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先生一早发来节气的寄语,如一片轻盈的霜花,落在我的心湖,漾开圈圈涟漪。先生说,这是秋天的最后一个回眸,是寒气始凝、万物毕成的时节。我望向窗外,确乎感到天地间那份日渐浓重的清冽与沉静。这清冽,不独在空气里,更应在人心上;这沉静,非是生命的寂灭,而是为下一场萌发的厚积。
古人将夜寒凝于草木的细微冰晶,唤作“霜花”。这名字藏着天地的灵秀——它点破了世间“花”的本质:无论霜花、雪花,乃至春日繁英,皆非恒久驻世之客。它们自天地而来,粲然一现,复归天地。这来去之间,是一种无言的示现。我们生命中曾紧握的美好、挚爱的人物、酣畅的境遇,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们恰如这应时而降的霜花,来时,便以全副身心去迎接、欣赏、珍存;去时,亦不必执拗惆怅,因为霜降之后,必有雪落,雪融之后,必有春回。这是对宇宙大化流行不息的笃信与交付,所谓“失去”,或许只是形态的转换,是让位于另一场“最好的安排”。修行之路,正该学那树木在秋风中松开最后一片叶子,坦然而优雅,这便是“放手”的功课。
动物们是懂得“道法自然”的。它们于此时悄然蛰伏,闭关潜藏,以极低的消耗,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唤醒。这并非懒惰或怯懦,而是顺应天时的深沉智慧。反观我们,在都市的喧嚣与信息的洪流中,早已忘了生命本有的节律。祖先谆谆告诫的“秋收冬藏”,于我便是生活中的“减法”:减却不必要的社交应酬,让心神从外驰的纷扰中收摄;晨起静坐时,细品一呼一吸的绵长;夜读经典时,沉潜于字句间的古老智慧。这“冬藏”从不是被动蛰伏,而是藏起散逸的精力,蓄养内在的元气,以待精神世界的春暖花开。
霜,在古人的观感里,亦带着秋金的凛冽,是收敛与终结的表征。于是有讲武、围猎,以应和天地的严峻。这份刚健,不必诉诸戈矛,于我而言,化入每日清晨的“拳、操、舞”之中,便是极好的传承。一招一式,舒展的不仅是筋骨,更是纾解郁结的胸怀,是昂扬生命的正气。而霜降的雅事,更少不了赏菊。这“候时之草”,在百卉凋零之际独傲寒霜,绽放出生命的倔强与从容,恰是修行者的姿态——于世间寒凉处,守得住内心的温暖与绽放。我愿如菊,在渐冷的季节里持守静心、涵养诗意,与这凌霜君子,做一场跨越物种的灵魂对话。
先生的信息,如一声清磬,敲醒了日常的庸碌。霜降从不是黄历上的简单标注,而是时光流转中的心灵叩问,是一场宁静的洗礼。暮色四合,清寒入户。我见面池镜中,自己的眉眼竟也仿佛凝结着一层薄而亮的静定——原来这天地间的凝华,早已无声地,落入了我的方寸之间。
夜幕降临,戌时到来,茶烟袅袅绕梁,先生的声音随窗外渐浓的秋意漫进心里。当“袭人”二字从先生口中落下,这个被红楼读者热议半生的女子,忽然在霜色里有了清晰的轮廓——不是“讨好”的底色,而是藏在烟火里的处世智慧。
先生说袭人“柔弱和顺”,我想起檐下那株经霜的竹。风来不折,雨来不避,不是没有筋骨,而是懂得以柔化刚。她照顾宝玉的细致,是清晨温好的茶,是深夜掖好的被角,把关怀藏在不张扬的细节里;劝宝玉读书上进时,纵遇抵触也只敛声静气,不争执、不辩解,这份沉静恰如秋阳晒过的棉絮,柔软却有力量。生活里的我们,何尝不曾遇过“晴雯式”的冲动时刻?为一句误解红过脸,为一点不公争过理,事后却只剩满地狼藉。就像母亲常说的“退一步不是输”,袭人化解酥酪风波的智慧,恰是生活最真的答案:用包容代替计较,用温和消解对立,不是懦弱,是把力气花在更值得的地方。
先生提“忍辱负重者方可当大任”,这让我想起田埂上的泥土。春承花信,夏纳暑气,秋载硕果,从不对风雨抱怨,却默默托举起四季。袭人背负的非议,像落在身上的霜,她不掸不辩,只因心里装着怡红院的安宁。这多像职场上默默扛下难题的前辈,像家庭里悄悄咽下委屈的亲人——他们不是没有情绪,只是把“大局”看得比“自我”更重。正如霜降时节,草木收敛锋芒,是为了积蓄过冬的力量;人藏起棱角,是为了守护心中的珍视。
最动人心的,是先生说的“吃亏是福,宽容是德”。李嬷嬷的酥酪与豆腐包子,不过是世间细碎矛盾的缩影,却照见两种人生:晴雯的刚烈燃出了瞬间的火,袭人的宽容酿出了长久的暖。生活从不是非黑即白的较量,那些愿意“吃亏”的时刻,是把怨气化为和气的智慧;那些选择“宽容”的瞬间,是给心灵留的透气窗。就像秋霜打过的柿子,褪去了涩味,才沉淀出最浓的甜。
先生以《道德经》“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作结,这正是袭人故事最深处的修行启示。所谓处世,从来不是强争高下,而是“柔弱胜刚强”的通透;所谓修行,也不是刻意隐忍,而是“受辱不辩”的格局。霜降让万物归于沉静,恰是自然对“守中”之道的注解,而袭人用一生诠释:忍辱非懦弱,是藏锋;包容非妥协,是守中;吃亏非愚笨,是积福。
茶凉时,窗外的霜更浓了,心里的光却更明了。原来红楼深处的女子风骨,早已藏在节气流转里,藏在柴米油盐中,等着我们在聆听与感悟里,活成更温润、更有力量的自己。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7组成员、2025级国学班弟子、南通分院骨干义工
蕊静。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10月2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