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留学生惊呼:中国文化竟然这么美!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生香 |
在徐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脉络中,彭城书院如一座文化灯塔,自2007年创办以来便坚守“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公益宗旨,历经近二十年深耕,已成为全国十佳国学书院、全国中华经典教育先进单位,更被誉为徐州的“文明符号与文化地标”。这里以经典研读、节气茶会等丰富活动让国学落地生根,如今又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10月16日上午,中国矿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第九批留学生的到来,为彭城书院再添一段跨文化交融的佳话。此次交流活动以“茶艺、榫卯、手工编绳”为核心主题,筹备阶段便尽显书院的严谨与热忱。礼仪组、茶道组、榫卯组、民间手工艺组及后勤组的义工老师们早早抵达,上午8时30分,身着印有书院宗旨的红色义工服的他们已各就其位,静候国际友人的到来。
9时许,近40位来自泰国、巴西的留学生踏入书院庭院,义工与礼仪组人员即刻行90度迎宾礼,以最诚挚的姿态传递着中华礼仪的谦逊与尊重。为保障深度体验,组委会将留学生分为三组,一场沉浸式文化之旅就此展开。
活动伊始,留学生们在书院老师指导下专注学习传统站姿与行走礼仪,从身姿挺拔到步态从容,在反复调整中感受东方礼仪的庄重与雅致。随后的核心体验环节,更是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层层绽放:茶道组前,14位泰国友人屏息观看乌龙茶十八道茶艺表演。义工老师行云流水的操作间,茶香袅袅升腾,大家细品茶汤,在甘醇中读懂“宁静致远”的东方韵味;榫卯组内,留学生们拿起木构件反复拼接,当零散部件在手中形成稳固结构时,他们纷纷为这种“无钉之合”的传统智慧发出惊叹;手工编绳区里,非遗红绳在指尖缠绕翻飞,一个个承载美好寓意的手作逐渐成型,系于腕间的不仅是饰品,更是文化联结的印记。
整场活动氛围其乐融融,留学生们的好奇心被充分点燃,不时向义工老师追问技艺细节与文化内涵。12时许,集体合影的快门声定格下欢笑瞬间,留学生们仍意犹未尽,三五成群地在书院各处拍照留念。本批留学生分别来自泰国和巴西,来自泰国的大部分是华裔后代,有很好的中文基础。来自巴西的留学生并不会中文,一位来自巴西的留学生说到:现在中国和巴西来往比较便利,我第一次来中国,特别喜欢这里,喜欢中国人,喜欢中国的美食等。今天来这里体验既喜欢又惊奇,原来中国文化这么美!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向现场的义工老师们表达感谢。告别之际,不少人频频回望,满是不舍,所有的留学生表达了对这次体验活动的欢喜和感恩。
多年来,彭城书院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外国留学生到书院学习和体验中华文化。书院已经成为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等徐州多所高校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实践基地,成为徐州这座城市对外展示汉文化与非遗文化的重要平台。彭城书院将继续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当起自己的使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送离客人后,义工们迅速投入收尾工作,摆放桌椅、刷洗茶具,转眼便将书院恢复整洁有序。从细致筹备到圆满收尾,这场活动不仅让留学生们触摸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肌理,更践行了彭城书院“以文化温暖人心”的初心。正如书院多年来坚持的公益传承,每一次文化交流都是一次种子的播撒,让东方智慧在跨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让我们共同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加载中…