是这种“虚而不屈”的生命状态,让我在偶然拨通同学周伟的电话后,与彭城书院结下不解之缘。

记得那个春意渐浓的三月,我怀揣着对“书院”二字图书馆式的想象,第一次踏进这个即将改变我生命轨迹的地方。当时并不知晓,这次结缘将让我在人生秋里,重新找到生命的春天。

一、初闻大道·德性的觉醒

听完汉风先生的第一堂课,我深受震撼。先生所讲“人生的两张卡”——银行卡与福德卡,犹如晨钟暮鼓唤醒了我。这不正是《道德经》“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现代诠释吗?我们往往穷尽一生追逐银行卡上的数字,却忽略了为福德卡存储能量。

这让我想起2010年10月那个秋天,刘永校长派我去参加国学培训的经历。那是我第一次系统接触传统文化,培训中前辈们的言传身教、发放的光盘资料,都在我心中种下了国学种子。作为班主任,我把“学生不用管,全靠老师德行感”的理念付诸实践,坚持“行不言之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果然,班级的纪律、卫生、成绩都在潜移默化中蒸蒸日上。

《道德经》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这段教学实践让我真切体会到,真正的管理不是外在的约束,而是内在的感召。当你以身作则时,学生自然“自宾自化”。这为后来在福德班的深入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知行合一·在践行中成长

第二次来到书院上课,曹桂莲老师就让我担任新闻中心的文字撰稿工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这无疑是个挑战。记得2024年3月30日那次户部山活动,马红老师让我写报道时,内心的忐忑至今记忆犹新。游玩后的整个下午我都在电脑前字斟句酌,直到晚上九点才完成初稿。发给马红老师,她及时的帮助修改,让我体会到书院“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互助精神。

更让我感动的是第一次去云龙湖参加活动,活动结束后,我背着包就要往回赶;原本打算回家吃午饭的我,被闫书香老师热情挽留。大家分享着自带的饭菜,那种“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谐画面,让我这个不善交际的人第一次感受到“无弃人”的温暖。这群如花朵般绽放的老年人,用他们的欢歌笑语诠释着“知足之足,常足矣”的真谛。

在担任礼仪义工的过程中,我更深切理解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真意2024年10月那个清晨,我七点就从家出发,穿着红马甲在楼梯口迎宾。虽然站了一个小时,但“眼里有光,心里有爱”,丝毫不觉疲惫。这正是“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的生动体现——当我们放下小我服务大众时,反而获得了最大的快乐。

三、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

在福德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我见证了太多感人至深的榜样。2025年10月15日那个秋雨绵绵的早晨,书院门口三位迎宾老师的身影格外动人。特别是那位明德早教中心负责人老师,她来回接送孩子的身影在雨中穿梭了十八九次接到一个孩子,她就会一手打伞,一手抱孩子送到教室;如果同时来了两个孩子,她就领着孩子;伞始终倾向孩子,自己的衣衫却被雨水浸透。

这让我想起《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教诲。子老师不正是这样吗?她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甚至胜过自己的孩子,这种“无私”的大爱,正是“道”的体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师爱的珍贵,但子老师展现出的耐心与爱心,已然超越了职业范畴,达到了“常善救人,故无弃人”的境界。

还有那些常年默默奉献的义工老师——曹桂莲、田丽、陈泇荣等,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智慧。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光而不耀”的人格魅力,体会到了“为而不争”的生命境界。这些榜样的力量,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我的心田。

四、家国同辉·生命的升华

2025年10月29日重阳节六周年庆典,将我在书院的学习推向了高潮。当《丰碑永驻,薪火长传》的朗诵声响起,我们这些经历过岁月沧桑的老人不禁热泪盈眶。“80载春秋更迭,硝烟散尽,山河无恙”——这铿锵的词句让我们回忆起民族的苦难与辉煌。

《道德经》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次庆典正是“家国同辉”的最佳注脚。当全场在张霞老师的指挥下,齐唱《军民团结一家亲》《走向复兴》时;当大家在汉风先生引领下,全体嘉宾起立,大家挥动国旗高唱《歌唱祖国》时,我深深体会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

赵厚银主任在致辞中说,福德班不仅是书院的“福根子”,更是千家万户的“福根子”。这句话道出了文化传承的真谛。六年来,书院让银发学子们通过“文化养老”,真正实现了“画出生命晚晴的智慧光彩”。这正契合了“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的永恒智慧。

结语:道润人生·晚晴如春

回首在福德班的点点滴滴,我深深感恩这场生命的邂逅。从最初退休后的“恍兮惚兮”,到如今的“其中有精,其中有信”,书院用传统文化的甘露滋润了我生命的秋天。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书院的熏陶下,我学会了观照自心,战胜自我。从第一次写报道的忐忑,到从容担当各项义工;从孤独的退休老人,到融入温暖的集体,每一步成长都印证着“道”的力量。

如今,每当我漫步在书院的走廊,看着学员们慈祥的笑容,听着朗朗的诵读声,总会想起“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句箴言。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而我们这些银发学子,正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开启生命的第二春天。

这份与福德班的情缘,将如《道德经》所言“天长地久”,因为它根植于道,发乎于心,见于行,最终融入了永恒的文化传承之中。在这条修行路上,我们将继续“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用余生的光阴,为福德卡存储更多能量,让生命的晚霞绽放出朝霞般绚丽的光彩。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宗,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9-1组成员、福德班弟子、新闻中心文字义工 张玉文。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10月31日。】

重磅报道:书院福德班六周年庆典暨2025年重阳诗会圆满举行
【本文作者在(中),与福德班礼仪组同修在六周年庆典义工岗位上。】
特别推荐张玉文老师文章:我在人生的秋天里邂逅了生命的春天
     【本文作者在(左四),与福德班同修在六周年庆典现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